项目驱动型企业的组织管理环境构建研究 摘要:针对当前国内企业项目化转型过程中组织适应性的不足,从组织系统的战略、结构和控制流程体系3个关键要素比较项目驱动型企业与作业驱动型企业的组织管理环境差异;同时,在对项目驱动型企业复杂系统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项目化发展的组织管理环境构建原则,提出建立开放动态化战略体系、能动的组织结构与分权体系、职能任务相融合的计划控制体系以及二维分离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方法,以期对作业驱动型企业在项目化转型中组织管理环境各要素的调整与重构提供借鉴。
关键词:项目驱动型企业;组织管理环境;作业驱动型企业A Study on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Project Driving EnterprisesZHU Fangwei SONG Lin(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Liaoning,China)Abstract:Aim at the lack of organizational adaptability in Chinas enterprise projectized transfor-mation process,this paper compares the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 between enterprisesdriven by project and those driven by planned production in three key factors level of organizationalsystem,which are strategic,structure and plann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Meanwhile,on the basisof the study on complex system characteristics,the authors present the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almanagemen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for the enterprises driven by project.And finally,it proposesthe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opening and dynamic strategy system,active structure and decentralizedsystem,comprehensive plann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two-dimensional separat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It helps to adjust and reconstruct the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Key words:project driving enterprises;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planned produc-tion driving enterprises 作业驱动型管理与项目驱动型管理是企业在不同环境与战略目标下所采取的2种组织管理模式。
作业驱动型管理是标准化生产的典型管理模式,强调科层式组织的管理边界与制度控制力,以保证其长期、稳定、密集、规模化的生产需求;项目驱动型管理则强调以及时生产或服务目标为导向,建立以项目为单元的分权化计划控制体系,强调部门间、企业与外部环境间的动态协调性,组织柔性化程度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网络信息技术的升级以及市场需求结构的个性化发展,企业的生产运作与管理活动正逐步打破时空限制。
尤其对传统作业驱动型企业而言,技术联盟、即时生产、网络制造等新形式加强了企业间、企业内各部门间的动态分工与协作联系,加之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其原有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实践中受到了更多约束。
为了适应多变的环境,传统企业逐渐尝试在现有管理环境中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以期借助项目驱动型管理优势提升组织在动态复杂环境中的应变力与竞争力,这也使得企业在复杂环境中如何管理与发展成为组织管理研究的热点。
现有研究对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权变理论认为企业应注重战略管理,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战略选择理论认为组织对环境具有主导作用;企业行为理论就组织内部调整对环境的具体作用进行了阐述;最新的研究则从组织学习理论和复杂理论的视角,提出了外部环境和组织战略协同演进的观点,并通过理论推导、案例和实证等方法进行论证。
这些研究多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从宏观层面研究其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动态变化的应对策略,对企业内部微观环境如何与项目化管理实践相适应的研究尚未深入。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环境的要素构成;借助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阐述项目驱动型企业组织管理环境的构建原则;进而探讨作业驱动型企业项目化的组织管理环境调整与重构过程,从而为现实企业的项目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1 企业组织管理环境1.1 组织管理环境的要素构成组织被视为是具有明确目标、精心设计的结构与有意识协调活动的系统[1]。
企业可视为一个由多种互相依赖的动态要素构成的组织系统。
组织管理环境是与外部环境相对应的企业内部环境,是由企业组织系统中各动态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组织结构设计与运作管理机制的基本范式。
当前对企业组织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与外部环境、企业内部运作2个层面。
在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方面,早期研究多侧重环境的决定作用,劳伦斯等阐述了不同环境下组织形式的差异性[2];PORTER[3]强调不同产业环境(外部环境)对企业组织战略和绩效的决定作用。
随着组织理论的发展,研究转向组织适应环境的角度,KEISTER[4]发现,企业可以通过改进组织适应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LEWIN等[5]认为,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战略影响外部环境,从而扩大自身发展的空间。
随着协同学等理论引入管理研究,环境与组织的协同关系受到了学者的关注,CHIL-ES等[6]通过分析美国密苏里州音乐集群形成的自组织过程,阐述环境与各种组织之间的协同演进;TAN等[7]论证了在中国转型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战略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协同演进的关系;潘安成[8]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企业战略与组织适应性的相互调节与互补关系有利于企业绩效的增长;焦媛媛等[9]基于济南钢铁“板材精品基地”的案例深入探讨了适用于多项目管理企业的战略管理模式。
无论研究侧重点如何转变,企业战略要素都是组织与外部环境关系研究的关键所在。
在企业组织内部运作方面,很多学者认为组织结构以及组织运行的实施过程要素是企业有效运作的关键[10]。
TUSHMAN等[11]强调,企业应从其内部出发,重视对已有组织结构的改造和流程的优化,而非通过产生新组织来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万迪昉等[12]运用实验法分析了不同决策权配置对组织运作的影响,并给出不同时期、不同运作目标下企业的决策权力配置方法。
王凤彬[13]基于宝钢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的案例研究,借助“管理型组织”理论,在组织结构、权力体系配置等方面提出了当前复杂环境中适用于企业运营管理系统异层级化的科层制组织变体。
DAVE[14]通过对多家跨国企业的长期研究详述了组织发展与人力资源间的协同作用,进而说明企业运作机制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还有诸多学者就企业组织中的成本管理、质量控制等单一职能与组织演进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其本质都是对企业组织在不同环境下运行机制构建的阐述。
国内外学者总结并建立多种组织要素模型。
THOMAS等从组织发展角度建立了7S模型[15],KAPLAN等[16]构建了适应组织管理的SFO模型,孙培毅等[17]基于实践建立了SSPC模型等。
尽管诸多模型对组织内部要素的界定与描述不同,但其本质都集中于组织与外部边界的战略要素、组织结构与内部运作的流程规范要素以及支持组织活动的文化、价值观等软环境要素。
在项目驱动型企业或作业驱动型企业的组织管理环境构建过程中,组织战略是企业管理和生产活动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总体导向,决定组织系统向特定的方向发展演进;组织结构确定组织系统运作的单元构成并界定各单元间、系统与外界间的范围边界,是系统的实体框架,也是企业权力配置体系在管理层级划分和管理幅度界定方面的体现;流程与控制体系则决定了系统的运行方式,包括生产业务活动和职能管理活动的计划、协调、监督过程,以及这些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流动与耦合方式。
对于组织的软环境要素,文化和价值观等要素依附于企业战略和流程规范,并在企业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凝结而成,其形成与发展过程均受到战略和运作模式的引导。
尤其是对项目驱动型企业而言,其通过计划体系及时整合资源的运作形式,分权导向为企业组织的自主与创新力培育提供了有效的基础环境。
鉴于此,企业战略、组织结构、流程与控制体系是组成企业组织系统构建的主导要素。
这·276·管理学报第9卷第5期2012年5月些要素的动态配置关系影响了企业内的组织管理环境。
1.2 企业组织管理环境特征比较高效合理的组织管理环境是企业有效完成其管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组织战略、组织结构、流程与控制体系在不同的配置条件下呈现相互区别且相互支持的系统特征,反映出企业组织管理环境的不同运作效果。
作业驱动型企业产品结构简单且工艺流程可实现批量化处理,业务与职能部门通过对专业资源的集中应用最大程度地提升生产效率,进而增加企业收益;其组织强调稳定性,组织管理环境的各要素表现出相对机械的配置特征。
项目驱动型企业产品结构复杂且工艺要求灵活多变,企业多为项目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并强调多部门的协作关系以保证项目目标的有效实现;其强调灵活性,组织管理环境的各要素表现出动态配置的特征。
两者组织管理环境特征的对比见表1。
表1 作业驱动型企业与项目驱动型企业组织管理环境的要素特征要素作业驱动型企业项目驱动型企业组织战略①具有阶段性发展和长期目标导向的特征;②组织战略管理集权化,由企业高层集中完成并制定规划方案①注重短期时效性和动态发展性;②企业高层把握战略决策,全员参与战略管理过程组织结构①建立在牛顿力学范式基础之上的垂直化、综合一体化、指令化控制的科层制组织结构[18];②按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专业不同从组织上层划分业务和职能单元边界;③组织各部门间的边界固定且子目标相互独立①组织结构突出柔性化特点,能够快速灵活适应资源调整需求;②组织中的横向跨部门管理显著;③分权化的权力配置体系;④固定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整体目标负责流程与控制体系①强调规模效益的计划与管理体系;②垂直方向的集权体系使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络机制单一;③职能部门通过间接服务与监督的界面化方式参与管理活动[19]①以项目为核心的计划流程控制体系;②横向沟通路径增加且沟通效率高;③职能部门直接参与项目管理过程图1 企业组织管理环境特征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快速转型阶段,外部环境变化的逐步增强,传统作业驱动型企业的组织管理环境(图1a)相对于项目驱动型企业的组织管理环境(图1b)受到更多限制,其企业战略出现被动适应的短期行为,目标频繁变化,内部稳定的制度体系被逐渐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