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发达国家近年产业结构调整及对苏南的启示_李桂芹
发达国家近年产业结构调整及对苏南的启示_李桂芹
!"#$%&%’($ !)*"*+, !""# 年第 $! 期 % 总第 &!’ 期 (
!"
企业经济
发达国家近年产业结构调整及对苏南的启示
由低附加价值向高附加价值, 并向更高附加价值演进。 三、 借鉴经验, 加快苏南产业结构新一轮升级 !" 始终以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要手段促进产业竞争力 提升和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过程是经济微观主体的优胜 劣汰过程,是有活力的经济得到新生的过程,是经济活力得 到再生的过程。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要形成了一批具有 很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和企业群, 并使经济发展始终处于 日本在 良性循环的轨道之中。上世纪, 美国在 #$ 年代前后, %$ 年代后期,英国从 #$ 年代开始,韩国在亚州金融危机以 后, 都通过结构调整来重振经济和提升竞争力。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苏南地区将面临提升产 业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 尤其在苏南着手推进 从“ 国际加工 ” 向“ 国际制造 ” 再向 “ 国际创造 ” 转变的当前关 键时期,应当紧抓结构调整这一根本手段,促进产业竞争力 提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 要以长远眼光和全球视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有预 见性地选择和扶持一批重点行业和新兴行业做大作强。 准确 把握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选准主导产业、支柱产 业和新兴产业,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成败和经济安 全至关重要。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持续永恒的动态过程, 既 有确定性,又有难以把握的特点,这就要求政府与市场必须 有效互动, 追随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而不 断进行调整。 这方面, 美、 英、 德等国的成功经验, 日本的经验 教训, 韩国和新加坡的做法, 都值得认真分析和借鉴。 苏南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 都需要合理利用国际分工 体系的变化, 抓住全球新一轮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 机遇, 选择合理的主导产业、 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 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 “ 短板 ” 产业, 形成独特和完整的产业 结构体系、 技术分工体系、 产品结构体系, 让“ 世界制造业基 地” 在全球范围内利用资源、 组织生产、 获得竞争优势。 建立创新体系,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要重视技术创新, 群。知识经济的生命和源泉在于创新。苏南企业应当不断引 进新技术, 重视技术的再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应当 努力推动创新体系建设,构建起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 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在内的完整创新体系和新的创新机制, 建立健全高新技术的风险投资体制, 尽快形成有利于技术创 新的机制和环境,重视与新兴产业发展关联度大的基础研 究, 不断培育新的科技源头。 对苏南来说, 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及相关产业已具 有相当规模,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区域,但这些高技术产业 大多为外商投资,产品附加值低。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 期,最紧迫的任务是采取措施,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创 新, 增加创新活动, 提高创新的主动性和能力, 把苏南的高新 技术产业从规模化扩张引向内涵提升, 不断提升创新的规模 和质量, 形成真正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群。 惟有如此, 才能从
面临多种因素影响和条件约束, 以及继续在江苏发挥率先和引领效应, 苏南新一轮产 业结构调整已箭在弦上。 而近二三十年来, 主要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许多新的 特点, 如产业结构逐步转向 “ 高服务化 ” , 服务业向独立化、 自动化、 标准化方向发展, 尤其 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开始向第四产业—— — 知识产业为重心升级; 工业化发展快速 从重化工业化向高精深加工化、 知识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型, 产品由高附加价值向更高附加 价值演进, 等等。 这些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 对苏南下一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 借鉴意义。 一、 近年来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 面对日、 德经济的挑战和自身竞争 %2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 &) 世纪 3) 年, 力的相对下降, 美国首先确立了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的经济转型与发展战略。0) 年代以后,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呈现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调整 获得了巨大成功。其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确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手段的竞争力提升战略,以重新获得国际竞争优 势,保持和扩大美国的世界市场份额。二是加大对研究和开发的投入,特别加大对半导 体、 电子、 信息、 航空航天、 新材料等产业的投资,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00- 年美国研究 与开发投资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 *4 , 超过日本和德国两国研究和开发投资的总和。 三是政府十分重视和大力扶植高技术企业的成长,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购买等市场 支持政策, 信贷支持和关税保护政策, 帮助高科技企业从事开发和创新, 提高开拓市场能 力。四是运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运用信息技术革新企业的生产、 销售等环节的管理模 式, 降低成本和加快产品开发, 使经济活动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使汽车、 钢铁等行业重新
" 关键词 # 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 苏南; 经验启示 " 中图分类号 # $%&’ 张 " 文献标识码 #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0, + )1 . 江苏 南京 &%))%* / " 作者简介 # 李桂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超,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经济学硕士, 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葛守昆,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 江苏 南京 &%))%* /
较优势, 促使各产业在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分 工的过程中取得适合的分工形态、 占据有利地位。 二是重视科技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韩国实施了以鼓励 产业技术开发为重点的政策,加大技术开发投资;设立了由 总统直接管辖的科技开发最高审议机构 “ 技术振兴审议会 ” ; 在税收、 金融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鼓励产业技术开发, 分担 企业技术开发风险。 $’ 世纪 &’ 年代后期,韩国进一步实施 “ 科技立国 ” 战略, 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科技产业, 开展全 民信息化教育运动。 三是分类引导, 支持各类企业发展。如重视公营企业在 基础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引导 和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帮助大企业引进外资与先进技 术,鼓励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支持大企业集团 对中小企业的兼并等。 -% 新加坡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 $’ 世纪 &’ 年代 初, 新加坡制定了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将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部门, 把资 讯业和金融业变成为两大支柱产业。同时, 强调高新技术发 展的重要地位, 鼓励本地企业的海外投资和产业转移。 目前, 新加坡的制造业基本属于高附加值的先进科技产业, 拥有不 少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尖端科技产品。 新加坡被公认为东 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就是因为 其商业服务 ( 包括对外贸易 ) 、 交通通讯、 批发零售、 金融服务 等行业, 具有较明显区域竞争优势。 二、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实际上是主导产业以及以此为 核心的产业体系不断更新替代的过程。 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 表明: 每一次的产业结构调整都会带来一段时期内的经济繁 荣, 连续性的产业结构升级往往能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 展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高速、 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并且从 长期看, 尽管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基础、 技术状况、 法律 和制度环境各不相同, 但产业结构的演进确实存在着一个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三次产 “ 业结构特征顺次变化, 由“ 一、 二、 三” 向“ 二、 一、 三” 、 二、 三、 一” 转变, 最终进入“ 三、 二、 一” 的“ 高服务化” 阶段。 目前, 以美 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开始向第四产业—— — 知识产业为重心升 级。 二是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工业发展一般要经 历轻工业化、 重化工业化、 高精深加工化、 知识技术集约化等 四个阶段; 服务业向独立化、 自动化、 标准化方向发展, 并随着 社会分工和服务需求的变化, 可能逐步从一、 二次产业中分离 出来, 不断产生新的服务行业, 也可能再次与其他产业融合。 三是从生产要素的密集度上看, 则表现为 “ 劳动密集、 资本密 集、 技术密集、 知识密集 ” 的演进顺序。 四是从产出效率来看,
企业经济
!"#$%&%’($ !)*"*+, !""# 年第 $! 期 % 总第 &!’ 期 (
!"
发达国家近年产业结构调整及对苏南的启示
取得世界竞争力。五是重视教育, 特别是企业重视职工的再 培训。六是推动经济全球化, 为经济扩张创造条件。美国的 产业结构调整不但需要有大量的外围地区承接其传统产业 转移, 为其传统产业在国内的退出、 裂变和重组提供足够的 外围空间,还需要有更多的外部市场需求为其高新技术产 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支持。因此, 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 不 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倡导者, 支持新兴市场国家加入 !"# , 遗余力地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也最终成为经济 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上世纪 &’ 年代,日 本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暴露无遗。加快结构调整, 迅速提 高产业竞争力, 已成为日本上下的共识。 其主要战略对策有: 一是在制造业内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二是制定科技 高科技大国 ” 的国家发展战 发展的国家战略。如 (&&) 年的 “ 略,重点是将科技发展与产业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以高 科技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 至 $’’( 年的 *" 发展 战略, 把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摆在国家战略的重要 地位。三是以强势带弱势寻求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突破。如以 超高速光纤通信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以纳米技术、复 合材料新技术为重点在新材料领域进行综合性战略开发。 四 是推动科技创新体制的组织变革,加强对基础研发经费投 入, 出台鼓励企业研发与创新的配套政策措施。 +% 英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一是重点支持高技 术中小企业的发展。 政府把发展中小型高技术企业作为政府 支持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和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 一。 高技术中小企业除能享受到所有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 外,还能享受到专门针对高技术企业的特别优惠政策和规 定。二是促进大学成为高技术产业化的技术源泉。英国政府 推出了一系列计划和项目,帮助大学实现知识转移,不断建 立新的科学园与孵化器,衍生出新公司,为高技术产业化提 供不竭的技术源泉。三是选择以生物和电子行业作为重点, 制定国家战略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群, 各地区发展署则具体 负责本地区产业群的发展战略与实施。 四是努力营造高技术 产业发展环境。 如实施积极的财经、 税收和贷款政策, 实施小 公司贷款担保计划,实行优惠的合作风险投资税;鼓励多种 形式的风险投资, 将风险资金分别以不同形式投入到了公司 不同的发展阶段; 采取激励性政策吸引人才等。 韩国 ,% 韩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金融危机以后, 政府和企业界认识到, 只有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实现经济的再 次飞跃。其主要做法: 一是选择合理的主导产业和战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韩 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一个成功方面就是, 随着国内外环境 和世界产业分工格局的变化, 能及时调整策略和选择主导产 业, 构筑能够吸收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高效率的产业结构体 系, 并积极采取产品差别化、 生产当地化等战略, 确保动态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