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软膏剂(1)
5、适用:O/W型基质中药物的释放和穿透皮肤一 般比其他基质快,适用全身作用的软膏
〈二〉常用乳化剂
1、肥皂类 一价皂——最常用的是有机碱与硬脂酸形成 的基质(o/w型),涂后水分蒸发成硬脂酸膜 而保护。 多价皂 ——由二三价的金属(钙、镁等) 氢氧化物与脂肪酸作用形成 w/o型乳剂基质 2、硫酸化物类:常用的是十二烷基硫酸钠 (又称月桂醇硫酸钠),用于配制O/W型乳 剂基质
第七章 软 膏 剂
第一节 概 述
一、概念
1、软膏剂: 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 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2、乳膏剂: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液型基 质中形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3、糊剂:含有大量固体粉末的软膏剂 。
二、用途
局部治疗、保护、润滑 全身治疗: 透皮治疗系统
三、分类
按分散系统分类:
第五节 (一)概述
眼膏剂
定义 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的 供眼用的灭菌膏状制剂。 特点 1、疗效持久,减轻眼睑对眼球的摩擦,有助于 角膜损伤的愈合 2、刺激性小,适合于水不稳定的药物 3、 使用后有油腻感,一定程度上视力模糊
(二)基质与制备
1、基质 质量要求:纯净、细腻、对眼部没有刺激性 基质组成:黄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8 :1 :1) 基质滤过灭菌 滤过:绢布等保温滤 灭菌:150度干热灭菌1-2小时
眼 膏 灌 封 口 机
洗净 干热灭菌
软膏管洗净75% 乙醇泡水冲< 60℃烘干
2、配制用具和包装材料灭菌 3、制备注意事项 采用无菌操作法 药物不溶于基质时,将其粉碎成能通过 9号筛的极细粉, 减少对眼部的刺激
膏 体 封 尾 机
(四)质量检查
金属异物、粒度、装量、微生物限度检查 用于伤口和眼部手术的眼膏剂应无菌检查
(三) 刺激性
1、要求:软膏剂不能有刺激性 涂于皮肤或粘膜时,不得引起疼痛、红肿或 产生斑疹等。 (控制PH、药物、基质不得过敏) 2、测定方法: 兔背、眼粘膜涂敷、贴敷手臂、大腿内侧, 24小时,无发红、起泡、充血、或过敏。
(四) 稳定性
1、项目与要求: 性状(稠度、酸碱度、涂展性)、鉴别、含量 测定、卫生学检查、刺激性等在一定时间内应 符合规定。 2、测定方法:加速试验法 软膏装入密闭容器中填满: 恒温箱(39℃±1℃) 室温(25℃±3℃) 1-3个月,上述项目应合格 冰箱(5℃±2℃)
第二节 软膏剂的基质
一、软膏基质的选择:
1、基质的作用:赋形剂、药物载体 (使软膏剂具一定的稠度、粘着性、涂展性)
2、选用适宜的基质是制造符合治疗要求、品 质优良的软膏剂的关键。 3、选择依据:据药性、基质的性质及用药目 的来具体分析合理选用。
P171:理想基质的要求
1、性质稳定 2、无生理活性、刺激性和过敏性 3、有适宜的稠度,易涂布,在不同温度、 不同气温下很少变化 4、有一定的吸水性 5、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释药性能好 6、易洗除,不污染皮肤和衣物
二、软膏基质的种类
油脂性 水溶性 乳剂型(W/O型,O/W型)
(一)油脂性基质
优点
润滑性好,无刺激性,涂于皮肤上能形成 封闭性油膜,促进皮肤水合作用;皮肤保护、 软化作用强,不易长菌;较稳定,可与多种药 物配伍。 缺点 油腻性大、疏水性强 ,释药性能差,不适 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创面,不易用水洗除。 适用 适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
溶液型 混悬型 乳剂型
按药物作用深度分类: 局限在皮表作用 透过表皮在皮肤内发挥作用 穿透真皮进入体循环,发挥全身作用
四、质量要求
1、选用适宜基质 2、均匀、细腻,无刺激性及其他不良反应, 3、可加入乳化剂、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剂、透皮 吸收促进剂等附加剂 4、粘稠性适当,易于涂布, 5、性质稳定:无酸败、异臭等变质现象, 6、用于溃疡创面的应无菌 7、除另有规定,软膏剂应遮光密闭储存 8、包装材料不与药物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
1、原则:减少软膏剂的局部刺激。 2、要求:制剂均匀、细腻,不含固体粗粒,药物分 散越细,药效越好。 3、加药方法: (1)药物不溶于基质时,碎成过六号筛的粉末 少量基质 药粉 研匀 + 基质(等体积递加法) 药粉 糊状 + 基质(等体积递加法)
液体成分 (液蜡、植物油、甘油等)
(2)药物可溶于基质时: ①油溶性药物: 溶解于液体油中,再与油脂性基质混匀, 制成油脂性软膏剂。 ②水溶性药物: 溶于少量水中,再与水溶性基质混匀,制 成水溶性基质软膏剂; 也可用少量水溶解后,用羊毛脂吸收后, 加到油脂性基质中。
立 式 软 膏 灌 装 机
注意: ①冷却速度不可过快,以防基质中高熔点 组分呈块状析出。 ②冷凝为膏状后应停止搅拌,以免带入过多气泡。 ③为防止基质过热,基质大部分熔化后停止加热, 利用余热将全部基质熔化 ④挥发性成分应等冷至室温时加入 ⑤大量生产含不溶性药物粉末的软膏剂时,经上 述一般搅拌、混合后若不够均匀细腻,可通过 研磨机进一步研匀。 4、制备器械:水浴 + 蒸发皿。蒸气夹层锅。三滚筒 软膏研磨机。
二、软膏剂的包装与贮藏
一、质量检查
(一)主药含量测定
用适宜的溶剂将软膏剂中的药物提出后 按药品标准测定含量
(二) 物理性质的测定
1、外观:色匀、细腻、无污物、无粗糙感 2、熔程:近凡士林,按药典测 3、稠度:以插入度表示 如:o/w型基质,25℃时插入度为200-300 4、酸碱度:按药典方法测定
2、固体石蜡和液状石蜡
S(solid):调节基质硬度 L(liquid):调节基质稠度
3、硅酮 :理想的疏水性基质 对皮肤无毒、无刺激,润滑、易涂布,不妨 碍皮肤正常功能,穿透好,不污染衣物。 阻挡日光对皮肤晒伤的作用,可用于防晒霜 不适宜作眼膏剂基质(对眼有刺激)
〈二〉类脂类
为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化合而成 的酯及其混合物。 特点:多与油脂性基质合用,增加其吸水 性,有乳化作用(W/O型) 常用基质 1、羊毛脂 2、蜂蜡与鲸腊
3、制备器械: ①油脂性软膏:软膏刀、板(小量) ②有液体或刀板困难者:乳钵 ③大量用机械(三滚筒研磨机) 4、特点为:不如熔和法方便省力。
(二)熔和法 普遍使用 适用性: ①基质熔点较高,常温不能与药混匀者 ②主药可溶于基质时 ③适于大量或小量制备 特别适用于含固体的基质 加入顺序: 搅拌 先高熔点基质→低熔点基质→液体→药粉缓加----→冷凝成膏状
〈三〉油脂类
麻油、棉籽油、花生油等植物油常与熔 点较高的蜡类等固体油脂性基质熔合,得 到适宜稠度的基质。
氢化植物油等较稳定,不易酸败,也可用 作基质
(二)水溶性基质
一、概述
1、定义: 是由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胶溶 在水中形成的半固体凝胶。 2、特点 涂展性好,无油腻性,易洗除; 释放药物及皮肤穿透性能好; 易霉败,水分易蒸发,需加入保湿剂与防腐剂 常作为防油保护性软膏的基质。
四、举例
(一)油脂性基质软膏剂 水杨酸硫磺软膏 清凉油 (二)水溶性基质软膏剂 复方十一烯酸锌软膏 (三)乳膏剂 水杨酸乳膏 (四)糊剂 复方糊剂
第四节 软膏剂的质量检查 与包装贮藏
一、质量检查
(一)主药含量测定 (二)物理性质的测定 (三)刺激性 (四)稳定性 (五)粒度 (六)装量 (七)无菌 (八、微生物限度
五、举例
1、乙基吗啡眼膏 2、红霉素软膏
第六节 凝胶剂
一、概述
定义 凝胶剂是指药物与能 形成凝胶的辅料形成的均 一、混悬或乳剂型的乳胶 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剂型。
按分散系统分类 水性凝胶
单相凝胶 油性凝胶
双相凝胶(触变胶)
二、水性凝胶基质
常用的有卡波姆、海藻酸钠 和纤维素衍生物等 特点 优点:涂布性好、不油腻、易洗除,能吸收 组织渗出液,不妨碍皮肤正常功能、粘度小,有 利于药物的释放 缺点:润滑性差,易失水、易霉变
油脂性基质(强疏水性基质)分类 烃类 类脂类 动、植物油脂等
〈一〉烃类
凡士林 ——最常用的油脂性基质
1.
凡士林(软石蜡)
(1)分类: 黄凡士林、白凡士林 (2)特点 优点:无嗅味、无刺激性,有适宜的粘稠性和涂 布性,可单独用作基质 缺点:释药性、皮肤穿透性差,吸水性差 (3) 适用:能与多数药物配伍,特适于遇水不稳定 药,特适于皮表病变 不适用:急性炎症和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 不能与较大量的水性药液配伍 (5)加入羊毛脂、鲸蜡醇等可增加吸水性;
•液体(煎剂、流浸膏剂)
浓缩
稠膏 + 基质 研磨
混匀
•固体(浸膏)+ 少量水或稀醇 混匀
糊状 + 基质
(6)受热易破坏或挥发性药物,应等到基质冷却
至40℃以下再加入,以减少破坏或损失。
三、制备方法
(一)研和法 1、适用 基质的各组分及药物在常温下能均匀混合 不耐热的药物 2、操作方法
研和 适量基质+药粉 糊状+其余基质 等量递加 混匀至无颗粒感即得
(三)乳化法 1、适用:乳剂型基质 2、操作方法
水浴80℃
油溶性物
熔化
水溶性物
加热 ≥80℃
混合搅至乳膏状
3、油、水两相混合方法:
①含少量分散相的乳剂系统:分散相 ②多数乳剂系统:连续相 逐渐加到
加入 连续相 分散相
③连续或大批量生产(机械):两相同时掺合
4、注意:
①不溶性组分应最后加入,混匀 ②大量生产时,常致成品不够细腻,可在乳膏冷却至30℃左 右时,加用胶体磨或软膏研磨机使其更均匀细腻。
第三节 软膏剂的制备与举例
研和法 制备方法 熔和法 乳化法 药物与基质的性质 选择依据 制备量 设备条件
制备过程:基质处理→配制软膏→灌装→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