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学PPT课件

外科学PPT课件

※ ※
针对性地纠正细胞外液地减少 用平衡盐或等渗盐水,尽快补充血容量 对已经有脉速和BP下降者,快速补液 对血容量不足不明显者,补1500-2000 补充日需要量:水2000ml, Na+4.5g 注意补钾




慢性缺水或者继发性缺水:失钠多于失水,血清 钠浓度降低,ECF呈低渗状态。 代偿:ADH、肾素-醛固酮系统 病因: 1、 胃肠道消化液持续丢失 2、 大创面的慢性渗液 3、 应用排钠利尿剂 4、等渗性缺水补充水分过多


一、体液平衡及渗透压的调节 由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 二、酸碱平衡的维持

容量失调:等渗性体液的减少或者增加,只引起 细胞外液量的变化,而细胞内液容量无明显变化。
浓度失调:细胞外液中的水分有增加或减少,以 致渗透微粒的浓度发生变化,即渗透压发生改变 成分失调:ECF是渗透微粒的数量小,不会造成 对ECF渗透压的明显影响,仅造成成分失调

原发性缺水,失水 > 失钠,血清钠 > 正常, ECF渗透压升高 细胞内液转移细胞外液,ICF、ECF都减少 代偿:口渴中枢、ADH 病因: 1、 摄入不足 2、 水丧失过多

临床表现: 轻度:口渴,2%-4%BW 中度:极度口渴、尿少、烦躁不安, 4 % -6%BW 重度:躁狂、幻觉谵妄>6%BW 诊断: 临床表现 尿比重高 RBC HB HCT升高 血钠>150mmol/L

Surgery-----Chirurgia, 由cheir和 ergon组成,当 时强调动手,手术突出技术。现代外科手 术是科学,外科医生要作手术,还要研究 与其相关的基础理论。 外科工作范围不断发生变化,与其他临床 学科有许多交叉。





一、疾病 1、 损伤 2、 感染 3、 肿瘤 4、 畸形 5、 内分泌功能失调 6、 寄生虫病 7、 其他如肠梗阻 外科疾病和内科疾病是相对的,外科患者不一定 都要手术治疗;内科病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也可能 需手术;原来认为应该手术的疾病,现在可用非 手术治疗。

2、 紫外线:多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3、 电离辐射:用于药物、塑料注射器、 丝线等 4、气体灭菌法:多用于不耐热物品和精密 器械

1、药液浸泡 1 1:1000新洁尔灭 2 70%乙醇 3 10%甲醛 4 器械消毒液 5 1:1000洗必泰 6 2%戊二醛 2、气体熏蒸法
一、 古代外科学 起源不清楚 二、 现代外科学 十九世纪是外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1、 解剖 2、 麻醉 3、 输血 4、 术后感染 5、手术基本操作技术

二十世纪中期:外科高速发展 1、 50年代: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 心脏直视手术 2、 60-70年代:显微外科推动创伤、 整形和器官移植发展 3、 近20年:免疫、分子生物学、基 因诊断应用、 CT、MRI、血管造影、 新材料的应用、微创外科的应用、机 器人外科、克隆技术、纳米技术、基 因工程、组织细胞工程等。
是针对感染来源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 1、 无菌术:将全部活的微生物消灭的方 法,物理方法 2、 抗菌术:(消毒)杀灭病源微生物和 其他有害的微生物,化学方法 3、 有关的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

(一) 灭菌法 1、 高温:主要用于手术器械和物品 1 高压蒸气灭菌法。物理方法最可靠,应用 最广泛 2 煮沸: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物 3 火烧 4 干燥法



第一节 概述 肌细胞含水量较多(70-80) 脂肪组织含水量较少(10-35) 小儿体液量占体重的比例高 新生儿体液量占体重80% 成年男性占60%成年女性占55% 细胞内液:男性40% 女性35%
细胞外液男、女均占20%:血浆5% 细胞内液15% 分子组成: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一) 等渗性缺水
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成比例的 丧失,Na+正常,KCF渗透压正常,ICF不外 移。 病因: 1、 消化液的急性丧失 2、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者软组织内

临床表现:
恶心、厌食、乏力、少尿、无明显口渴, 舌干燥、皮肤干燥、松弛。 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临床表现: 轻度:NA+135mmol/L以下 中度:NA+130mmol/L以下 重度:NA+<120mmol/L 诊断: 临床表现 尿:比重<1.010, 尿NA+、CL -降低 血清:NA+<135mmol/L RBC HB HCT 均升高
积极处理原发病 静输含盐液或高渗盐水 先快后慢,总输入量分次完成

解除病因 静输5%葡萄糖液或低渗的Nacl(0.45%): 根据临床表现估计丧失量或者根据血钠计 算 主要既补水又要补钠,还要补钾

指水摄入超过排水量,水分在体内潴留, 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的增多。 病因: 1、 各种原因引起ADH分泌过多 2、 肾功能不全、排尿能力下降 3、 机体摄入水分过多和接受过多的静脉输 液

基因诊断和治疗及临床应用前景

一、基因诊断
直接检查基因的存在状态或缺陷,从转 录或翻译水平分析基因的功能,从而对 人体状态与疾病作出诊断 二、基因治疗

用正常或者野生型基因置换致病基因, 纠正基因功能异常


三、临床应用前景 1、 探讨病因和发生机制 2、 诊断 3、 治疗 1 基因治疗 2 药物设计 3 器官移植 4、 预防 5、 问题与展望 (1) 基因诊断属于体外,无危害,发展趋势是自 动化、程序化、非标记物化和多病种化 (2) 基因治疗


一、外科所属分科
根据工作对象和性质:实验外科和临床外 科

临床外科:人体系统、部位、年龄、手术 方式、疾病性质。
一、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解除病苦 医德体现在对医学的追求以及对病人的同 情和责任感。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知识源于实践,重要的是应用于实践 三、“三基”教育,打好基础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