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体诊断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检体诊断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主要内容
检体诊断的概念 感官+简单工具 基本检查法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嗅诊
注意事项
1. 举止端庄 2. 站在右侧,正规医院查房时站法。 3. 顺序:一般状态、头、颈、胸、腹、生殖器、
肛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 4. 病情急,简要查体 5. 随病情变化经常重复查体
概述
概论及概念 常用器械
护理体检的一些常用工具
方法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嗅诊
视诊(Inspection) 1、分类 一般视诊:年龄、营养、 发育、体态、意识状 态、头颈、胸腹、关 节等。 局部视诊:皮肤、粘膜、 体态、意识状态、头 颈、胸腹、关节等视 诊。 2、要求 自然光线下:如 皮疹、黄疸的检查 人工光线下:如 瞳孔、眼底检查
以左手中指第二指节
紧贴于叩诊部位,其 余手指稍微抬起,勿 与体表接触;右手指 自然弯曲,以中指指 端垂直叩之,2-3次/ 秒,叩后右手立即抬 起。每次力量均匀适 中。
叩诊:叩诊音有:清音、鼓音、浊音、实音、 过清音
明确以下问题
(1)正常的叩诊音有几种? (2)什么是异常的叩诊音?各有哪些临床意
区别 粘膜 皮肤 弹性 皮下 肌肉 指甲 毛发
红润 光泽
脂肪
良好
中等
不良
(二)几种营养状态异常的定义
1、营养不良 : 当体重减轻至正常的10%时称 为消瘦,极度消瘦者称为恶病质。
2、营养过度 : 体内中性脂肪积聚过多,主要 表现为体重增重的20%以上者称为肥胖。
意识状态
3、呼吸(Respiration)
(1)正常R: 成人R 16-20次/分,新生儿40次/分。 (2)异常R:(重点) 频率异常:增快:>24次/分,见于高热、甲亢、缺O2
过缓:<12次/分,见于颅压高,安眠药中毒 深度异常:呼吸浅快:见于胸膜炎、胸腔积液。
呼吸深长(稍快):见于酸中毒, 库氏呼吸 呼吸深快:剧烈运动、情绪激动。 节律异常:潮式呼吸。 间停呼吸: 其他:叹息样呼吸、抽泣样呼吸
(deep slipping palpation)
病人深呼吸,术者以并拢 二、三、四指未端逐渐触 向腹腔的脏器及包块。
b、双手触诊法
(bimanual palpation)
用于肝、脾、肾、腹腔肿 物检查。
方法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嗅诊
c、深压触诊法(deep press palpation)
以一、二个手指逐渐深压。 探测腹部深在病变、压痛点、反 跳痛
d、冲击触诊法(ball ottement)
以四个手指并拢,取70-90°角 置于腹壁上相应部位,作数次 急速而有力冲击动作。腹腔脏 器在指端浮沉感。用于大量腹 水肝、脾触及困难时。
二、触诊注意事项 1)讲清、动作轻柔、逐渐移向“病变部位” 2)体位合适,排除干扰(下腹是排便) 3)结合解剖部位与相邻脏器
脉压增大
>40mmHg(5.3kpa)
脉压减少
脉压<30mmHg (4.0kpa)
发育与体型
发育 年龄与智力、体格成长状态(身高、体重、第二 性征)
胸围等于身高一半;两上肢展开长度约等于身高 坐高等于下肢长度
体重=身高(cm)-105
BMI=体重kg/身高2m2 正常体重 : 体重指数 = 18 – 25
方法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嗅诊
(三)叩诊(percussion)
用于胸腹部检查:肺、
脾、肝脏边界,心界的 大小,腹水情况,子宫、 膀胱有无胀大等情况。 1、直接叩诊法 适用于胸 腹部面积较广泛的病变: 胸膜粘连、增厚、大量 胸腹水。
方法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嗅诊
2、间接叩诊法(indirect percussion)
方法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嗅诊
触诊(palpation)
手的感觉以指腹和掌指 关节掌面皮肤最敏 感。
1、方法 (1)浅部触诊法: 浅部滑行触诊,用于 体表病变、关节、 软组织、浅部动脉、 静脉、神经触诊。
方法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嗅诊
(2)深部触诊(deep palpation)
a、深部滑行触诊法
4、血压:(Blood pressure,BP)
(成人)
正常Bp
90-140/60-90mmHg(12.0-18.6/8.0-12.0kpa)
高血压
≥140/90mmHg(18.6/12.0kpa)
低血压
BP<90/60mmHg(12.0/8.0kpa)
正常脉压
30-40mmHg(4.0-5.3kpa)
第二章一般检查
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
【生命征】
(一)体温
1)体温测量的方法:三种体温测量方法及正常值
2)体温的正常范围
3、体温生理波动。
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
4、体温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
5、体温的记录方法
口测法
肛测法
腋测法
方法 舌下含5’
涂润滑剂,插入 肛内1/2表长, 5’
腋下10’
正常值 36.2-37.2℃
超重:体重指数 = 25 – 30; 轻度肥胖:体重指数 > 30; 中度肥胖:体重指数 > 35 重度肥胖:体重指数 > 40
体型 1、无力型(瘦长型) 2、正力型(均称型) 3、超力型(矮胖型)
营养状态 (一)营养状态的分级 临床上习惯分为良好、中等、不良三个等级。
营养状态分级的区别
义?
听诊
嗅诊
问题: 呼吸气味、分泌物、排泄物异常气 味有何临床意义?
呼吸: 剌激性蒜味—有机磷中毒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氨味—尿毒症
腥臭味—肝性脑病
痰恶臭味—支气管扩张症并发感染或肺弄或 肺重
脓液有恶臭提示有厌氧菌感染 呕吐物有腐败酸臭味提示门梗阻 呕吐物有粪臭味提示肠梗阻 尿液有浓浓的氨味提示膀胱炎
优缺点 可靠,小儿及
昏迷病人不能用
36.5-37.7 ℃
安全可靠,可用 于小儿及昏迷病 人
36-37 ℃
门诊病人使 用方便,不易 发生交叉感染
重点内容: 1)体温生理波动 2)发热的定义、分度、热型及其临床意义 3)体温过低
(二)脉搏
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异常脉搏及临床意义 速脉 缓脉 水冲脉 交替脉 奇脉 不整脉 重点内容 几种异常脉搏的概念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