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卷第4期2003年12月西 北 水 资 源 与 水 工 程N or thwest W ater Resour ces & Water Engineer ingV o l.14No.4Dec.,2003 荷兰水务管理及启示Netherlandish water affairs management and apocalypse for China莫孝翠1,关凯2,杨开1(1.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2.武汉自来水公司,湖北武汉430072)摘 要:首先介绍了荷兰的概况,概述了荷兰的水务管理,其中包括水务管理机构、水量管理、水质管理、防洪护堤、资金来源,最后给出了对我国水管理的四点启示。
关键词:水务管理;水务改革;荷兰中图分类号:T 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58(2003)04-0051-03MO Xiao-cui1,GUAN Kai2,YANG Kai1(1.S chool of Civil and A r chitectur al E ngineering,W uhan U niver sity,W uhan,H ubei430072,China; 2.W uhan W aterGr oup Comp any L td,W uhan,H ubei430072,China) Abstract:The outline o f N ether lands is intro duced first in this paper.Then water affairs manag ement is summarized,including water affairs m anagement institute,w ater quantity manag em ent,w ater qual-ity m anagement,preventing flood and protecting bank,the source of investment.At last,four apoca-lypses fo r w ater management of China are presented.Key words:w ater affairs manag ement;w ater affairs r eform;Netherlands1 荷兰概况荷兰位于欧洲的西部,国土面积4.1万km2,人口1500多万,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600~800mm,年内分布均匀。
荷兰位于莱茵河、马斯河和斯特尔河三大河入海口,大部分地区是三角洲,全国近1/3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其中最低点鹿特丹以南为-6.7m;1/2的土地仅高于海平面1m,故有“低地之国”之称。
由于地形的特殊性,荷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与低地排水、防洪和水污染防治一起综合考虑。
从13世纪开始,荷兰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大海中围海造地7125km2,约为今天国土面积的1/5;20世纪,荷兰人建造了举世闻名的须得海围海造地工程和三角洲水利工程。
因此有“上帝造人,荷兰人造地”之说。
现在荷兰每年用于维护堤坝、水质、航道管理方面的费用达45亿美元,是世界上人均水利投入最多的国家之一。
2 荷兰的水务管理2.1 水务管理机构荷兰的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荷兰交通、公共工程及水管理部是政府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主要职能包括防洪、水资源管理、通讯及移动通讯设施管理、交通安全及运输等方面。
水务管理主要分为水管理部、省政府水利局和市县水管会三级机构。
水管理部下设水利总局,工作人员达9700人,主要负责制定国家防洪政策、全国水资源战略规划和执行规划,主要河流、边界河流和国际河流的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对省政府进行监督,指导市政府和水管会的工作;省政府水利局负责区域和地方水资源战略规划和执行规划、制定本省的水管理计划、负责组建水利管理委员会,即“水管会”;水管会是荷兰在城镇(主要是在县(市)一级)设立的受政府指导、经济上独立的水利部门,其主要职责是防洪、水量管理、水质管理、污水处理和依法收费(税),收稿日期:2003-06-16作者简介:莫孝翠(1978—),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污水处理、水务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研究。
它在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目前,荷兰12个省中共有125个水管会,水管会工作人员为国家公务员,大约有8000多人。
省政府有权成立或取消水管会,决定水管会的主要任务及管理规范等,并监督水管会的工作及资金运转情况。
2.2 水量管理荷兰有一个庞大的水道系统(如溪流、运河、水沟、水库等),不同地区的水道功能并不一样,管理也有差别。
水量管理是通过水闸和各级抽水站将内河及湖泊的水位控制在安全标准以内,洪涝时将多余的水及时排进河流,泄入大海;干旱时将水库里的水放入河流,以保证水量供应,同时河口水闸还具有防止海水倒灌造成河水盐化。
由于水量管理对农业、建筑和自然保护等具有很大影响,所以,水管会在制定这方面的管理计划时要与中央及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必须得到省政府的批准。
2.3 水质管理水质管理上,水管会采取“治水”的方法,把重点放在消灭、减少污染源上。
1970年,《地表水污染法案》开始实施。
法案规定,在没有获得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人不能向地表水中排放污染物或有毒的物质。
原则上,水质管理的工作应该由各省政府负责,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省都将此项工作委托给了水管会。
正是由于这个授权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扩大。
现在,全荷兰共有四百多个污水处理厂,90%的污水在排放之前均可以在这些处理厂得到净化。
2.4 防洪护堤荷兰地势较低,历史上屡遭洪、涝、潮等灾害,防洪工程标准很高,城市防洪10000年一遇,海岸防洪4000年一遇,河道防洪1250年一遇。
农田除涝也是荷兰防洪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兴建四通八达的排水系统和运河,由计算机监控的泵站把农田积水迅速排到运河,送到海中。
在护堤方面,由于水管会的共同努力,1980年以来加高或加固了200多km的堤坝,并计划在2008年前全面完成全国总长达3000km的内河及湖泊堤坝加固工作。
2.5 资金来源据统计,荷兰全国水管会平均每年所需运转费用达20亿荷兰盾(约合12亿美元),这些资金全部来自水管会依法征收的“水利管理费”和“污染税”。
水利管理费主要用于水量控制、水质管理和水道的建设等方面。
它主要向普通居民征收,这些居民是水管会管辖范围内土地或财产的所有者或使用者,且征收的费用多少跟拥有土地或财产的数量成正比。
谁拥有的土地面积越多,需要缴纳的费用就越多;谁的房子越贵,需要缴纳的费用也越多。
荷兰的《地表水污染法案》中规定:任何排放污水的人或单位都要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交税。
一般来说,普通家庭每年付的税大概为平均数,单独居住的人比普通家庭付的钱要少一些,而那些大公司等单位付费最多,要根据他们排放污水量和排污物征收排污费。
3 对我国水务管理的启示3.1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我国传统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将防洪、灌溉、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污水回用等涉水事务的管理职能,分别交给水利、城建、市政、地矿、环保等不同部门负责,实行多部门分割管理。
这种管理体制,造成管水量的不管水质、管水源的不管保护、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污水回用。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属性被人为分割、肢解,不仅违背了水循环的自然规律,而且也无法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从供水、排水到污水处理回用以及水保护等一系列环节的合理价格体系和经济调节机制。
因此,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是解决目前我国出现的水问题和“水危机”的最佳方法。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就是将“多龙管水”改革为“一龙管水”,即在市(县、区)及其以上行政区域内,由一个政府职能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水务局)对城乡的防洪、除涝、抗旱、水源建设、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与回用、地下水回灌、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方面涉及水事活动实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深圳市率先成立了水务局,陕西、山西等北方省区,相当部分市县也建立了水务局,特别是2001年上海市成立水务局影响巨大。
水务一体化管理也成为今后一种趋势。
3.2 加强水质管理目前,我国大多数河流湖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基本上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这种做法不仅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而且也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我国应该加强水循环各个环节的监测,特别是污水排放的监测。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率较低的状况,要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增加投入外,排污收费应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处理技术和方式应更加经济、更加灵活,实行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尽快提高污水处理率,改善水环境。
52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3年3.3 加大防洪抗旱力度我国1998年长江、松花江的特大洪水和紧接着1999年山东等地区的大旱,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痛定思痛,其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的防洪抗旱措施不到位。
为了防止悲剧重演,全国上下必须加大防洪抗旱力度,同时应该组织专业人员到荷兰学习其先进的水务管理经验,或者邀请荷兰水利专家到我国指导水务工作,加大防洪抗旱力度。
3.4 建立合理的投资和价格机制长期以来,我国的水资源都是无偿或低价使用,而水利部门的费用和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都是国家拨款,这样导致了水利部门没有充足的经济来源,不能独立运行,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以致老化失修带病运行,用水效率低,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因此,建立合理的投资和价格机制势在必行。
水价形成应立足于与水有关的直接和间接费由消费者承担,并有利于节约用水;城市废水污水的净化处理的费用应成为水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对于缺水城市要采用经济杠杆,实行水资源需求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定额累进加价等行政的、经济的管理措施,以建立供需水相对平衡的供水保障系统。
同时推行污水处理后的回用,通过政策倾斜或经济调节,使污水处理后回用的价格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1] Den Haag.U nie van w ater schappen.W ater boar ds[J].Sev enth(rev ised)editio n.T he N ether lands,1999(7).[2] D elft.N ether lands hydro lo g ical society(N HV).W a-ter in t he N ether la nds[M].t he N ether lands,1998.[3] 袁弘任,吴国平,等.水资源保护及其立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4] 吴季松.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5] 刘伟.德国、荷兰的水利建设与管理[J].天津水利,2003(1):21-22.[6] 杨鲁豫.法国水管理的启示[J].城乡建设,2002(8):60-61.(上接第50页) 冲沙闸:升启时由凹岸(即紧靠进水闸)向凸岸依次开启,升启高度由凹岸向凸岸依次降低,下泄流量由凹岸向凸岸依次减少,关闭时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