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尺量距的误差及注意事项
1.尺长误差钢尺的名义长度和实际长度不符,产生尺长误差。
尺长误差是积累性的,它与所量距离成正比。
2.定线误差丈量时钢尺偏离定线方向,将使测线成为一折线,导致丈量结果偏大,这种误差称为定线误差。
3.拉力误差钢尺有弹性,受拉会伸长。
钢尺在丈量时所受拉力应与检定时拉力相同。
如果拉力变化士2.6kg,尺长将改变士1 mm 一般量距时,只要保持拉力均匀即可。
精密量距时,必须使用弹簧秤。
4.钢尺垂曲误差钢尺悬空丈量时中间下垂,称为垂曲,由此产生的误差为钢尺垂曲误差。
垂曲误差会使量得的长度大于实际长度,故在钢尺检定时,亦可按悬空情况检定,得出相应的尺长方程式。
在成果整理时,按
此尺长方程式进行尺长改正。
5.钢尺不水平的误差
用平量法丈量时,钢尺不水平,会使所量距离增大。
对于30m的钢尺,如果目估尺子水平误差为0.5m (倾角约1°),由此产生的量距误差为4 mm因此,用平量法丈量时应尽可能使钢尺水平。
精密量距时,测出尺段两端点的高差,进行倾斜改正,可消除钢尺
不水平的影响。
6.丈量误差
钢尺端点对不准、测钎插不准、尺子读数不准等引起的误差都属于
丈量误差。
这种误差对丈量结果的影响可正可负,大小不定。
在量距时应尽量认真操作,以减小丈量误差。
7.温度改正
钢尺的长度随温度变化,丈量时温度与检定钢尺时温度不一致,或测定的空气温度与钢尺温度相差较大,都会产生温度误差。
所以,精度要求较高的丈量,应进行温度改正,并尽可能用点温计测定尺温,或尽可能在阴天进行,以减小空气温度与钢尺温度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