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
应如何增强舆情应对能力
在环境保护成为社会热点的今天,有关环保的话题也频
繁出现在网络中。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舆情形势,基层
环保部门要加强网络环境舆情管理,增加透明度,正确、客
观地对待舆情信息,及时了解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所想、所急、
所盼,积极正确引导、妥善调处,消除公众对环保工作的误
解,争取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及时关注,重视网络环境舆情。网络环境舆情的形成往
往非常迅速。当某个环境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立即在网络
中发表意见,网民个体意见迅速地汇聚起来形成公众意见,
再通过互动,形成强大意见声势。这种意见声势呈几何级数
增长,如果不及时关注并加以重视,最终环境舆论声势压力
可想而知。基层环保部门要把网络环境舆情作为检验环保工
作的重要途径,高度重视网络环境舆情,把及时关注网络环
境舆情作为常态工作来抓。
积极应对,调处网络环境舆情。应对技巧匮乏、信息透
明度不够、反应迟缓、问责乏力等是绝大多数网络环境舆情
应对不当的通病。环境保护是民生工程,基层环保部门要积
极主动地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要学会用“网言网语”和网民
进行平等交流,充分把握和娴熟运用话语权,以积极的心态
理性对待,做到应对不迟缓、指责不冲动、批评不反击、矛
盾不回避、质疑不遮掩、问责不乏力。对失实言论要及时回
应,予以澄清,对跟风炒作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快报事实,
慎报原因,详报结果,纠正畸变舆论,积极有效调处网络环
境舆情,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善用媒体,引导网络环境舆情。网络传播的交互性使舆
论监督力量增强,但网络传播的弱控性又为虚假信息、谣言、
网络犯罪提供了土壤。面对复杂网络环境舆情,要求基层环
保部门必须化被动应对为主动引导, 要善于利用媒体和网
络,通过多种渠道,针对环保热点、难点、焦点问题,采取
各种方式与新闻媒体沟通,及时通报信息。诚心与网民聊天
沟通,增进思想交流和感情交融。及时公布事件信息,让权
威、真实的声音占领网络,形成社会公众和舆论合力,引导
公众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
强化监管,预防舆情负面影响。要从源头上预防网络环
境舆情负面影响的发生,基层环保部门需加大环境执法监管
力度。将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
策的重要抓手,全面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关
系。强化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整治,加大重金属、餐饮油烟等
专项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实行对污染企业全覆盖监管,对环
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处罚,对环境安全事故严格追查督办,进
一步提高环境监管水平,提升环境法律震慑力,确保不发生
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来源:中国坏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