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4月
2016年移动医疗App调查 分析报告 2
目 录 1移动医疗App现状 3 1.1 移动医疗App研究现状 3 1.2 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状况 4 2围绕移动App存在的问题 6 2.1 诊疗前环节App多为轻问诊,隔空看病存隐患 6 2.2 健康管理App同质化严重,用户粘度低 7 2.3 涉及诊疗中环节的App欠缺,无法满足专业人士需求 8 2.4 我国移动医疗App监管机制空白,各环节成员责任不明 9 2.5 保密性不强,数据不安全 10 2.6 定义不明确,分类不清 11 3针对以上问题的建议 12 3.1 建立基于患者价值的远程医疗体系,突破在线诊疗空间瓶颈 14
3.2 健康管理与可穿戴设备紧密结合,重度垂直抓牢用户 15 3.3 加强合作,促进技术融合 16 3
3.4 明确监管职责,建立行业标准 15 4主要风险 16 4.1 关键技术风险 17 4.2 商业模式和产业链风险 18 4.3 医疗纠纷的风险 19
1移动医疗App现状 1.1 移动医疗App研究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态统计报告》称:截止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68亿,手机及其它移动端网民总数超过594亿,约占网民总 4
体规模的889%;因此,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其它智能移动端的普及以及传感技术的提高,目前移动APP(第三方应用程序)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入口之一。移动APP将某一主题和某类信息集中到一个移动端,用户只需安装和运行,便能够掌握相关资讯实现信息交流、科普学习、娱乐观赏活动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获取渠道以及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目前公众对于健康信息的渴求应运而生,在健康教育展现出巨大潜力,另据Health It Now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会有超5亿人的手机中至少安装一款移动医疗App。
111 移动医疗App定义 FDA(美国食品医药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定义:一个可以在移动终端上运行的软件程序或者一个针对移动终端而专门开发的基于网络的应用软件,并且能够在服务器上正常运行,同时还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1)被当作一种“常规医疗设备”的附件使用;2)将移动平台转变成“常规医疗设备”。综合说来,移动医疗是指通过显示器、传感器或者其他方式,将移动设备转换为一个医疗设备的App,FDA是从临床功能角度给出的定义。然而结合移动医疗的概念、用户需求和针对人群来说,可将移动医疗理解为安装在智能移动设备上,以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为目的,为用户提供健康信息,改变用户 5
健康行为,拥有简单计算、数据跟踪等功能,能有效提高医疗信息可达性和医疗服务效率的一切APP。
112 研究现状 医疗App分类,根据移动医疗App的功能可以分为7类:1)医药信息数据库,可供信息查询;
2)医学信息参考手册;3)决策支持类,为临床决策提供信息与数据支持;4)教育工具类,供医生等专业人士使用;5)跟踪工具类,主要是跟踪测量生命体征数据;6)医学计数类,如医学计算器;
7)其他类。而FDA则把其分为两大类:一是帮助用户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二是将手机转变为医疗设备记录生命体征。非医学专业用户角度来说:一种为“轻问诊”用户提供相应病症自查和向医生的咨询服务,如春雨医生;第2种是以“好大夫在线”为代表、有医生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医疗咨询和就诊导引服务。
内容质量上,功能精确性和内容专业度有待提高,存在误导患者的风险;内部可靠性和有效性一般,外部可靠性较低;健康 6
促进作用较好,如针对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并发病症的App等;监管和标准,国外监管和标准受法律控制很严格。
1.2 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状况 移动医疗App是移动医疗模式的重要载体和用户窗口,正如医院HIS系统之于医疗信息化,医疗服务web端之于在线医疗。当然随着4G时代的来临以及云计算设施的完善与技术的成熟,贯穿医疗互联网化的一条核心技术线也在不停地进化更新,这也将在移动医疗App的医疗服务中得到体现,同时有利于我国“医疗信息化”、“在线医疗”和“移动医疗”的医疗改革的逐步推进,如今医疗信息化已基本完成,在线医疗快速发展,且逐步向移动医疗大趋势转变。此大趋势如图1所示。
1.2.1 国内外移动医疗App现状及用户需求 移动医疗App是直接面向用户或患者的,可以称之为B2C模式,其中,用户可以是病患,也可以是关注健康的普通人群,当然还可以是医生,甚至是保险业界人士,我国的移动医疗App绝大多数是面向患者的。然而,美国大概有31%的移动医疗App是服务医药专业人士的,尽管以普通人群为入口发展智慧医疗依然占主导地位,但向专业人士逐渐覆盖才是真正的发展趋势。因 7
此可以看出,我国移动医疗App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或是布局阶段。另据移动市场研究公司Resear- ch2Guidance发布的2014至2015年度移动医疗应用开发者经济报告显示,基于苹果和安卓两大平台的移动医疗App通过审核的总数超过10000种,在近两年内,移动医疗迅速发展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如图2 所示用户最多的3应用类型是健身类(309%)、医学资讯(166%)和健康管理(155%)而盈利性能力最强的是医疗服务类(如远程咨询,29%)、付费下载(24%)、售卖终端设备(如可穿戴设备,21%)和APP植入广告(17%),目标用户主要为慢性病患者 (31%)、关注健康、健身的人群 (28%)和医生(14%),移动医疗App 的主要作用是改善预后、提供预防及教育、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医患互动和提高患者自主性等。
根据我国去年公布的移动医疗年报数据来看,如图3所示,目前移动医疗App最大的功能需求是通过查询获得电子医疗病历,其次是预约挂号,随后是用药提醒、健康咨询、远程会诊等;医护从业人员的需求前三项则是实现医生之间的沟通、通过手机获取病历和实现与患者间的实时交流。用户在选择移动医疗应用时,最关注的因素是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分别占比429%和248%,在这之后是个人所需承担的费用以及服务的快捷性等。 8
122 移动医疗App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如图6所示。
有分析认为,移动医疗的发展可使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减少25%,孕妇产前死亡率减少30%,两倍以上的郊区病人可得到一对一治疗,数据收集费用下降24%。经调查,有将近60%的人认为这个行业的普及会减少自己亲自拜访医院的次数,并且会改变搜索医疗信息的习惯,有52%的人认为将会减少医疗支出。据Research2Guidance报告显示,预计2016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将迎来井喷式发展,如图7。在充满创意的数字化技术、云计算以及机器习得这三股力量的合力作用之下,日渐医用化的智能手机App将改变医疗行业的各个领域。智能手机变成检查设备才刚刚起步就已经
获得巨大应用,甚至有可能成为多种精密医疗设备的迷你版本,其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123 从移动医疗App的角度切入智慧医疗服务链 智慧医疗时代摒弃了传统医疗服务链只关注治疗环节的弊端,将医疗服务划分为:诊疗前的疾病预防和健康数据采集,诊 9
疗后的疾病追踪和患者健康管理以及诊疗过程中的临床决策与数据支持形成了医疗服务链的闭合环,如图8所示。
1) 诊疗前环节移动医疗App分析 ①健康管理环节,健康管理作为整个智慧医疗服务链的开端和入口,出现的App应用最多,大致可分为,综合型、垂直型、监测咨询和针对特殊人群四种,主要针对的是健康人群的自我管理和疾病预防,比如当下最为热门的健康可穿戴(传感器+App),和许多针对特殊人群(女性、母婴、老人)的健康监测App等,图9表示了国内部分较为优秀的医疗前环节App对比。
②自诊环节,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实际情况下,患者得病后首先需要一个自诊环节而确定就医方案。自诊环节的App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整合常见疾病的病理信息和应对方法等信息供用户搜索查看,二是通过公开的网上问诊环节真实医患问答,并实时更新思路一的信息,让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各取所需,比较成熟的App像春雨医生就是属于这一类。
③问诊环节,当自诊环节不能满足要求时,就需要进入网上问诊环节。目前很多App主要功能就是“轻问诊”模式,通过医患线上互动沟通,解决一部分就医困难问题,同时也能起到一 10
定的导医导药作用。这一环节做的比较好的移动医疗App有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39问医生、薏米医生等。
④寻诊环节,通过前述环节的操作对自身疾病有了一定程度了解后,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疗,但受限于医疗资源挂号难的问题一直存在,网上寻诊挂号App可以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一定程度上纠正患者小病也要看名医的错误认识。此环节最大特点在于需要移动医疗App与医院挂号系统对接,一般由医联平台担任,并且呈现出地域化的特点,许多省市都有自建的挂号App。当然这其中也有能覆盖全国的,像挂号网推出的微医,可以说是所有挂号App中的佼佼者。 ⑤候诊环节,同样需要到医院诊治,但为促进人性化设计和防止病人聚集交叉感染,此环节的App主要是实时更新候诊情况,让患者不必将自己困在拥挤的候诊室,快到自己就诊的时候手机自然会发出提醒。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依然是挂号网,还有易挂号、掌上医院等。
2) 诊疗中环节移动医疗App分析 ①诊疗环节,如果患者在诊疗前就已通过App和医生进行过交流,并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话,医生就能在初诊时做出准确而深入的诊疗,并免去繁琐的反复检查,此环节App医学信息查询、病例查询、病历记录等功能,如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