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医疗保险改革发展与现状PPT课件

中国医疗保险改革发展与现状PPT课件


提纲
一、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形成的主要历程 二、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 三、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四、国家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简介
一、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形成 的主要历程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形成的主要历程
(一)、初期的医疗保障 (二)、改革探索时期 (三)、建设与完善时期
初期的医疗保障
劳保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制度
为了增强公费医疗 公费医疗经费与享 享受者的费用意识、受者个人挂钩的办 节约意识、树立正 法:享受者个人就 确的就医行为,减 医时自负一定比例 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的医疗费;实行医
药费补贴;确定公 费医疗经费定额, 超支部分由个人自 付一定比例。
探索职工大病医疗 费用社会统筹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试点 (两江试点)
统筹规划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协调发展;
强化对医疗服务的调控和制约,建立有效监管机制;
坚持三改并举,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二、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
中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 医疗保障的管理模式
中国“三纵三横”的医疗保障体系
补充层
个人、组织、 社会
补充医疗保险 商业健康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 的原则,在全国进行新农合试点。到2004年底,全 国共有310个县、1945万户6899万个农民参加了新 农合,参合率达到72.6%。
资金安排: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外)的参合农民
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新农合 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10元。
有效地保障了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Nhomakorabea初期医疗保障的弊端
缺乏稳定的医疗基金来源 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财政不堪重负 对医疗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费用制约机制,医疗
卫生资源浪费严重 医疗保障覆盖面窄 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 缺乏风险互助共济功能
二、改革探索时期
◆ 任何一项社会制度的确立,任何一项 社会政策的推行,都必然有其特定的经济 基础和社会环境。
探索改革公费医疗 的管理体制,加大 医疗服务供方的责 任,把责权统一起 来
如上海试行了公费 医疗经费按定额拨 给单位自管与按享 受单位人数和定额 将经费拨给定点医 疗单位代管的管理 办法
探索离退休人员医 疗费用社会统筹
本着以支定筹的原 则,医疗费用由国 家、企业、个人三 方负担,增强了医 疗基金互助共济功 能和抗风险能力
2007年选择2至3个城市试点, 2008年新增229个试点城市。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改革试点
参保范围:
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 的大、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的城镇 居民。
筹资水平由各试点城市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 平和不同人群的基本医疗消费要求,并考虑当地居 民家庭和财政的负担能力确定。
改革探索时期
改革了原有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
建立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 本医疗保险制度
在巩固城镇职工医保的基础上,建立了城镇居民 医保、新农合、城乡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有中国 特色的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建设、完善时期
完善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发展步伐; 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医疗保障的投入;
1994年国家决定在江苏省镇江市和江西省九江市开 始职工医疗保险改革试点。
1996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国29个省(区、市) 的40多个试点城市。
两江试点的主要内容
明确职工医疗保险费用的筹资办法; 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职工个人医疗账户相结
合的制度; 建立对职工个人的医疗费用制约机制;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制约; 建立了管理和监督制度。
3. 缴费基数问题; 4. 基金征缴问题; 5. 大额医疗费用封顶问题等
扩大试点
对试点方案本身的问题、制度设计缺陷通过更 大范围的试点进一步检验方案,发现问题,寻找解 决的途径和办法。如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超支问题, 不但两江超支,扩大试点的城市都超支,是制度设 计的问题。将“通道式”的统账结合方式改成统筹 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又相对独立的“板块式”。
主干层 城镇职工基 城镇居民基 新型农村 个人、组织、 本医疗保险 本医疗保险 合作医疗
两江试点的基本经验与问题
经验
问题
1、 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相结合的社 会医疗保险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2、相关的基金筹集机制、费用分担
机制、基金管理机制、医疗服务补偿 机制都是符合改革需要的,能够发挥 应有的作用,是新型医疗保险制度不 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 统筹基金超支问题;
2. 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分配结 构的问题;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 改革、发展与现状
在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进行医疗保障制度 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相继又建立 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社会医 疗救助制度,是伟大的历史跨越。
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全面提升 国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是中国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宏伟目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存在的问题:
社会满意度低; 保障水平低; 宣传不到位; 程序繁杂 (主要指登记、理赔程序繁杂)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改革试点
2006年政府提出了三个延伸:
在保障对象上实现从城镇职工到城镇居民的延伸; 在筹资机制上实现从单一筹资到多元筹资的延伸; 在保障方式上实现从单一保障到多种保障的延伸。
◆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 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等都发生变 化,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已不适应改 革发展的需要,要开辟新路。
二、改革探索时期
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试点(两江试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改革试点
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
公费医疗
劳保医疗
农村合作医疗
实施时间 1951年
1952年
建国之初
适用范围 企业
机关、团体、事业 农民 单位
费用支付
享受劳保医疗的职工 符合政策的医疗费
患病到指定医院就医,用可报销。个人负
基本上医疗费用个人 担比例约在10%左
不用负担

互助互济的医疗保障 制度,保障水平很低
初期医疗保障的作用
体现了新制度的优越性,使劳动者看 病就医由个人行为,转化为个人、企 业、社会和国家的共同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