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对腹腔重要脏器外伤后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对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和定位的临床意义,以及误诊漏诊的分析总结。
方法:对我院54例外伤患者的超声检查及手术或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4例患者中有50例与手术或治疗结果相符合。
3例漏诊,1例误诊。
结论:超声检查对外伤患者的脏器损伤诊断及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腹部外伤;超声检查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162-01
腹部外伤是常见的外科急症,一般病情危急,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而对腹部脏器的损伤部位及程度的快速判断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因b型超声具有方便、迅速、安全、费用低、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及可在床边进行等优点,在各级医院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腹部外伤患者的急诊检查。
我院对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经b型超声检查和手术证实的54例腹部外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b型超声对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并对漏诊或误诊病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病例共54例,均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急诊患者,男性39例,女性15例。
年龄2-56岁,平均年龄28岁。
外伤原因包括刀刺伤17例,车祸19例,击打伤15例,
坠落伤3例。
外伤至超声检查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5天。
1.2 仪器及方法:应用超声仪对外伤患者行急诊检查,所用超声仪为toshiba nemio-10。
常规使用的探头频率为3.5mhz,必要时加用频率为7.5 mhz的高频探头。
患者常规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必要时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用俯卧位。
观察实质内脏的大小形态、包膜是否完整,脏器实质回声的变化,有否腹腔积液并判断积液的性质等。
除了重症患者经手术治疗证实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外,行保守治疗的患者通过多次超声复查发现病灶缩小,腹腔积液消失及临床各种生化检查指标从异常到正常的过程来判断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2 结果
54例患者中b型超声诊断肝脏损伤14例,脾脏损伤20例,肾脏损伤7例,腹部实质脏器复合损伤3例,其他脏器损伤10例(包括血管,肠管损伤等),发现腹腔积液28例。
本组病例中漏诊3例,误诊1例。
其中手术24例,超声诊断与手术符合率为91.6%;保守治疗30例,经b超复查及临床随诊,血肿消退,积液消失。
3 讨论
通过对本组54例腹部外伤病例的超声诊断分析,得出以下体会。
3.1 实质性脏器损伤:在腹部外伤的患者中,脾脏损伤的几率居首位,其次为肝脏损伤及肾脏损伤。
胰腺损伤则比较少见。
实质脏器损伤主要表现为中央破裂、真性破裂及包膜下破裂。
中央破裂是指破裂发生在脏器实质深部,脏器轮廓清晰,外形可有不同程度的
增大,包膜完整,病变多呈散在分布的不均匀高回声或混合回声,部分形成实质内血肿。
真性破裂是指脏器包膜与实质同时破裂,超声可见脏器体积增大,形态失常,轮廓不规则,包膜连续中断,实质内有不均匀性回声增强或减低区,间隔无回声区。
包膜下破裂是指脏器周缘部损伤,包膜未破损,超声表现为轮廓与脾包膜之间见梭形或半月形无回声区,实质可因受压移位或变形,新鲜血肿内可见少许漂动的点状回声,陈旧性血肿内回声增多,可见较多点状、条索状回声。
3.2 空腔脏器损伤:对空腔脏器(胃、肠)损伤,超声只能通过腹腔积液等间接征象及结合临床表现来推断。
本组病例中,8例手术证实是肠管或血管损伤的病例中,超声检查均探及腹腔积液。
3.3 腹膜后间隙血肿:血肿多由骨盆、腰椎骨折血管破裂所致,积血区为无回声或低回声包块,血肿壁较厚且不规则,或呈扁圆形,前后径较小,并有沿腹膜后间隙延伸的倾向,不随呼吸运动改变而变化。
3.4 腹腔积液:超声对腹盆腔积液敏感性较高,腹腔及盆腔积液是判断有无脏器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之一,也是提供手术指征的重要依据。
在本组54个病例中,28例可探及腹腔积液,且这些病例均证实有腹部内脏损伤。
3.5 超声对腹部内脏损伤诊断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外伤患者因伤口所在及受伤部位疼痛,呼吸及体位常受限,致超声扫查范围及角度受限。
(2)肝脏及脾脏靠近膈顶的位置
常受肺气干扰,该处损伤显示效果不佳。
(3)肥胖或肠道气体较多的患者,令超声穿透力减弱,以致器官深部损伤显示不清,降低脏器损伤的检出率。
(4)肾脏为腹膜后器官,部分背部肌肉较厚,且肌肉紧实致密的患者,肾脏损伤的检出率会降低。
(5)病程较长的陈旧性损伤或外伤病史不明确的患者,脏器内的损伤病灶有时与肿瘤难以鉴别。
为了减少漏诊误诊,要仔细询问病史,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应用多体位及多角度扫查,扫查范围要足够大,不能仅局限于疼痛部位或受伤部位;嘱患者调整呼吸配合检查,探头适当加压,以减少肠气及肺气对检查的干扰;适当调节超声仪器的频率及增益,以更好地显示病灶。
对于临床表现与超声检查结果不一致或高度怀疑内脏损伤的病例,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必要时再次复查超声或行ct检查。
腹部外伤的发生率很高,及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超声具有方便快捷准确诊断腹部脏器损伤的特点,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于保守治疗患者,超声可以监测病情进展。
故超声检查在腹部外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钱蕴秋.临床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区出版社,1996,200
[2] 陈文卫. 超声影像在腹部损伤及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外科杂志,20 09,17(10):654-656
[3] 冯丽,赵慧.b型超声在腹部外伤急诊检查中漏诊原因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3):2229-2230
[4] 马杏云,朱杏才.3例脾脏膈面破裂的超声漏诊分析[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10,8(8):18
[5] 胡淑华,柴国强.超声在诊断闭合性腹部创伤合并内脏损伤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3):274
[6] 方湘治,胡新明.闭合性腹部外伤肠破裂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4(3),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