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2019年预判
2018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2019年预判
目前发达经济体商品出口同比增速明显放缓, 部分新兴经济体所受不利影响较小。日本自 2018 年第一季度以来持续 3 个季度回落,下滑了 67%; 欧元区和英国自第二季度以来持续 2 个季度回落, 分别下滑了 81% 和 72%;美国自 5 月开始转为回 落,从 13.9% 降至 8.1%,连续 5 个月下滑了 42%; 印度保持震荡态势;巴西由持续 3 个季度回落转 为回升;俄罗斯则连续 2 个季度回升。 1.1.3 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致美元利率上升,美 元汇率走强
2019 年第 1 期
09
E 独家观察 Exclusive Observation
预测范围
实际 2017 年
表 1 2018- 2019 年世界及主要经济体 GDP 增速预测
世界银行 (2019 年 1 月 )
IMF (2018 年 10 月 )
OECD (2018 年 11 月 )
2018 年
2019 年
9 世界 美国 欧元区 英国 日本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
6
3
0
-3
-6
年份 图 1 世界 GDP 年度增速走势
澳、日也先后推出了减税计划,但规模相对较小, 对私人消费和企业投资的刺激作用有限。 1.1.2 贸易保护政策导致大部分经济体出口下滑
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宣布对进口商 品加征关税,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加剧,抑制了包 括美国自身在内的世界大部分主要经济体的商品 出口增速。
关键词:2019 年 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 经济政策
1 世界经济形势分析及预判 1.1 2018 年平稳增长,预计增速 3.1%,大体持平 于 2017 年
因主要经济体财政政策趋于宽松,世界经济 自 2013 年步入稳步复苏通道,2017 年出现强劲 复苏势头。2018 年初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加 剧,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中断了世界经济快 速复苏势头。第一、二、三季度世界 GDP 增速分 别为 3.1%,3.5% 和 2.6%,估计全年为 3.1%,大 体持平于 2017 年。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 税,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快速上升;减税政策也 对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形成上升压力。但货币政 策收紧和美元指数走强,抑制了通货膨胀上涨幅 度。总体看,主要发达经济体 CPI 同比增速先上 升后回落,新兴经济体先回落后上升。美国 2018 年 1 月开始连续 6 个月上升,8 月开始逐渐回落; 欧元区年初开始逐渐上升,直到 11 月出现回落; 日本 4 月开始快速上升,11 月出现大幅回落;新 兴经济体本币贬值加剧,推动 CPI 增速 6 月份以来 由缓慢回落转为上升态势;英国基本保持稳定。 1.2 预计 2019 年将放缓至 3.0%,低于 2018 年
6.6
6.3
印度
6.7
7.3
7.5
7.3
7.4
7.5
7.3
巴西
1.1
1.2
2.2
1.4
2.4
1.2
2.1
俄罗斯
1.5
1.6
1.5
1.7
1.8
1.6
1.5
注:①本表对世界经济总体增速采用市场汇率法。②印度是财政年度数据。
%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 (2019 年 1 月 )
2018 年
2019 年
3.1
2018 年
2019 年
2018 年
2019 年
世界
3.1
3.0
2.9
3.2
3.1
美国
2.2
2.9
2.5
2.9
2.5
2.9
2.7
日本
1.9
0.8
0.9
1.1
0.9
0.9
1.0
欧元区
2.4
1.9
1.6
2.0
1.9
1.9
1.8
英国
1.7
1.3
1.4
1.4
1.5
1.3
1.4
中国
6.9
6.5
6.2
6.6
6.2
3.0
2.9
2.5
0.8
1.0
1.9
1.8
1.3
1.4
6.6
6.2
7.3
7.4
1.2
2.3
1.6
1.5
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预计 2019 年增速可能放缓至 2.5% 左右;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出口,日本增速 将小幅回升至 1.0%;如果英国“协议脱欧”,英 国增速将小幅回升至 1.4%,欧元区增速可能放缓 至 1.8%;新兴经济体货币和债务危机有所缓解, 俄罗斯小幅放缓至 1.5%,印度、巴西分别回升至 7.4% 和 2.3%。
2018 年美联储持续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其 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开始由宽松转向收紧。美 联储 2015 年 12 月开启加息周期,2018 年连续 4 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前利率目标区间为 2.25% ~ 2.50%,2017 年 10 月开启“缩表”进程, 2018 年底前共缩减了 3 600 亿美元,明显慢于计 划的 4 500 亿美元的目标。欧洲央行 2018 年 9 月开 始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年底前彻底结束;英国央 行 2017 年 11 月于 10 年来首次加息,2018 年 8 月 再次加息至 0.75%;印度、俄罗斯 2018 年进行了 2014 年以来的首次加息;巴西 2018 年停止了持续
IMF 10 月报告显示,2018 年和 2019 年增速预 测值相比 7 月份分别下调了 0.1 和 0.2 个百分点。 1.2.1 特朗普政府进一步扩大财政刺激的可能性 降低
2018 年美国减税措施造成政府财政和债务压 力大幅上升。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占 GDP 比重 上升到 4.7%,超过 3% 的赤字率警戒线,债务总 额占 GDP 比重升至 106%,远超 60% 负债率警戒 线。未来美国中长期财政压力较大,10 年内联邦 政府财政赤字将增加 5 000 亿美元至 1 万亿美元。
减税和加征关税也引发美国物价水平较快上 升,目前美联储高度关注的通货膨胀指标-核 心 PCE 同比增速已趋近美联储 2% 目标水平。
从美国中期选举最终结果看,形成了“共和 党继续掌控参议院,民主党夺回众议院”的政治 格局,对 2019 年特朗普进一步推行基建支出刺激 政策、医保政策改革带来阻力,从而不利于美国 投资和消费。
美和亚洲部分经济体爆发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 增速较预期和 2017 年有所减弱。2007 年以来世界 经济增长情况见图 1。 1.1.1 发达经济体实施减税政策,促进消费回暖
美国实施大规模减税措施,促进消费和企业 投资快速回暖。特朗普税改法案 2017 年 12 月正 式签署,推出了一揽子减税措施,大幅削减企业 和个人所得税,刺激美国私人消费支出和私营企 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分别连续 2 个季度回升。 IMF 预计,减税将刺激 2020 年前的美国实际经济 增速提高 1.2 个百分点。
降息。 受美国经济增长强劲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
影响,2018 年美元短期和长期市场利率快速上升, 美元指数走势强劲,尤其是 5 月以来呈快速上升 态势,美国资本市场在历史高位震荡。截至 12 月 28 日,美元指数相比年初低点上升 9% 左右,继 续维持高位,其中,美元对欧元、英镑和日元分 别较年初低点升值 9%,11% 和 5%;美元长期利 率超过 3%;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 普 500 指数分别比年初下跌 7%,6% 和 8%,比年 内高点下跌 13%,18% 和 15%。 1.1.4 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上升,但幅度有限
独家观察 Exclusive Observation
PETROLEUM & PETROCHEMICAL TODAY
2019 年 第 27 卷 第 1 期
2018 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 回顾及 2019 年预判
赵小辉,李 霞,任佳宁,傅培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
摘 要:2018 年特朗普政府实施“宽财政”“紧货币”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给美国经济短期 内带来利好,但对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发展带来较大不利影响,世界经济快速 复苏势头被中断。2019 年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增长下行风 险加大,增速可能放缓至 3.0%,低于 2018 年的 3.1%。2018 年中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稳妥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经济保持较强韧性。2019 年中国出口增长和投 资增长前景整体偏弱,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促进消费等 政策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由 2018 年的 6.6% 放缓至 6.0% ~ 6.5%。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 伐,可能加息 1 ~ 2 次,联邦基金利率可能提高至 2.75% ~ 3.00%,“缩表”步伐将按计划进行,年 均缩减规模可能为 4 000 亿 ~ 6 000 亿美元,仍属 温和;欧洲央行可能最早于 2019 年第三季度启动
10
2019 年第 1 期
赵小辉等 . 2018 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回顾及 2019 年预判
主要经济体增长出现分化。2018 年,受美 联储加息、“缩表”和减税政策带来的利好影响, 美国经济增长强劲,就业市场已达到充分就业水 平,薪资和零售水平快速上升,预计增速达 2.9%, 明显高于 2017 年的 2.2% 和其他发达经济体,前 3 个季度分别为 2.2%,4.2% 和 3.4%;欧元区、英 国、日本表现欠佳,预计 2018 年增速分别为 1.9%, 1.3% 和 0.8% 左右,低于 2017 年;新兴经济体因南
1.2.2 全球的贸易紧张局势将持续 目前,世界贸易格局正在重塑,世界范围内
的贸易摩擦仍将加剧。虽然目前中美两国积极加 紧磋商,并取得一些进展,但美国巩固世界贸易 霸权地位的意图不会变,对外贸易政策的实质不 会变。预计 2019 年中美贸易谈判很可能出现反 复,中美贸易摩擦不排除再次升级的可能。与此 同时,中美贸易争端的谈判和解决过程也必然会 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