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彭芳教案课程:药理学教材:李端主编《药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杨宝峰《药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授课对象:04级药学本科1~2班授课时间:2006年10月19日-11月6日教师:彭芳职称:教授参考书籍:杨藻宸:《医用药理学》杨宝峰《药理学》(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教案【授课章节】:离子通道概论及钙通道阻滞药(钙拮抗剂)【目的要求】了解离子通道的分类及其激活方式;了解作用于钠通道、钾通道药物的特点及应用;熟悉钙通道阻滞药(钙拮抗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和体内过程,了解其作用方式。
掌握钙拮抗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常用药物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苯地平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熟悉其他药物的作用特点。
【教学重点】钙拮抗剂的作用机理及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难点】钙拮抗剂的作用机理【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时数】:2.5学时【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离子通道的分类及其激活方式20分钟钙离子和钙通道10分钟钙拮抗药的分类5分钟钙拮抗药的作用及临床应用35分钟常用钙拮抗药25分钟小结5分钟【专业词汇】calcium antagonists;ptotassium channel openers;verapamil;diltiazem;nifedipine;nimoldipine.【思考题】1、简述钙拮抗药的临床应用。
2、简述常用钙拮抗剂的作用特点。
【主要讲授内容】:钙通道阻滞剂“钙拮抗药”是指能选择性地阻滞Ca2+经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进入胞内、减少胞内Ca2+浓度,从而影响细胞功能的药物,又称钙通道阻滞剂。
第一节钙离子和钙通道一、钙离子的生理意义二、钙通道的类型根据激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类。
(一)受体调控的钙通道(ROC)(二)电压依赖的钙通道(VDC)三、钙通道的分子结构四、钙拮抗药的分类(一)选择性钙拮抗药1.苯烷胺类:维拉帕米,加洛帕米,噻帕米等。
2.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尼莫地平等。
3.苯硫卓类:地尔硫卓等。
(二)非选择性钙拮抗药4.二苯哌嗪类;桂利嗪、氟桂利嗪等。
5.普尼拉明类:普尼拉明等。
6.其他类:哌克西林等。
第二节钙拮抗药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一、药理作用(一)对心肌的作用1.负性肌力作用钙拮抗药阻滞Ca2+内流,降低胞浆内Ca2+浓度,故心肌收缩力相应减弱而呈负性肌力作用。
由于对动作电位0相没有影响,虽然影响2相坪台,但对整个复极过程无明显影响,即在未明显影响兴奋过程(电活动)的情况下已经抑制了心肌收缩力(机械活动),称为兴奋-收缩脱偶联。
心肌收缩力减弱时,心脏功能降低,心肌耗氧会相应减少。
由于扩血管降压而导致的后负荷降低,也会显著降低心脏的氧耗。
2.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Ca2+内流除构成心肌反应细胞动作电位的坪台相外,也为窦房结和房室结等慢反应细胞的动作电位形成所必需。
慢反应细胞的0相去极主要是由Ca2+内流所产生的,故对钙通道阻滞剂敏感。
因而可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减慢心率,同时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延长有效不应期,从而消除折返激动,故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二氢吡啶类药物在整体用药时,不表现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3.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钙拮抗药能阻滞Ca2+内流,阻止钙超负荷,减少ATP的分解,降低异常代谢物质(包括自由基)在细胞内的堆积,因此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本类药物能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并减少梗死时血中酶含量的变化。
对心肌缺血再灌流时出现的心律失常,钙通道阻滞剂也有某种程度的预防作用。
钙通道阻滞剂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除以上原因外,还与它们能减少心肌作功、降低氧耗、扩张冠脉增加缺血区供血及抗血小板聚集等有关。
(二)对血管的作用钙拮抗药通过其阻滞细胞膜上的慢通道而减少Ca2+内流,因而能促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对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尤其明显,使外周阻力降低,降压作用明显。
本类药物对大小冠脉均有扩张作用,并改善侧支循环,其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以双氢吡啶类最强。
尤其当冠脉处于收缩状态时,这种舒张作用更为明显。
所以其对以冠脉痉挛为主的变异型心绞痛效果尤其良好。
由于本类药物在降低冠脉阻力的同时,还能减轻心脏的后负荷,及减少心脏做功,从而改善了心肌对氧的供求关系,故对其它类型的心绞痛也有效。
本类药物也舒张脑、肾、肠系膜及肢体血管,用于治疗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痉挛性疾病。
对静脉的作用小于对动脉的作用,故一般不增加静脉容量。
(三)对其他平滑肌的作用钙拮抗药物可明显松弛支气管,较大剂量也能松弛胃肠、子宫、输尿管等平滑肌。
对支气管还能减少组胺释放和LTD4的合成,减少支气管粘液的分泌,故防治哮喘有效。
(四)改善组织血流的作用1.抑制血小板聚集钙拮抗药物可影响第一时相的可逆性聚集和第二时相的不可逆性聚集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2.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滞度(五)其他作用1.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2.抑制内分泌腺的作用二、对钙通道的作用方式(一)作用于钙通道的状态钙通道有三种功能状态即静息态、开放态和失活态。
维拉帕米作用于开放态,地尔硫卓作用于失活态,硝苯地平作用于静息态。
(二)频率依赖性(三)受体间的相互影响三、体内过程口服后,它们在胃肠道的吸收很快而完全,且首关消除明显,生物利用度较低,血浆蛋白结合率均高。
四、临床应用(一)心血管系统疾病1、高血压钙拮抗药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可用于轻、中、重度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的治疗,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肌缺血、外周血管病、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
对严重高血压可合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2、心绞痛(1)稳定型心绞痛(2)不稳定型心绞痛:nif不宜单用,因可加重心肌缺血,宜与普萘洛尔合用。
(3)变异型心绞痛:钙拮抗药直接缓解冠脉痉挛,同时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心肌耗氧,是治疗的首选药。
3.心律失常钙拮抗药ver、dil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后除极、触发活动所致的心律失常有良好效果;还可治疗房颤和房扑,有效地拮抗洋地黄所致的心律失常,或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
Nif具有反射性加速心率的作用,因此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4.肥厚性心肌病ver及氨氯地平可逆转左室肥厚,明显减轻左室重量。
5.慢性心功能不全长效钙拮抗药氨氯地平治疗CHF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脑血管疾病尼莫地平、氟桂嗪等可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血管痉挛,减少神经后遗症及病死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脑栓塞及脑血管痉挛等。
(三)其他雷诺病时由寒冷及情绪激动引起的血管痉挛可被钙拮抗药所解除,常用硝苯地平、尼莫地平。
此外,对支气管哮喘、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早产、痛经等也有效。
其他还有一些潜在的临床应用,如动脉粥样硬化、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偏头痛、间歇性跛行、脑卒中、勃起障碍、醛固酮增高、尿失禁、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癫痫、耳鸣、眩晕等。
第三节常用钙拮抗药一、选择性作用于血管的钙拮抗药硝苯地平(nifedipine)[药理作用]1.扩张血管舒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平滑肌。
增加正常心肌和冠状动脉狭窄区的血流量。
降低肺血管阻力及肺动脉压,可治疗肺动脉高压症。
2.心脏常用量时对窦房结和房室结的直接抑制作用很弱,对传导系统无明显影响,并常被其反射兴奋交感神经的作用所掩盖或抵消,故心率和房室传导可不变或加快,心收缩力加强。
氨氯地平(amlodipine)为第二代DHP类药物,其主要特点:1.起效慢。
2.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t1/2约为36小时,作用维持久。
3.血药浓度的峰谷波动小。
4.促进缓激肽中介的NO的产生。
5.防止或逆转心肌肥厚,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各型心绞痛和CHF。
尼莫地平(nimodipine)尼莫地平为一强效脑血管扩张药。
其脂溶性高,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
其在降压作用不明显时就表现出对脑血管的舒张作用,并对脑细胞有保护作用。
可用于脑血管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灌注不足,脑血管痉挛,痴呆、偏头痛等。
二、减慢心率的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及地尔硫卓(verapamil and diltiazem)药理作用:1.心脏在离体实验能降低窦房结起搏的自律性,减慢窦性频率。
对心肌具有负性肌力及负性传导作用。
2.维持或增加冠脉血流。
3.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4.维拉帕米可明显抑制非血管平滑肌的收缩活动。
临床应用:治疗室上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心肌病等。
在肾移植病人维拉帕米可减轻排斥反应、防止环孢素的毒性,改善肾功能。
三、其他钙拮抗药桂利嗪和氟桂利嗪主要用于治疗脑血管功能障碍,治疗偏头痛或各种眩晕。
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教案【授课章节】:抗心律失常药【目的要求】熟悉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抗心律失常药按作用机制的分类、各类药物的主要作用特点。
掌握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苯妥英、普罗帕酮、普萘洛尔、维拉帕米、胺碘酮等药物的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了解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教学重点】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及常用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用途及不良反应。
【教学难点】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正常心肌电生理10分钟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20分钟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及药物分类20分钟常用抗心律失常药57分钟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8分钟小结5分钟【专业词汇】quinidine;lidocaine;phenytoin; propafenone; amiodarone【思考题】1、折返激动是怎样形成的?2、抗心律失常药分为哪几类?各类包括哪些药物?3、抗心律失常药物共同的作用是什么?4、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哪些?5、对于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有哪些?6、简述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的不良反应?【主要讲授内容】:心律失常是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
可分为两类,即缓慢型:包括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治疗。
过速型:包括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颤动等,本章重点讨论的是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
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可由冲动形成障碍及冲动传导障碍或二者兼有所引起。
(一)冲动形成障碍1、自律性异常: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时,心肌受自律性较高的窦房结起搏细胞启动全心活动。
.自律细胞4相自发性除极速率加快或最大舒张电位变小或阈电位变大均可使冲动形成增多而引起快速性心律失常。
2、后除极和触发活动: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因素,后除极是在一个动作电位中继0相除极后所发生的除极,其频率较快,振幅较小,呈振荡性波动,膜电位不稳定,容易引起异常波动发生,易引起触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