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畸形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脑血管畸形是指脑血管发育障碍而引起的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
构异常,并对正常脑血流产生影响。是脑血管先天性、非肿瘤性发育
异常。其破裂出血主要表现为脑内出血或血肿。
【护理常规】
1.术前
(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
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减少探视,保持情绪稳定,维持血压稳
定。
(2)给予患者富含维生素、纤维素、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
饮食,防止便秘,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嘱患者卧床休息,可在床上进行适当运动。
(4)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肌力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避免一切引起血压及颅内压增高的诱因,如用力排便、咳嗽、打喷嚏
等,预防畸形血管破裂再出血。
2.术后
(1)术后体位:麻醉未清醒前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
呼吸道通畅,患者清醒或病情平稳后枕枕头,抬高床头15°~30°,
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氧气吸入:给予面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置口
咽通气道。及时清除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
(3)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和生命体
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4)伤口护理:保持患者切口处敷料清洁、干燥,枕头上铺上
无菌巾,以便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果切口处不断有血液渗出,
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减少探视,保持病室环境清洁,预防切 口
感染。
(5)管路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堵
塞,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并做好记录。翻
身及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对烦躁患者,可给予适当
地保护性约束。
(6)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①癫痫:脑动静脉畸形出血患者多出现肢体抽搐,频繁抽搐可加
重脑组织缺氧而加重病情。密切观察并发现抽搐发作的先兆症状,及
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是护理的关键。除按医嘱有效地使用抗癫祠药
物,还应做好发作前后的护理工作,如加床栏防止外伤,用缠绕纱布
的压舌板垫在上、下齿之间以防止舌咬伤,发作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吸氧,加强基础护理,保持输液管道通畅,确保药物及时输入。
②脑水肿:由于癫痫、脑出血,开颅手术创伤、牵拉致使脑组织
受刺激等均可能引起脑水肿的发生。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头痛
及肢体活动的情况。发现患者出现神志障碍、瞳孔不等大等异常情况,
报告医师,及时处理。根据病情正确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观察脱
水药物应用后的效果及尿量。防止患者出入量不平衡,导致电解质紊
乱。
③神经功能障碍:此并发症多是脑血管痉挛所致,常有剧烈头痛,
患者紧张、烦躁不安,肢体感觉和活动变化,密切观察并遵医嘱合理
应用解除血管痉挛的药物,及早发现脑灌注不足。同时注意尼莫地平
等解除脑血管痉挛药物的不良反应:皮肤发红、出汗、心动过缓或过
速、胃肠不适等。
(7)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增强战胜疾
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出血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保持安静,
出院后应劳逸结合,保持足够而良好的睡眠,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
散步、慢跑等,但应避免疲劳及突然用力地动作。
2.饮食指导 麻醉清醒后6h方可进食,嘱患者低钠、低脂肪饮食,
进食清淡、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如芹菜,菠菜、韭菜、牛奶、
鱼类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于有高血压患者,宜低钠饮食,控
制钠的摄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戒烟、戒酒。
3.用药指导 遵医嘱按时用药,不得随意减量、停药。
4.心理指导 了解患者需要,加强沟通,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心
态平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配合治疗和康复。
康复指导 加强功能锻炼。康复锻炼应在病情稳定后早期开始,
包括肢体的被动与主动练习,语言能力及记忆力。
6.复诊 出院后1个月按时复诊,发现异常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