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建学习型组织是一场必要的革命

构建学习型组织是一场必要的革命

关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通知面对当前复杂的经营环境,我们必须抓紧学习拓宽知识面提升视野不做井底之蛙学习同行其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向上下游学习加强培训与考核把我们的组织打造成一个善于学习的组织把每个员工都打造成学习精英提升刻服困难的能力与勇气为做百年老店打下坚实的知织基础构建学习型组织是一场必要的革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必须将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三者共同联系起来□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彼得·圣吉今天我的演讲主要是以下几个部分:系统化的思考我在麻省理工学院接受培训的时候,当时学的最主要的核心概念就是系统动力学,就是要去了解组织如何可持续地动态发展。

作为一个整体,我们如何去看待一个组织、如何把整个价值链从全局的角度看待、如何完整地看待一个产业或一个系统,其实就像完整地观察自己的身体一样。

在多年以前,我咨询过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涉及到一家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消费品公司,这个公司面临长期市场份额不断缩减的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这家公司选择了大规模扩大营销的活动,但是没有看到这样营销活动的解决办法是进一步掩盖了深层次的问题,实际上是缺乏创新。

这家公司从表面的症状——因销售额不达标而去寻找广告的解决办法,就算现在是目标达到了,销售上去了,但是会产生一系列负面的影响:虽然会培养新的客户,但是这家公司的老客户不断流失了;竞争者可能会开始照搬这家公司的战略营销手段,因此导致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不断地被迫下降。

给大家说的这个公司实际上就是宝洁,在宝洁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的时候,我们开始与他们的高层有很多的接触,举办了相关问题的研讨会议,在这些会议上宝洁公司的领导层开始考虑是怎样的原因导致他们整个的系统性失败?宝洁在过去二十年当中只推出了一种新产品。

大家都感到了他们最关键的重点就是要创新。

之后上任的CEO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根本性的创新,因此经过了这样的反思之后,宝洁在之后的二十年公司财务表现持续好转。

我刚才所举的例子,只是很多例子中的一个。

要把组织看成一个系统,把各个组成部分看成一个整体,看到他们之间的联动性与互动性。

另外也告诉了我们:系统性的思考不仅仅是分析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各个成员之间的反思性的对话,一种高质量的对话,以及对于大家所认同的观点不断进行深度的思考。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人类的系统、组织的系统,都是基于某种假设或者一个世界观。

人类的系统和社会的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整体,我们看这个世界都是以我们个人的观点来看的,每一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

心智模式的挑战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心智模式、如何去反思、如何去创造一种文化。

在这个文化中每一个人都可以自如地挑战一些既有观念,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他们整个组织最根本的就是建立在一套想法、一套设想之上的。

有些设想是正确的,可能有些设想是不正确的,因此必须采取一种反思性的思考方式来看待整个系统。

我们看待整个系统的过程,也是反思我们自己的一个过程。

在不同的企业,最关键的心智模式是什么样的?在这当中有哪些想法是大家都觉得毫无疑问的;还有哪些想法是处于不利的境界,这样的想法如果到达高层领导层是根本不会受关注的;还有哪些想法是错误的,在过去非常适用的想法和做法,可能在未来就不再适用了。

这样的心智模式,实际上每一个人都不可能逃避的。

如果不进行一种反思,就看不到心智模式的存在。

影响组织的关键心智模式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与所处的环境不协调;第二,很难去反思、挑战心智模式。

学习型组织的共同愿景刚才提到宝洁的例子,也是经过不断地反思才了解真正问题的所在。

现在显然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为什么必须这么做?到底是什么去不断地激励这样的做法?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才使得很多年之前,人们对于学习型组织的共同愿景的思考。

为了完成一件很困难的任务,必须要有决心并且很专注地去做。

比如讨论宝洁的时候,有位CEO曾经说到,每次我在和别人说到我要建立一个组织、一个企业的时候,我总会说这个组织必须要基于几个要点:必须是开放的,员工必须是信任的,每一个人必须极具创造力,要有一个共同的愿景。

当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所做的事情一致的时候,这个人肯定可以非常忠诚地对他所作的事业有一种承诺,并会一直不断地去做这个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共同愿景。

但是有的共同愿景让人不知所措,比较困惑。

比如在公司开会,CEO在说话,大家在下面听,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一个公司的愿景,其实并不是。

大家只是对于管理层的服从,对于权力的服从,并不是共同愿景。

在个人愿景与最终产生的共同愿景这个过程里,很多时候有很多迷惑性的因素存在。

学习型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接下来要说的例子,是新西兰的一家公司,名称是“破冰者”,这家公司专门生产运动服,原料来自新西兰绵羊身上的毛,这种羊毛的特点是非常保暖,材质又非常轻,一般用来做贴身的衣物。

这个企业并不是非营利组织。

这家企业的宗旨就是产品的设计要基于大自然。

他们整个衣服的制造流程,包括羊毛、染色剂等都非常天然,同时整个材料都是可以达到生物降解的。

在这个产品的官网上有一行很小的字,可以追溯产品的起源。

买了这个产品,在输入框里输入衣服的条形码,就可以查到衣服的羊毛出自哪个农场主,同时还可以追溯到这个衣服的生产流程经历了哪些步骤,我们把这样的模式叫做大胆的透明模式。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也是现在的CEO,会在今年11月在新西兰组织一场会议。

这个会议主要讨论的是如何从大自然中摄取灵感来设计产品和业务模式,因此他希望这个会议最终能够演变为一种运动,从新西兰开展,然后将这场运动扩展到全球。

现在出现了这样新的做法,不仅仅是一种业务模式的革新,同样也是商业运作的变化。

学习型组织的工具将会在这样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知道在过去一百五十多年的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整个全球表层土壤的流失率达到了50%,这个问题不仅仅涉及社会方面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整个生态的环境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把社会、生态以及经济三者共同的东西融合起来。

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也必须是将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三者共同联系起来的。

构建学习型组织迎接21世纪挑战2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济的转型时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尤其在入世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要求更为紧迫,面对强大的国内外竞争对手,企业原有的知识、经验已远远无法应付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任务,越来越来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唯有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以补充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才能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这场全球性的知识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从以下两个方面简单阐述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及构建的内部条件:一、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一)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它教我们学会如何扩展个人的能力,突破成长上限,不断实现心中的梦想。

对每个人来说自我超越并非易事,人往往存在惰性和对事物的消极态度,通过自我超越的修炼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人生,挖掘出内心向上的欲望和潜能,以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态度对待生活。

英国的史蒂芬因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僵硬,既不能写又完全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尽管他那么无助地被禁锢在轮椅上,但他却克服了自身的种种困难,成为了继爱因斯坦之后的当今世界上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这就是他不断设定目标实现自我超越的结果。

(二)改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可以称为思想模式或思维模式,它深植于人的心灵之中,是人性本质的反映,不同的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不同看法,通过改善心智模式可以消除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顽石,正确的看待世界和人生。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农村一些颇有商业意识的农民将自家的蔬菜、鸡鸭拿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在当时阶级斗争的心智模式下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复辟的苗头。

但是80年代以后,人们意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中国搞商品经济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和繁荣。

因此我们必须时常不断地检查并改善自我的心智模式,以开放的心态,容纳别人的想法。

(三)建立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企业目标、使命感、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共同愿景的修炼可以使员工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因而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在缺少共同愿景的组织里,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性的学习,只有当员工们致立于实现自己深深关切的事件时才会产生创造性的学习,才能将个人的愿景与组织的愿景完全融合起来,形成共同的愿景。

古罗马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起义失败后,古罗马将军克拉斯对被俘的奴隶们说,只要你们交出谁是斯巴达克斯,就能活下去,结果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所有被俘的奴隶们全都站了起来,高喊着:我是斯巴达克斯。

其实他们忠于的并非只是斯巴达克斯本人,而是由斯巴达克斯所激发出来的共同愿景,即奴隶们有朝一日终能成为自由民。

这就是学习型组织的真谛。

(四)团队学习。

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最基本的学习型式,通过团队学习可以彼此以诚相待,在深度汇谈中实现人性的沟通。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误以为团队学习就是要达到行动一致、步调一致、思维一致、不允许团队内部存在意见和分歧,其实不同意见的存在往往有助于随时纠正团队思考的偏差和错误。

彼得圣吉在对企业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在许多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智商都在120以上,而整体智商却只有62。

譬如:一个篮球运动队,队员的个人技能都相当高,但是在比赛中却输给了一般的球队,可见团队之间的整体配合,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每位员工的智力,创造力和协同性,实现突破性的进展。

(五)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与基石,系统思考其精义在于心灵的转换,通过系统思考,我们可以廓清思想上的迷雾,正确地把握自我,改变我们观察世界、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思考方式,因此我们要摒弃个别思考、学会整体思考、摒弃静止思考,学会动态思考,摒弃表面思考学会本质思考,不断提高我们洞察力达到自我完善。

譬如:一个种子能否长成大树,它与阳光、空气、养料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棵大树并不只是根、茎、叶简单的组合,而应将视为一种生命过程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看待周围的问题时,不能把问题孤立起来思考,要联系因果、全面、整体、系统的进行思考,才能掌握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系统思考观。

二、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内部条件(一)设计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组织生存和发展主要架构,任何一种组织结构都是为了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产生的,当环境变化时,组织结构必须随之相应变化。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企业必须设计一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来适应学习型组织的需要。

这种新型的组织结构由于减少了中间的管理层,因此能够对持续变化的环境做出快速的反映,而且加速了组织内部知识、信息流动和共享,不仅有利于组织的学习和创新,还利于企业集中优势主功特色项目,在知识竞争中形成对比竞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