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解析

《实验室生物安全》课件解析


真核生物型微生物: 真菌(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 特点: 1. 真菌的致病: 浅表真菌感染--如:皮肤癣菌。真菌机会性
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真菌毒素的致病作用---真菌中 毒和引起肿瘤(黄曲霉毒素)。真菌性超敏反应。 2. 治疗: 对细菌抗生素不敏感,必须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27
36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 传染性,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 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 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7


防护措施(问题:意识薄弱 措施不到位)
l 洗手:接触病人的污染物时,不论是否戴手套, 都必须洗手。 2 戴手套: 3 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和口罩,并穿防 护衣。 4 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 5 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被刺伤。 6 接种疫苗 (乙肝疫苗 )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主要 设备与仪器
1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与仪器
目的:
隔离操作者和感染性样本,防止操作人员被感 染
安全设备 --- 生物安全柜
个体防护装备 --- 防护服;安全眼睛;手套鞋套;
呼吸防护装置;紧急冲洗装置 等。
2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与仪器
统计分析发现,已知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只占全部感 染的18%,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却高达82%。 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大多数是病原微生物形成 的感染性气溶胶在空气扩散,被工作人员吸入感染 发病。
17



生物安全柜的使用注意事项
18
生物安全柜的使用注意事项
19
超净工作台
超净工作台是为保护试验样品而设计,通过吹过工作 区域的层流空气防止试验样品受粉尘或细菌的污染注意: 超净工作台中不能操作感染性的材料,因其气体是正压 直接排放。一旦感染性样品放置于工作区域,层流空气将 把带有微生物介质的空气吹向前台正在操作的工作人员而 产生危险。
病理性废弃物
损伤性废弃物
使用过的注射针头(包括不能从注射器上取下的针头等) ﹑刀片等锐器不应再重复使用,置于一次性容器中,进行 高压灭菌或焚烧处理。
34
临床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
35
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隐患
最大隐患: 存在大量未知因素带来的风险。 临床实验室接收的标本很多是来源于未知疾病的个体,其 中是否含有致病因子及其危害性大小、传染途径均不明。 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准则 防护原则:假设所有来自病人的血液、体液和组织都具有 传染性! 要求临床实验室人员严格按照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重要是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32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病原微生物菌(毒)
种的保藏与管理
菌(毒)种的供应: 第一类、第二类菌(毒)种: 由卫生部指定的保藏管理机构统 一供应,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国内、外办理。 第三类、第四类菌(毒)种:专业实验室负责供应所管理的菌 (毒)种,其他菌(毒)种均由各有关保藏管理中心供应。 菌(毒)种的使用: 使用单位需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条件和设备。菌(毒)种应有专人负责 管理,建立必要的制度。 使用第一类菌(毒)种的单位,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使用第二类菌(毒)种的单位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 批准; 使用第三类菌(毒)种的单位,应当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39
临床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室安全操作的基本要求

(2)工作台面应铺垫一块具有吸收性能的材料, 以防止液体滴落或溅落造成的感染性物质扩散, 使用后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Ⅱ级A1型
操作者,环境和样品
外排风型Ⅱ级A2型
第二、三和四类病原微 生物;痕量挥发放射性 核素/化学品 第二、三和四类病原微 生物;少量挥发放射性 核素/化学品
第二、三和四类病原微 生物;挥发放射性核素/ 化学品 第一、二、三和四类病 原微生物;挥发放射性 核素/化学品
操作者,环境和样品
Ⅱ级B1型
操作者,环境和样品
Ⅱ级B2型
操作者,环境和样品
III级
操作者,环境和样品
11
II级A2型生物安全柜
室内空气 污染的空气 HEPA 滤过的空气
正压污染空气
12
Secondary Barriers 第二道隔离
If primary barriers fail第一道 隔离失败 clothing and other items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become an important line of defense 工作服及其它个人防护用品成 为重要的防线
1. 一种特殊的致病因子,只含蛋白质,不含核酸。 2. 朊粒: 是一种由正常宿主细胞基因编码的、构象异常的朊蛋白, 是人和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s)的病原体。TSE 可通过多 种途径传播(消化道、血液、神经及医源性)。 3. 抵抗力很强,一般高压灭菌条件不能破坏。 对患者的血液、体液, 手术器械等必须用 1mol / L NaOH 处理 1小时, 再高压灭菌 134 C, 2小时。

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
病毒结构:核酸(DNA / RNA),蛋白衣壳,包膜(某些病毒有); 病毒特点:
1. 在易感的活细胞中寄生。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通过侵入易感细胞、损伤细胞或 改变细胞功能而引发。 2. 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目前理想的抗病毒药物不多。
28

非细胞型微生物: 朊粒(prion): 朊粒的特点:
操作 样品
环境
8
一、生物安全柜概述
(一)概念: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 BSC) 是操作有感染性的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 者本人、实验室环境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暴 露于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 而设计的负压排气柜。
9
生物安全柜基本工作原理

定向气流:
29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 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如:天花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埃 博拉病毒、猴痘病毒等29种病原体。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 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如: 汉坦病毒、告致病 性禽流感病毒、爱滋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狂犬病 毒、SARS冠状病毒、西尼罗病毒、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结核分枝 杆菌、霍乱弧菌、鼠疫杆菌等 70 种。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 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 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如: 肠道病毒、轮状病毒、 肝炎病毒、风疹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破伤风梭 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脑膜炎球菌、伤寒沙门菌、志贺菌、葡萄球菌、 白假丝酵母菌 等 275 种 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如: 小鼠白 血病病毒
3
4
常用可防护生物危害的仪器装备
护目镜
防护服
5
常用可防护生物危害的仪器装备
移液器
生物安全柜
灭菌器
高压灭菌锅
6
生物安全柜
7
什么是生物安全柜? 什么是超净工作台?
名称
生物安全柜 超净工作台
结构
复杂 简单
气体 压力
负压 正压
气体排放
净化后排 放 直接排放 操作者
保护对象
操作者、样品、 环境 样品

灭菌器的种类:
1. 高压蒸汽灭菌器―最常用 2. 干热灭菌器 3. 环氧乙烷灭菌器和过氧化氢等
离子体灭菌器。
22
可防护安全危害的仪器设备
移液辅助器


加热器、接种环 防护服、防目镜
23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
24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病原微生物的 种类及特点
原核生物型微生物: 包括两个菌(细菌、放线菌),四个体(衣原体、支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
20
生物安全柜与超净工作台的区别
名称
生物安全柜 超净工作台
结构
复杂 简单
气体 压力
负压 正压
气体排放
净化后排 放 直接排放
保护对象
操作者、样品、 环境 样品
21
灭菌器
概念: 泛指能达到灭菌要求的一切设备,即能在一定时间内杀灭一
切活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的设备,灭菌的保证水平为10 -6 (即一件物品经灭菌处理后仍然有微生物存活的概率为10-6)。
风幕

HEPA滤器:
一次性使用,
框架内有多重褶迭
的干性过滤材料的过滤器,对0.3微米气溶胶的过滤效
能达到99.97%。 保证排出气体和内循环气体的无菌状态。
10
生物安全柜的选择
生物安全柜 I级 保护类型 第二、三和四类病原微 生物;挥发放射性核素/ 化学品 第二、三和四类病原微 生物 保护对象 操作者,环境
38


临床实验室安全操作的基本要求


一般临床实验室应按 BSL-2的要求。 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安全操作规范程序﹑安全防范制度和废 弃物处理制度等。 (1)所有处理血液、体液或其他可能具有传染性的物质 的工作人员都应戴手套,如果有可能发生血液或体液的喷 溅,或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微生物时,则应使用面部 防护装备。如果手套破损、刺破、或失去其屏障功能,则 应尽快更换。 一次性手套不得重复使用,在接触病员后应更换手套。 不能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或接触“洁净”设施表面(如键 盘、电话、门柄等)。
33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医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