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不断提高黄河水资源管理保护水平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不断提高黄河水资源管理保护水平

刘宁要求,黄河防总和沿黄各省区要结合 黄河防汛抗旱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防 总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 神,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突出监测预 警,坚持科学调度:落实抢险措施.提高实战能 力;做好安全监管,确保工程安全;围绕重点工 作,提高防御能力;推进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 平.全力做好2011年的黄河防汛抗旱工作。 郭庚茂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黄河防 汛抗旱工作取得的成绩。他说,近年来,在党中 央、国务院和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黄河治理开 发与管理坚持兴利与除害并重.工程措施与非 工程措施并举.防汛抗旱整体能力有了显著提 高。他同时指出,与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更高要求相比.黄河防汛抗旱还存在不少 薄弱环节和不利因素。他要求认清形势,高度重 视.筑牢黄河防汛抗旱思想防线。2011年是中 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 之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做好防汛抗 旱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郭庚茂说,201 1年黄河防汛抗旱准备工作 动手早、行动快、抓得紧、开局好,为夺取黄河防 汛抗旱工作全面胜利奠定了较好基础。 郭庚茂强调,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依法 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要未雨绸缪,提前备战, 牢牢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切实落实防汛工程 措施、防汛料物和人员、各项防汛预案和险情隐 患摸排措施: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全力做好 抗旱工作,充分发挥水库作用,完善农田水利工 程,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团结协作、整体联 动.自觉服务于防汛抗旱工作大局。 陈小江回顾了“十一五”时期黄河防汛抗旱 T作。“十一五”时期,极端气候影响加剧,局地 灾害多发突发,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面对复杂 多变的局面,黄河防汛抗旱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有力保障了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他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和 不利因素.指出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是中央一号文件颁布实施的第一年.也是 
“十二五”开局之年,全面做好黄河防汛抗旱工 
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意义重大.责任重 
大。陈小江强调“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快防 
洪工程建设.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强化山洪灾 
害防治,加强蓄滞洪区和滩区安全建设,增强防 
洪减淤能力和加大抗旱工作力度。 
陈小江对201 1年黄河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 
安排部署。他指出,根据预报,201 1年汛期多雨 
带位于黄淮、江淮之间,防汛形势不容乐观。他 
说,201 1年黄河防汛抗旱的主要任务是:把确保 
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 
大险、救大灾,确保黄河干流堤防防御标准内洪 
水不决堤.确保黄河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大中 
城市防洪安全,努力保证中小河流、一般中型和 
小型水库安全度汛。遇中常洪水,强化调度措施, 
努力实现防洪减灾与塑造协调水沙关系紧密衔 
接。减少滩区损失和水库河道淤积。遇超标准洪 
水。尽最大努力,采取一切措施减少灾害。科学调 
度、统筹兼顾、合理分配黄河水资源,在确保沿黄 
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满足 
生产、输沙和生态用水及外流域凋水需求。 
陈小江要求各级防指要认真学习贯彻回良 
玉副总理和陈雷部长在国家防总第一次全体会 
议上的讲话精神,及早动手,全面部署,扎实备 
汛.全力做好2011年防汛抗旱的各项工作。一 
要提高认识.着力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二要完 
善预案.着力强化科学防控;三要加强检查,着 
力落实各项度汛措施;四要以人为本,着力做好 
群众避险转移工作:五要强化管理,着力抓好度 
汛工程建设:六要多措并举,着力做好水库防汛 
和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七要吸取教训,着力做好 
相关行业安全度汛工作;八要强化值守,着力完 
善信息报送机制:九要各司其职,着力完成防汛 
重点任务:十要军民联防,着力发挥防汛抗旱整 
体合力。 
会上,国家气象局专家分析了2011年全国 
特别是黄河流域汛期气象趋势预测情况。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不断提高黄河水资源管理保护水平 

5月5日,水利部水资源司在郑州组织召 
开全国流域机构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座 
谈会,黄委主任陈小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 
黄委将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水资源保护职责,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划定和 

执行“三条红线”,从单纯的供水管理向供水管 
理和需水管理并重转变,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 
建设.不断提高黄河水资源管理保护水平。 
黄河属资源型缺水河流,以占全国2%的河 
川径流量承担了占全国15%耕地面积和12% 


13・ 
人口的供水任务。近年来,黄委积极实施黄河水 
量统一调度,优化配鼍有限的水资源;严格取水 
许可总量控制管理,扎实推进黄河水权体系建 设:积极开展黄河功能性不断流的探索与实践, 实现了黄河连续11年不断流;强化水功能区、 省界缓冲区和排污口管理,执法检查力度不断 加大:健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成 功处置了40余起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加强水质 监测能力建设,建成国内第一个应用于流域水 资源保护的数字化监控系统。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和中部崛 起等战略的实施,黄河供水区经济社会发展步 伐加快,引黄用水需求旺盛。水资源供需矛盾尖 锐。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最新成果,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由原来的580亿m3 减少为535亿m3,需水量则成增加趋势。以正 常来水年份为例,在不考虑跨流域调水情况下, 2020年供需缺口将达75亿m3.2030年增至 104亿m3。这将对黄河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 提出严峻挑战 陈小江指出.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近期 目标是:以总量控制为核心、构建完善的黄河水 资源配置体系:以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和 水权流转为手段,基本完善以提高水资源利用 效率和效益为导向的需水管理体系;以重要水 功能区管理为重点,加强省(区)界缓冲区水质 监测与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完善突发 性水污染事件快速处置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 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水利与环保相联合的流 域水资源保护体系;以水量统一调度为平台,在 巩固干流调度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基本 建立健全支流水量调度管理的机制和制度。实 现重要支流的统一调度:基本建立黄河功能性 不断流的指标,开展重点生态区域的生态调度 和重点河段的功能性不断流调度;以水量调度 系统二期工程建设为契机.基本建成比较完善 
的科技支撑系统。 
陈小江表示黄委将按照水利部要求.进一 
步做好相关工作。一是严格水量调度控制。在现 
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全河水量调度与控 
制。全面落实《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努力提高干 
流调度精度,提升省(区)界断面流量监测能力。 
积极推进支流水量调度,加强用水计量,保障省 
(区)界和入黄断面的最小流量。继续开展功能 
性不断流调度实践,促进黄河河道、湿地和河口 
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 
二是进一步做好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 
化分解工作。在国务院“八七”分水方案基础上, 
将各省(区)分配用水总量细化到地市和县。目 
前,流域内已有青海、宁夏、内蒙古、河南、山东 
5省(区)批复了细化到地市的方案,其中,宁夏 
已完成细化到县的方案。 
三是尽快制订跨省(区)支流水量分配方 
案,特别是易发水事纠纷的支流,例如湟水、渭 
河、沁河等,要抓紧制订水量分配方案。 
四是建立黄河流域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取 
水许可台账管理系统,对省(区)和流域机构颁 
发的取水许可证及取水许可证动态变化情况建 
立台账系统,由省(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 
流域机构共享,做到流域取水许可情况实时掌 
握、动态管理。 
五是加强用水和排污省界断面的监测监控。 
按照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要求.加快干流省界水质 
监测自动站、移动实验室和常规监测等能力建设 
步伐,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使重要水功能区、省 
界缓冲区监测覆盖率达到阶段性目标要求。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流域机构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黄河将进行专项执法检查。5月5日,水利 
部水资源司在郑州组织召开实施最严格水资源 
管理制度流域机构座谈会。会议研究讨论建立 
“十二五”全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问 题,安排部署各项管理考核指标分解工作,加快 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 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管理体系,推进最严 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黄委主任陈小江、水利 部水资源司司长孙雪涛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我国粮食 安全、经济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 ・14・ 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要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实行最 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利部水资源司组织有 关技术支撑单位反复研究。提出了“十二五”用 
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总量控制目标,初步明确了各项管理指标分解 
原则、方法和工作程序。 
会议认为,2015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 
应按照用水总量控制与用水效率相结合的原 
则,考虑现状供用水格局、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用 
水的原则,保障“十二五”国家和区域发展用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