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60万吨年柴油加氢仪表安装技术方案

260万吨年柴油加氢仪表安装技术方案

26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仪表施工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1.1概述1.2工程特点1.3仪表概况2、编制依据 33、施工机具和标准仪表需用计划 44、施工进度计划及安装用工计划 45、施工程序和主要施工作业方法 56、质量控制措施 177、施工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19附表:施工进度计划表 21260万吨/年柴油加氢仪表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 概述本项目为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新建26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

实际进料量为278.67万吨/年,年开工8400h。

本装置属于甲类生产装置,主要火灾危险介质为甲B类可燃液体和甲类可燃气体。

设计中采用中压(8.0MPa)固定床单段一次通过式加氢脱硫工艺,反应部分采用时部分炉前混氢、热高分流程;设硫化氢汽提塔和分馏塔。

齐鲁分公司26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整个安装工程不包括防火专业和第三方检测。

装置主要由反应、产品汽提和气体脱硫及胺液再生三个部分组成。

反应部分采用炉前部分混氢方案,产品汽提采用双塔汽提方案,即反应产物先经H2S汽提塔脱出H2S及干气,塔底油再经汽提塔进料加热炉加热后,由产品汽提塔分出石脑油和柴油产品;催化剂的硫化采用湿法硫化方案;催化剂的再生采用器外再生。

本装置的产品是符合欧Ⅲ排放标准的柴油及可作为连续重整原料的石脑油,同时副产少量的气体。

装置施工工期控制目标为2005年8月30日中交, 2005年月日投料。

1.2 工程特点(1) 该装置布置在老装置区内二制氢的西侧,施工现场非常狭小,给车辆通行、设备材料运输、现场施工带来困难,加上施工环境位于老厂生产环境内,各种易燃、易爆、腐蚀性介质较多,安全作业环境差。

因此,必须在确保生产安全与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制订详细、周密地安全措施,同时要与生产车间密切联系和配合,以确保施工与生产的绝对安全。

(2) 该工程还要跨越冬季施工,这些将对工期有较大的影响。

必须加大各专业的预制深度,以减少现场劳动力的投入,减少作业面,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限度。

(3) 本装置工程有两大特点:一是高压设备多、厚壁管道多,二是材料材质种类多,有:不锈钢管、碳钢管和合金钢(高压蒸汽)等,施工周期长、难度大,施工工序复杂。

(4)为了避免材料材质使用错误,必须严把材料关,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现场材料、施工、检验、验收管理,各种材料(螺栓螺母、阀门、管件)色标明确,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1.3 仪表概况本装置工艺过程为连续性、生产过程压力高、流体介质易燃易爆,部分介质具有腐蚀、毒性。

因此,对自控仪表防腐、防爆要求严格。

1.3.1本装置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对各工艺过程(如单回路定值控制、串级控制、分程控制、选择控制)进行集中控制、监测记录和报警。

主要控制点如下:(1)原料油缓冲罐液位与进料流量串级控制;(2)反应进料泵出口原料油流量采用定值控制;(3)反应加热炉每个炉膛的辐射室炉管的出口温度与相应的燃料气流量串级控制;(4)加氢反应器共分2个催化剂床层,反应器设置了压差指示,并有总压差指示;(5)热高压分离器液位、冷高压离器液位、循环氢脱硫塔液位变送器均为双套,其中一套用于液位控制,另一套用于指示,并另设一套液位开关实现连锁和报警;(6)热低压分离器设有液位控制;冷低压分离器设有液位控制、界位控制和压力控制;(7)循环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压力与新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压力选择控制新氢压缩机三级出口至新氢压缩机入口氢气返回量调节阀,保证反应压力稳定;(8)循环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上设置了紧急泄压阀,在现场及控制室分别设置了手动开关,用于紧急泄压时使用;(9)原料油缓冲罐、滤后原料油缓冲罐、贫胺液缓冲罐和反应产物注水罐用氮气密封。

为保证其压力,采用压力分程控制,分别控制密封氮气和放空氮气;(10)硫化氢汽提塔顶温度与顶回流流量串级控制塔顶温度。

硫化氢汽提塔底液位与汽提塔进料加热炉4路进料流量采用带偏置调节的串级控制;(11)胺液再生塔底重沸器的2路出口的平均温度与0.3Mpa蒸汽流量串级控制塔底重沸器出口温度。

1.3.2本装置为避免装置在开/停车和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人身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保证操作人员和生产装置的安全,独立设置一套安全联锁保护系统(SIS) 。

加氢精制装置工艺介质可燃、易爆。

现场电动仪表以本质安全防爆仪表为主。

在装置区内,压缩机区等易发生氢气或其它可燃气泄漏的场所,设置可燃气体或氢气检测器,易发生有毒气体泄漏的场所设置硫化氢检测器,信号直接送至DCS报警。

主要安全措施如下:(1)反应进料泵出口流量达到低低时,自动关闭原料油流量调节阀,同时自动关闭反应加热炉主燃料气供给切断阀;(2)反应产物注水泵出口流量达到低低时,自动关闭泵出口切断阀;(3)贫胺液升压泵出口流量达到低低时,自动关闭泵出口流量调节阀;(4)冷高压分离器液位低低时,自动关闭冷高压分离器液位出口调节阀、冷高压分离器界位低低时、自动关闭冷高压分离器界位出口调节阀、循环氢脱硫塔液位低低时,自动关闭循环氢脱硫塔液位出口调节阀;(5)新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液位高高时连锁停新氢压缩机,以防止新氢携带液体损坏压缩机;(6) 循环氢压缩机入口分液罐液位高高及机组本身连锁自动停循环氢压缩机,同时停反应加热炉。

1.3.3装置仪表安装调试工作:包括控制室内DCS及(SIS)系统的安装调试、仪表电缆桥架的安装、仪表电缆敷设及校接线、仪表电缆保护管的敷设、仪表管路敷设及试压、仪表单体调试及安装、仪表回路试验及仪表联锁系统的试验等。

2 编制依据装置仪表施工图、施工技术资料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3521-1999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1997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 3051─1997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3 施工机具和标准仪表需用计划见表1、表24 施工进度计划安装用工计划4.2 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15 施工程序和主要施工作业方法5.1仪表施工程序见图15.2施工技术要求和主要施工作业方法5.2.1电缆槽(电缆桥架)的安装1、施工前仔细与结构及管道图核对,确保电缆槽(桥架)不与工艺管道及设备冲突,电缆槽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槽内隔板安装应与施工图相符;2、电缆槽采用槽钢(或角钢)制作导轨式梯形架支撑,梯架应进行除锈处理,作好防腐;3、电缆槽的垂直段或拐弯处应预制好固定电缆的支架;电缆槽(桥架)的托臂、悬臂、与工艺结构焊接时,应先对焊接处进行除锈处理并作好防腐;4、室外电缆槽底板应开孔径为Φ5~Φ8mm漏水孔,开孔时应由里向外进行施工,避免槽内留有毛刺;5、必须开孔时应采用开孔器或其他机械开孔方式,严禁用气焊切割;6、电缆槽(桥架)进入控制室处在电缆敷设完毕后,应进行密封处理。

5.2.2电缆保护管的安装1、仪表电缆保护管应本着避开高温、高压管道及设备、油管线、振动设备、便于安装维护的原则进行施工。

沿工艺设备、管线敷设时应预留保温距离,沿钢结构敷设时应预留防火层的距离;2、保护管不应有变形、裂缝,其内部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应光滑无锐边;3、保护管宜采用冷弯曲,且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穿线管埋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10倍。

穿线管的弯曲部位,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的弯扁;4、在有易燃易爆和火灾危险的场所,以及可能有粉尘、液体、蒸汽、腐蚀性及潮湿性气体进入管内的地方敷设的穿线管其两端管口应密封;5、所有作支架用的碳钢型材,安装前必须做好防腐处理;6、室外保护管安装时应采取防雨水措施,在保护管最低处安装排水三通,排水三通必须低于仪表接线位置;保护管引入接线箱或仪表盘(箱)时,需从底侧部进入,电缆敷设完毕后,按设计要求充填密封填料;7、不同信号线制的电缆不能共用同一根保护管,管内电缆充填系数应小于40%,且管口毛刺应处理干净,保护管宜采用冷弯曲,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若管内敷设铠装电缆则保护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5.2.3电缆敷设1、电缆到货后须仔细核对电缆型号,电缆敷设前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和导通试验;绝缘电阻应大于5MΩ,并填写绝缘电阻测量记录,在桥架安装完毕,工程监理签证并进行质量共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主电缆敷设工作;2、电缆敷设时为防止信号干扰,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必须应严格按照图纸中的电缆区域分布敷设;3、电缆不得有中间接头,剥去电缆绝缘层时不得损伤芯线;4、端子排压接线,必须牢靠、正确,所挂线号符合规定要求。

对于电缆芯线为多股绞织铜线时,必须选用正确压接端子,不得将裸多股绞织铜芯线直接压接入端子排;5、电缆两端必须安装永久性电缆号标牌。

5.2.4现场仪表箱、盘、柜的安装1、现场仪表箱、盘、柜的安装位置应该光线充足、环境干燥且便于操作、维护的地方;2、安装时,垂直度及水平倾斜度偏差不能大于3mm,若其高度大于1.2m时,垂直度允许偏差允许为4mm;3、禁止将仪表箱、盘、柜的基础直接安装在栅栏平台上,以保证安装牢固;4、在多尘、潮湿、有腐蚀性气体或爆炸性危险的区域内安装的仪表箱、盘、柜,其密封性和防爆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

5.2.4控制室仪表盘、柜的安装施工准备:1、控制室土建施工结束后,内部装饰工程完毕,空调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并可投用,电气照明工程已完工后,经有关部门进行安装质量检查验收合格,仪表专业方可进行控制室内仪表箱、盘、柜的施工;2、核实进控制室仪表桥架的尺寸,对照建筑施工图中预留的孔洞,若有不符应采取措施提前解决。

盘、柜基础槽钢的安装:必须在控制室活动地板开始安装前完成,操作台基础槽钢安装应考虑与活动地板支撑骨架安装相匹配。

基础安装偏差见表:盘柜安装:1、仪表盘柜利用螺栓固定在基础上,严禁焊接;2 、仪表盘柜安装误差符合规程要求。

5.2.5电缆敷设1、电缆到货后须仔细核对电缆型号,电缆敷设前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和导通试验;绝缘电阻应大于5MΩ,并填写绝缘电阻测量记录,在桥架安装完毕,并进行质量共检合格后,可进行主电缆敷设工作;2、电缆敷设时为防止信号干扰,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必须应严格按照图纸中的电缆区域分布敷设;3、电缆不宜有中间接头,如有应挂上标志牌,同时在隐蔽记录中标明位置;剥去电缆绝缘层时不得损伤芯线;4、端子排压接线,必须牢靠、正确,所挂线号符合规定要求。

对于电缆芯线为多股绞织铜线,必须选用正确压接端子,不得将裸多股绞织铜芯线直接压接入端子排;5、电缆两端必须安装永久性电缆号标牌。

6、电缆接地1)电缆屏蔽线必须单端接地,宜在控制室内接地,同一线路的屏蔽层应具有可靠的连续性;2) 安全接地、本安接地、工作接地必须按设计要求分开,绝缘电阻应符合规范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