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家庭护理
目的对家庭护理在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
方法将42例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管理的慢病患者)纳入到此次研究中,利用硬币分组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家庭组,常规组21例患者不做家庭护理,给予家庭组21例患者家庭护理措施,对其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家庭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比常规组患者80.9%高,经统计学分析后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家庭护理在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控制患者疾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标签:家庭护理;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应用效果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治愈率低,病程长。
而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时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手段,但糖皮质激素对于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它促进了肝糖元的分解,进而产生葡萄糖,另外又阻止周围组织摄取葡萄糖,从而诱发糖尿病[1]。
对于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来说难度很大,因为在肾病综合征急性期(住院期间)患者比较注重自我管理,规范化的护理措施都能得到落实,但随着疾病的缓解,出院以后住院护理中断,而家庭护理保证了护理的延续性,因此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到家庭护理中来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中不仅只是监督的作用,更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2]。
在此次研究中对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在该院治疗的42例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42例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院管理的慢病患者)纳入到此次研究中,利用硬币分组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家庭组。
21例患者组成常规组,男性患者为13例,女性患者为8例,患者年龄在49~75岁间,平均(62.0±5.9)岁,患者病程在2~5年间,平均(3.5±0.5)年,临床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蛋白尿等;21例患者组成家庭组,男性患者为12例,女性患者为9例,患者年龄在49~77岁间,平均(63.0±6.1)岁,患者病程在2~7年间,平均(4.5±0.7)年,临床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蛋白尿等。
利用统计学对其临床研究资料进行处理后发现其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组该组患者曾在住院期间接受过院内规范化的护理和相关的健康宣教,家庭医生进社区活动开展以后我院家医团队对其进行常规的慢病管理和随访。
1.2.2 家庭组该组患者除享受家医团队常规的慢病管理和随访服务之外还享受社区护士提供的家庭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因受到疾病的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及工作能力均有所下降,加上服用激素引起外貌变化“满月脸,水牛背”,从而让患者产生自卑感,激素还有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如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等,所以要指导患者家属理解、安慰、鼓励和包容患者,接纳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支持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疾病及治疗。
(2)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同时要求家属督促患者严格遵守。
尽量选择升糖指数14 mmol/L时,要减少活动,增加休息。
(4)口服药护理:因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服药,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的讲解服药的目的、剂量、注意事项等,教会患者如何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在不良反应发生后如何改善。
为避免激素突然停药发生严重不良后果,应于早晨7:00-8:00饭后一次性顿服。
另外糖皮质激素可降低磺脲类降血糖的作用,注意降糖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
(5)生活习惯护理:不吸烟,不饮酒,避免去到人群密集的场所,适当运动,注意休息,适度日光浴,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个人卫生。
(6)中医中药。
中药黄芪煎水早晚2次分服,对降低尿蛋白很有帮助。
但不主张擅自服用中药,需服用中药时必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7)辅助检查指导;督促患者至少每月查血压,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1次,3个月查1次血常规,生化-2,糖化血红蛋白,眼底,骨密度等(或必要时随时检查亦或按需增加检查项目)。
(8)注射胰岛素的护理:注射胰岛素的不良反应:①低血糖反应。
主要与胰岛素注射过量、进食少有关,因此一旦出現低血糖现象,患者需要立即服用糖类食品。
如果有肾功能不全,则需要随时依据自身情况遵医嘱调整胰岛素用量。
②过敏反应。
注射胰岛素后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继而出现荨麻疹样皮疹。
一旦出现过敏现象,则需要遵医嘱及时处理。
③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注射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家庭操作注意皮肤消毒液开启时间,建议用小包装无菌棉签)。
需要定期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出现局部硬结现象,从而影响药效吸收。
另外,在使用胰岛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胰岛素需要保存于2~8℃的冰箱内(不能存放在冰箱门上,最好将药物置于冰箱最内壁),禁止冷冻,并且在使用前1 h将其取出置于室温下,注射前需要摇匀;不同的胰岛素具有不同的注射剂量,因此在注射前患者要严格调整好注射剂量。
胰岛素推注完后,最好先快速拔针,再用无菌棉签按压;注射后的进食时间:注射速效胰岛素,当于注射0.5 h内必须进食,以免出现低血糖;但长效胰岛素,则无需过分重视进食时间。
1.3 观察项目
由患者填写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在此问卷中调查的内容包括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患者对家庭护理方式的接受程度、是否达到疾病预期控制目标等,共10题,每题1分。
极为满意:9~10分;基本满意:6~8分;不满意:6分以下。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基于SPSS 21.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计数资料采用[n(%)]的形式描述,采用χ2检验资料间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较家庭组患者80.9%高,经统计学分析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具有治愈难、病程长的特点,对疾病管理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当饮食、原发病控制等方面出现错误或管理不当极易加重疾病[3-4]。
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血糖代谢发生障碍,因此在对肾病综合征进行控制时极易出现高低血糖、营养不良等现象[5]。
经此次研究证实在实施家庭护理后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传统的院内护理缺乏系统化的护理,健康宣教没有按阶段进行延续,因而缺乏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因此疾病的控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家庭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要求患者家屬积极的参与到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实施家庭护理激发了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主动性,更利于疾病的治疗,从而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展。
家庭护理最大优势在于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的过程中,因患者家属最了解、最熟悉患者,也最容易督促患者接受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家庭护理在肾病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贡浩凌,戴莉敏,刘媛,等.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399-403.
[2] 王燕萍.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和血糖的控制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7):757-760.
[3] 李永波.老年糖尿病的个体化家庭护理[J].四川医学,2014,35(3):399-401.
[4] 冯萍,陈少秀.我国家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影响的Meta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5,22(12):46-50.
[5] 张小玲.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对糖尿病社区患者护理的效果[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