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优秀运动员直_横拍的技战术运用的对比研究

世界优秀运动员直_横拍的技战术运用的对比研究

32.3
25
27.9
28.2
26.4
得分 频数
142 173 155 165 106 121
接抢段
得分 率 (%)
使用 频数
48
296
53.6 323
50
310
51.6 320
54.1 196
53.3 227
使用 率 (%) 34.9
36.7
34.9
35
31.735.2源自得分 频数158 102 146 122 112 88
相持段
得分 率 (%)
使用 频数
46.5 340
37.4 273
40.9 357
36.1 338
45.2 248
35.5 248
使用 率 (%) 40.1
31
40.2
37
40.1
38.4
112
高等教育 ·
Higher Education·Teacher's journal
关于采矿工程专业紧缺人才的培养与思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横拍运动员王励勤、吴尚垠、萨姆索若 夫、波尔,直拍运动员马林、王皓柳承敏、李廷 佑。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录像解析法、数理 统计法等。 2.研究结果 2.1 直拍、横拍运动员在发抢段、接抢段、 相持段得分率、使用率比较
表1 直拍、横拍运动员三段评估指标比较
2.人才班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 平较差
被各用人单位派来参加人才班学习的学 生大多来自生产一线,有的虽参加工作多年, 却高中都未真正毕业;有的刚参加工作不久, 并没有多少现场工作经验;更有甚者,有的可 能还未在煤矿一线真正工作过。因此,这个集 体不仅理论基础参差不齐,而且煤矿生产的经 验同样相差甚远,但总体感觉基础水平普遍较 低。
N=132
得分率
使用率
N=129
横 拍
直 拍
p




p
±XS ±XS
±XS ±XS
67.9
67.5
26.3
29.1
发抢段 ±
±

±
±
<0.05
0.05
0.27
0.23
0.09
0.08
50.8
52.0
34.3
35.6
接抢段 ±
±

±
±
>0.05
0.05
0.22
0.21
0.08
0.09
44.4
39.4
相持阶段则与接抢阶段显示出截然相反的 特点,正如前面三段统计法整体分析时显示的 一样,横拍运动员在相持阶段各个时期的得分 率和使用率均高于直拍运动员,毫无疑问,横 拍运动员在这一阶段,不管是开局、中局还是 尾局,其相持能力都比直拍运动员具有较大的 优势。
3.结论 3.1 直拍在发抢段的使用率上明显高于横 拍运动员,在得分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李东印,周 英,李化敏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0)
1.采矿工程紧缺人才的“订单式”培养 模式
根据煤炭企业人才紧缺的实际情况,由 地方煤炭企业管理部门提出培养要求,我校制 定和实施紧缺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对象为来 自煤矿生产一线的优秀青年,部分还是煤矿一 线的区队长或班组长,他们有比较丰富的煤矿 生产实践经验。采矿工程紧缺人才班(以下称 “人才班”)实行“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学 生从哪来,学成后回哪去。学制为三年,学生 全部脱产,住校完成学业。
35.3
相持段 ±
36±

±
±
<0.05
0.21
0.05
0.22
0.13
0.13
由表1看出横、直拍运动员在发抢段得分率 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但使用率方面 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直拍发抢段使用 率高于横拍,说明直拍运动员发球抢攻的意识 强于横拍运动员,从某种程度上也表明直拍运 动员不愿将比赛拖入相持段;
在接抢段横、直拍运动员得分率和使用率 方面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在相持段方面,横拍运动员的得分率和使 用率均高于直拍运动员,得分率方面具有非常 显著性差异( P<0.05),使用率方面也具有显著 性差异( P<0.05),说明横拍运动员在比赛进 入相持段后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相持段往往 将比赛场地范围扩展到中远台,从这方面说明 横拍运动员在中远台的比赛具有较大的进攻优 势,直拍运动员由于握拍方式的限制,发挥不 免受到一定的影响,虽然王皓直拍横打技术在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直拍反手位进攻差的弱点, 但是大部分直拍运动员反手还是以推挡为主, 即便是马林,他的直拍横打技术在使用率上远 远低于推档,而韩国直拍运动员没有使用直拍 横打技术,还是完全使用推档和反手攻技术。 因此,在中远台的相持中,直拍运动员在反手 位的攻防中还是处于劣势。
本文以横拍运动员王励勤、吴尚垠、萨姆 索若夫、波尔,直拍运动员马林、王皓、柳承 敏、李廷佑8人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近四年的56 场国际比赛进行了定量的、系统的统计分析, 其中横拍比赛130场、直拍比赛131场,对统计 所得数据利用SPSS对直拍、横拍运动员在比赛 中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得分率、使用率进 行分析,旨在从乒乓球技战术运用的角度揭示 直拍、横拍的特征。
关于横拍、直拍的优劣势一直是人们讨 论的话题,欧洲运动员一般选用横拍打法,韩 国、日本运动员偏爱于直拍打法,中国则是 横、直兼顾。由于弧圈球的强势发展,直拍打 法曾经一度受到质疑,中国甚至出现过为保护 传统直拍打法而在一些比赛中规定一个代表队 必须有一个直拍打法的做法,今几年,直拍运动 员的成绩有所回升,在很多大型比赛中直拍运动 员的表现令人耳目一新,如2004雅典奥运会男 单冠亚军、2006多哈亚运会男单四强均为直拍 打法,由此可见,直拍打法也具有其一定的优 势。
大学是学习科学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 健康人格的地方。对于紧缺人才班的部分学 生,教师不能过于迁就其由于各种原因养成的 陋习,如不尊重别人、上课玩手机、吃东西、 穿拖鞋、迟到、旷课等,应从正面进行引导和 纠正,多讲“做事先做人”的道理。“人才” 不仅应掌握较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应用专 业知识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授课的过程 中,进一步重视能力的训练,争取让更多的学 生有机会走上讲台表达自己,锻炼自己,以较 高标准要求这些企业的“紧缺人才”和煤矿未 来的骨干。
表2 直、横拍运动员开局、中局、尾局的三段评估指标的比较
横 开拍 局直

横 中拍 局直

横 尾拍 局直

得分 频数
146 199 159 160 114 119
发抢段
得分 率 (%)
使用 频数
69.2 211
69.8 285
71.6 222
62.7 255
65.5 174
70
170
使用 率 (%) 24.9
和尾局发球抢攻得分率规律相反造成的,即横 拍运动员中局得分率较高时尾局较低,而直拍 运动员尾局得分率较高时中局较低;使用率方 面开局时直拍运动员明显高于横拍运动员,高 达7.4个百分点,中局时仍然是直拍运动员得分 率偏高,但比例没有开局时差距大,尾局时则 是横拍运动员使用发抢比例较高,因此,开局 阶段的发抢使用率差距是造成前面整体三段统 计时二者显示显著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反映出 直拍运动员开局时具有很强的发球抢攻意识, 也说明直拍运动员在发球方面具有一定的优 势,因而促成了发球抢攻的优势。
3.人才班大多数学生有渴求专业知识的热 望,但需要及时正确引导
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煤矿现场,深知专业 知识的重要。同时,有些同学实际是带着现场 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自己迷惑不解的东西来参 加学习,学成之后希望在煤矿能有所作为,因 此,他们会主动把所学的知识与自己所见过或 服务过的矿井实际进行比较,从而有目的地更 好地学习。但是,有的学生把这种学习的渴望 不自觉地变成了思想负担,在学习的过程中疏 忽了循序渐进的规律,贪大求全,没有章法, 没有重点,被学习所困,感觉非常辛苦,但成 效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发现问题,及时给予 正确引导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 高等教育
Teacher's journal·Higher Education
世界优秀运动员直、横拍的技战术运用的对比研究
安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教学部,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该文通过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世界优秀直、横拍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进行三段评估指标对比分析,揭示直拍、横拍的 技战术特征。 【关键词】乒乓球;直拍;横拍;技战术
赋存状况,主动求解煤层的产状了。更有学生 面对煤层底板等高线图问老师煤在哪里。再比 如,多数同学不能真正理解平面图和剖面图的 内容、涵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非常简单 的问题难以建立空间概念。意识到了学生存在 的这些问题,在为一届学生上课过程中,曾先 后五次为其补充讲授煤矿平面图和剖面图的对 应关系、基本的识图与画图步骤,多数学生能 够主动尝试和逐步理解、掌握,但仍有相当 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所“听”内容,不能主动学 习,毫无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5次补充内容时 均未到课。
5.上课纪律性不强,自我约束力不够 尽管老师对课堂纪律要求较严,如上课 关手机、不准穿拖鞋进教室等,但个别学生由 于各种原因总不时违犯纪律,上课玩手机、发 短信,更有上课大吃大喝者。上课睡觉是最大 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晚上大多数人“异常兴 奋”,无法自我约束,过分放纵,就寝非常 晚,睡眠严重不足。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严重 影响教学质量。 6.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与思考 6.1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让企业参与学生 的管理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从政策 上请企业介入对紧缺人才学生的管理工作,使 他们三年内的总评成绩与将来的工作挂钩。如 平煤集团对于全部紧缺人才班学生成绩排队, 成绩好者优先选择二次分配单位,极大地调动 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由于个别企业未采取 具体的、可操作的办法,学生认为三年后肯定 能够毕业,能够回到原单位上班,无形中增加 了学习的惰性。 6.2 从每门课抓起,重视教学各环节质量 人才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在学习专 业基础课时可能没有正确认识,不知道其重要 性,这就需要授课老师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有 一个基本的了解,为学生讲解清楚专业基础课 对于后续专业课的重要性。同时,需要授课老 师根据不同的基础情况,因人而宜,少讲或不 讲过于理论性的知识,把主要精力放在基本技 能的训练上。只有从每门课抓起,重视教学各 环节质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采矿工程专业紧 缺人才毕业生。 6.3 讲专业技能,更要讲做人做事的道 理,重视人才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