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念形成 关于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概念包括哪些?
数的概念、运算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方程的概念、量的计量概念、统计图表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定律……
二、概念的重要性
首先,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数学概念是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
三、小学数学概念的类型
1.定义式 是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这些定义式的概念抓住了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的是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样的概念,是在对大量的探究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中,使之从直观到表象、继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2.描述式 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叫做描述式。这种方法与定义式不同,描述式概念,一般借助于学生通过感知所建立的表象,选取有代表性的特例做参照物而建立。
小学数学概念
概念同化
四、概念教学的基本过程 派生
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 2 概念的引入
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巩固和应用
概念的形成:
(一)概念的引入。
1、操作体验法。(由静态→动态,促进理解)
第一行摆OO
第二行摆OO OO OO
2、原型观察法。
3、已有经验引入法。
4、创设情境引入法。
5、原有概念引入法。
6、揭示矛盾法。
7、故事引趣法。
8、计算引入法。
概念的引入要注意:
1、多法并用 协调运用
2、突出重点(利于揭示本质特征) 分化出各种属性。
概括出共性。
确认其本质属性。
将抽象出的本质属性加以概括形成概念。
理解概念。 3 新颖激趣(求知欲望)
(二)概念的形成
1、观察概念引入阶段提供的感性材料。
2、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3、概括出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4、正面讲清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5、通过变式突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6、启发学生比较有联系的概念的异同(抓比较)。
7、从反面揭示,加深对概念本质的认识。
8、变换本质属性的表达方式,从不同侧面理解概念。
(三)概念的巩固和应用。
1、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熟记。
2、突出概念重点练。 1
2 4 3、正反实例结合练。
4、混淆概念对比练。
5、容易出错的概念判断练。
6、多种概念综合练。
7、结合生活实际练习,解决简单问题。
五、概念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把握概念教学的目标,处理好概念教学的发展性与阶段性之间的矛盾。
2、加强联系,形成概念系统。
3、概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几种能力
⑴、培养观察能力。
①要明确观察的目的。
②要有序观察。
③要突出重点。
④要与口头表达相结合。
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⑶、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真分数
分数 分子 = 分母 整 数
假分数
分子 〉分母 带分数 5
偶数 奇数
(矛盾关 (反对关
质数
合数
1
(交叉关
质数
偶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