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世界经济论坛从1979年开始就对每个国家的竞争力进行评判,是目前国际上从事竞争力评价最著名的机构之一,它通过对一个国家进行综合因素考评,推出一年一度的《全球竞争力报告》。

2012年9月5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的排名在经过五年稳定上升后,今年下降了三个位次,排第29位。

2014年9月3日,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瑞士连续六年位居榜首,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新加坡和美国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中国排名第28位,在金砖国家中排名最高。

2014年9月3日,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瑞士连续六年位居榜首,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新加坡和美国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中国排名第28位,在金砖国家中排名最高。

这份报告共覆盖了全球144个经济体,其数据来源于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经济论坛在全球进行的相关调查。

评价指标包括创新能力、市场规模、金融市场状况、基础设施、技术水平、教育水平等。

报告指出,领先经济体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开发、吸引并利用现有的人才,在促进创新方面进行较大投资。

在2014年的排名中,瑞士连续6年稳居榜首,主要得益于学术研发机构与商业界紧密合作而带来的巨大创新能力。

新加坡排第二位,在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力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以及基础设施方面得分均较高;美国排第三位,连续两年位次保持上升。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已经走出危机,其社会结构特点使得它的经济非常富有成效。

进入前十位的其他经济体依次为:芬兰、德国、日本、香港、荷兰、英国、瑞典。

在新兴市场中,中国排名比2013年上升一位,位列第28。

俄罗斯、巴西、南非均排在50多位,印度排第71位。

报告指出,中国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良好的创业与创新环境。

与此同时,银行业的脆弱性、市场准入方面的种种限制措施和壁垒、投资规则等,则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的竞争力。

中国正在成为更具创新性的经济体,但还不是创新强国。

报告还指出,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地,中国必须创造高价值的就业机会,以维持正在增长的生活水准。

另外,受地缘政治不稳定的影响,中东和北非地区有喜有忧。

比如,阿联酋排名上升了七位,排第12名,是这一地区最高的;卡塔尔排第16名。

北非国家中排名最高的是摩洛哥,为第72名。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继续保持接近5%的增长率,但跻身前60位的国家只有3个,即毛里求斯、
南非和卢旺达,人力不足和基础设施落后是阻碍非洲国家的主要问题。

报告还指出,拉丁美洲的主要经济体要想保持过去几年的增长势头,仍然需要实施改革,改进基础设施,提升生产技能和创新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