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B.焓增大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C.熵、焓都为正值的反应是自发反应D.ΔH-TΔS<0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2. 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性质的是A.Cu能与浓硝酸反应,但不能与浓盐酸反应B.Fe与浓盐酸反应比与稀盐酸反应快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D.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3.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B.化学反应速率只有正值,没有负值C.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4. 如图是相同条件下做H2O2分解的对比实验时,放出O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示意图,a为使用催化剂,b为不使用催化剂,其中正确的图象是A.B.C.D.5. 判断A(g)+B(g) C(g)+D(g)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C.c(A)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6. 反应CO+H2O (g) CO2+H2在800℃达到平衡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K值发生变化的是A.将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B.将反应温度升高至100℃C.添加催化剂D.增大水蒸气的浓度7. 如图是可逆反应X2+3Y22Z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B.0~t1,c(Z)在减小C.t2~t3,反应不再进行D.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8. 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②任一生成物总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一定使用催化剂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⑤D.④⑥9. 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C.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10. 如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到甲平衡。
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改变的这一条件是( )A.加入适当催化剂B.升高温度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增大压强11. 放热反应CO(g)+H2O(g)?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 1(H2O)=1.0mol·L-1,其平衡常数为K1。
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A.K2和K1的单位均为mol·L-1B.K2<K1C.c2(CO)>c2(H2O) D.c1(CO)>c2(CO)12. 在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与压强p1和p2、时间t1和t2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①p1>p2②p1<p2③m+n>p+q ④m+n=p+q ⑤m+n<p+qA.②③B.①③C.②⑤D.①④13. 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A.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B.H2(g)+I2(g)2HI(g) 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C.对于N2+3H22NH3,平衡后,压强不变,充入O2,平衡左移D.FeCl3+3KSCN Fe(SCN)3(红色)+3KCl,在平衡后,加少量KCl,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14. 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体系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C.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15. 某温下气体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平衡常数K=c(A)·c2(B)/[c2(E)·c(F)],恒容时,若温度适当降低,F的浓度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c(A)、c(B),K增大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C.该反应的焓变为负值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E(g)+F(g)A(g)+2B(g)16. 有一化学平衡: mA(g)+nB(g)pC(g)+qD(g),如图表示A 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17. 1000 K时,反应C(s)+2H2 (g)CH4(g)的K =8.28×107,当H2、CH4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7 mol·L-1、0.2 mol·L-1时,上述反应A.正向移动B.逆向移动C.达到平衡D.不一定18. 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开始时充入2 mol C气体,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A和1 mol B 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A.20% B.40% C.60% D.80%19. 已知H2(g)+I2(g)2HI(g)?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g)各0.1mol ,乙中加入HI 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
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A.甲、乙提高相同温度B.甲中加入0.1mol He,乙不改变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D.甲增加0.1molH2,乙增加0.1mol I220.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X(g)+bY(g)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时的1.8倍。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Z的体积分数增大C.a+b<c+d D.X的转化率下降二、原理综合题21.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
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___,Y的转化率为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10s后的某一时刻(t1)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像的是_____。
A.t1时刻,增大了X的浓度 B.t1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C.t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 D.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22.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合成氨反应有重要意义,请完成下列探究。
(1)生成氢气: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
C(s)+H2O(g)H2(g)+CO(g) ΔH=+131.3 kJ·mol-1,ΔS=+133.7 J·mol-1·K-1,该反应在低温下________(“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已知在400 ℃时,N2(g)+3H2(g)2NH3(g)的K=0.5。
①在400 ℃时,2NH3(g)N2(g)+3H2(g)的K′=________(填数值)。
②400 ℃时,在0.5 L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 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1 mol、2 mol,则此时反应v正(N2)________(填“>”“<”“=”或“不能确定”)v逆(N2)。
③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则合成氨反应的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使用催化剂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反应的ΔH。
23. 在1.0 L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4.0 mol A(g)和4.0 mol B(g),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反应:A(g)+B(g)C(g) ΔH,测得不同时刻该容器内物质的物质的量时间/min 0 10 20 30 40n(A)/mol 4.0 2.5 1.5 n2n3n(C)/mol 0 1.5 n13 3(1)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则ΔH__________(填“>”“<”或“=”)0,反应从起始到20 min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
(2)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
平衡时体系内气体的总压强是反应起始时总压强的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该反应在一定温度和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反应速率:vA (正)+vB(正)=vC(逆)B.A的质量不再改变C.B的转化率不再改变D.密度不再改变(4)若反应C(g)A(g)+B(g) ΔH>0,进行时需加入稀释剂X气体(不参与反应),则C的平衡转化率与体系的温度、压强、X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
①由图1可知,T1________(填“>”“<”或“=”)T2。
②由图2可知,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X的物质的量,C的平衡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24. 300 ℃时,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 ΔH,2 min末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
(1)3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
已知K300 ℃<K350 ℃,则ΔH______0(填“>”或“<”)。
(2)在2 min末时,B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3)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