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 叶有良

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 叶有良

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叶有良
发表时间:2018-05-14T11:23:11.28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作者:叶有良[导读] 摘要: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电气自动化越来越成熟,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而且也实现了更多的系统应用功能,对于推动我国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台山市宁华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江门 529200)摘要: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电气自动化越来越成熟,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而且也实现了更多的系统应用功能,对于推动我国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也应当不断的更新和变革,实现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建设,从而更好的满足智能电网发展要求。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
动化应用。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 1、供配电系统的概述
整个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供配电系统和输配系统。

供配电系统是整个电网正常和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高压输电系统、变压设备以及低压输电系统。

采用10kV高压输送系统进行居民、工业用电,在电力运送过程中,首先要采用高压输电将电能输送到居民用户的附近。

其次在采用变电设备将电压进行合理的配电设置,例如设置成10kV等级的电压,最后将电力送给终端的用户提供使用。

终端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220V和380V的两种不同的电压等级。

供电的基础设施是现在的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了人们生产以及生活的质量。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人们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电力的高效持久的供应。

当电力的供应出现故障时会导致用电设备的停运,给工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人们生活不便。

由此可见,将供配电技术与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将供配电系统中实时的信号采集传输计算机监测系统,替代传统人工操作,记录等过程,从而保证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2、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功能实现 2.1、电能质量监测
在供配电系统中通过引入电气自动化,可以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的电能质量,对供配电设备和电力线路的运行状态实现实时监测,一旦供配电系统线路产生较大的回路电压和谐波,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保障了供配电系统提供高电能质量。

2.2、远程计量监测
传统的供配电系统运行主要采用人工抄表方式,不仅电力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而且抄表效率较低,有时还会出现抄表记录错误问题,而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可以实现远程计量监测,极大地提高了抄表的准确性和效率,电力企业可以快速、准确、全面地掌握电力数据,电力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查询使用电量情况,便于电力用户有针对性地控制用电成本,节约电量。

2.3、自动化保护和控制
电气自动化的引入可以实现对供配电系统设备的实时监控,一旦系统设备发生运行故障,能够开启自动化保护机制,及时切断故障源,有效控制系统故障发生范围,保障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发生大规模的停电事故。

同时,通过利用相关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系统设备的远程操作控制,优化供配电设备配置,使供配电设备的操作控制既规范又安全,全面提高供配电设备运行效率。

3、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 3.1、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1)集中智能控制。

这一控制方案的构成主要由供配电站主站、子站、通信系统以及供配电站运行监控系统等部分组成,理论上来说集中智能控制方案是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的重要体现形式,其依靠各类终端设备对供配电站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并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出供配电站运行中的故障点从而通过远程操控的方式及时的对供配电站中的故障区域进行隔离、调配等以尽快恢复供配电站的供电。

(2)自动重合器控制方案。

此种方案对于供配电站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是通过将供配电环网进行分割并在各段之间采用自动重合器对其进行相应的保护,在供配电站运行的过程中如任何一个区段发生故障时则通过对故障段两端的重合器进行动作隔离故障段用以实现对故障段的隔离。

在供配电站的电气自动化应用中采用此种控制方案将无需构建通信监控系统,从而降低了成本,但是不足之处是采用此种方案各区段之间的重合器保护具有一定的延时,而分段越多则这一延时现象则更为明显,从而对供配电站的影响也就越大。

(3)故障检测。

供配电站所涉及的设备众多,其一旦发生故障影响范围重大。

因此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自动化应用中需要加强对于故障检测的开发和应用,加强对于供配电站的运行监管确保供配电站的正常运行。

3.2、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优化 3.2.1、加强计算机技术
在电网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技术就是核心。

想要真正的实现配电系统智能化。

电网调动自动化的技术就尤为重要,它能够能够帮助不同级别的电网实现主调动传输工作,将国家电网和各个地区小电网连接起来,当小电网当升供电不足的情况时候可以由大电网进行交替使用,最大限度上利用了好了每一分电网资源。

通过计算机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电网系统对于数据的分析和记录的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因此在配电系统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于实现电气自动化是十分重要的。

3.2.2、完善供配电系统
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电能的供应情况,如果出现断电,势必会导致生产中断。

因此,对于电力行业的供配电问题,应当对电力的分配进行均衡处理,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通过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供配电系统中,能够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区的电力运行数据进行记录,从而充分了解地区电力使用情况,并合理的为区域输送电能,减少资源浪费,避免了盲目调度造成的运输问题,大大降低了电力运输故障的发生率。

另外,通过在供配电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实现电力的自动化调度,针对电路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则可以通过计算机记录和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制定与故障相符合的维修措施,以保证正常用电,满足各个方面对于电力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保证电网局部运行的正常性。

通过完善供配电系统,充分发挥供配电系统中的智能化、自动化功能,能够为整体电力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更好的符合现代化社会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需求。

3.2.3、对数据网络技术的完善
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可以起到有效的指挥作用及管理作用。

首先需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来改进电力系统的数据网络。

需要按照网络安全制度的相关要求,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进行改造,使电力电镀服务在规模、服务质量等方面,符合相关的安全制度,这也对自动化技术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动化技术还应当满足专用网络建设的外部条件,能够在网络通道层中建设出专用数据网络进行电力调度,提升电力配电系统网的独立性,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供配电系统运行效率,为供配电系统智能建设提供了可能,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本文分析了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以期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葛麒.关于电气自动化的节能技术研究[J].电子测试,2016(19):123-124.
[2]张大伟.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3):133.
[3]陈肖虎.试论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3):165.
[4]乔鹏鸣,张笑培.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设计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6(09):242.
[5]陈肖虎.试论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3):1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