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章 标准成本法练习题

第8章 标准成本法练习题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标准成本制度的前提和关键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 C成本差异的分析 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2.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C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D成本控制3.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4.在经济形势变化无常的情况下,是为适合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5.标准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对()进行的控制。

A产品预算阶段 B产品入库阶段 C产品销售阶段 D产品生产阶段6.在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企业中,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不包括()标准成本。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 C变动制造费用 D固定制造费用7.下列情况中,需要对基本标准成本进行修订的是()。

A重要的原材料价格发生重大变化B工作方法改变引起的效率变化C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D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8.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 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9.下列关于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B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停工工时C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以是正常的工资率D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同时以机器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

10.成本差异是指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下,企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之间的差额。

A计划成本 B历史成本 C标准成本 D预算成本11.计算数量差异要以()为基础。

A标准价格 B实际价格 C标准成本 D实际成本12.本月生产甲产品8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40元。

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公斤,标准价格为45 元,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元。

A 360000B 320000C 200000D -1600001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指单位()耗用量脱离单位标准人工工时耗用量所产生的差异。

A实际人工工时 B定额人工工时 C预算人工工时 D正常人工工时14.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支出与按实际工时和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相乘得的预算数之间的差额是()。

A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耗费差异) B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C变动制造费用总差异D变动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5.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的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A开支差异(耗费差异、预算差异) B效率差异C闲置能量差异 D能量差异16.在两差异法下,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可以分解为()。

A价格差异和产量差异B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C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D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17.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可以进一步分为()。

A能力差异(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下同)和开支差异 B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C开支差异和效率差异 D开支差异和能量差异18.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

A预算金额 B历史金额 C标准金额D计划金额19.下列变动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

A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B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C直接材料价格差异D直接人工效率差异20.通常应对不利的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部门是()。

A质量控制部门 B采购部门 C工程设计部门 D生产部门21.某公司月成本考核例会上,各部门经理正在讨论、认定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责任部门。

根据你的判断,该责任部门应是()。

A生产部门B销售部门C供应部门D管理部门22.由于生产安排不当,计划错误,调度失误等造成的损失,应由()负责。

A财务部门 B劳动部门 C生产部门 D采购部门23.递延法是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按()的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期末产成品和本期已销售产品。

A定额成本B标准成本C实际成本 D计划成本24.直接处理法下,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只反映()。

A实际成本B标准成本C预算成本 D计划成本25.标准成本法是()的方法。

A成本核算B成本控制C成本分析D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相结合二、多项选择题1. 在制定标准成本时,根据所要求达到的效率不同,所采取的标准有()。

A正常标准成本 B最佳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D一般标准成本 E理想标准成本2.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

A标准成本的执行B标准成本的制定 C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D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E成本差异的分类3.正常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制定的标准成本。

A现实的耗用水平 B正常的价格 C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D现实的价格 E正常的耗用水平4.在确定直接人工正常标准成本时,标准工时包括()。

A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 B必要的工间休息 C调整设备时间D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 E因意外故障发生的停工修理时间5.下列标准成本差异中,通常应由生产部门负责的有()。

A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B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C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D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E变动制造费用的分配率差异6.可以套用“用量差异”和“价格差异”模式的成本项目是()。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变动制造费用D固定制造费用 E期间费用7.在材料成本差异分析中,()。

A价格差异的大小是由价格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采购量高低所决定的B价格差异的大小是由价格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用量高低所决定的C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实际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价格高低所决定的D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实际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的E价格差异的大小是由价格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消耗量高低所决定的8.固定制造费用的“三差异是指()。

A效率差异 B耗用差异 C能力差异 D价格差异 E开支差异9.下列关于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在考核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水平时以预算数作为标准,不管业务量增加或减少,只要实际数额超过预算即视为耗费过多B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生产能量与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之差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C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生产能量是否被充分利用、已利用生产能量的工作效率D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计入存货成本不太合理,最好直接结转本期损益E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是生产能量与实际产量实际工时之差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10.对成本差异进行期末处理的递延法是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

A期末固定资产B期末在产品C期末产成品 D本期已售产品E期末流动资产三、判断题1.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可以作为控制成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

()2.正常标准成本与现实标准成本不同的是,它需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改,而现实标准成本则可以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固定不变。

()3.在经济形势变化无常的情况下,最为合适的标准成本是现实标准成本。

()4.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条件变动不大的情况下,正常标准成本是一种可以较长时间采用的标准成本。

()5.从具体数量上看,正常标准成本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水平。

()6.现行标准成本可以作为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也可以用来对存货和销货成本进行计价。

()7.理想标准成本的主要用途是揭示实际成本下降的潜力。

()8.如果出现不利差异,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减少该不利差异。

()9.材料成本脱离标准的差异、人工成本脱离标准的差异、制造费用脱离标准的差异,都可以分为“量差”和“价差”两部分。

()10.如果企业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成本,则不需要制定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也不需要进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而固定制造费用的控制则通过预算管理来进行。

()11.直接处理法是指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期末产成品和本期已销售产品。

()12.直接处理法可以避免期末繁杂的成本差异分配工作,同时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全部反映在本期的利润上,使利润指标能如实地反映本期生产经营工作和成本控制的全部成效,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13.递延法下,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在产品和产成品项目反映的都是实际成本而不是标准成本。

()14.标准成本法产生于机械化大生产的时代,其通常适用于大批量稳定生产的企业或产品。

()15.标准成本法可以为企业的例外管理提供数据,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及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

()四、计算分析或综合题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单位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资料如下:本月直接材料实际购进量是4000公斤,单价0.55元/公斤;本月生产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公斤。

要求:(1)计算该企业生产甲产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2)将差异总额进行分解。

2.某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本期生产甲产品1000件,耗用材料A90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200元/千克。

假设A材料计划价格为210元/千克。

单位甲产品标准用量为10公斤。

要求:(1)计算A材料的价格差异;(2)计算A材料的数量差异;(3)计算A材料的成本差异;(4)如果固定性制造费用的预算差异为+2000元,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580元,效率差异为+1000元,计算固定性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耗费差异和总差异。

3.某企业五月份计划投产并完工A、B两种产品,数量分别为160件和180件,耗用甲材料的标准分别为8公斤/件和4公斤/件,材料标准单位成本为17元/公斤,五月份实际生产A、B两种产品的数量分别为150件和200件,实际耗用材料分别为2100公斤和840公斤,其实际成本总共为33600元。

要求:(1)根据产品所耗用的标准材料耗用量分配A、B产品应分摊的实际材料费用。

(2)计算A产品材料费用的标准单位成本和实际单位成本。

(3)计算分析A产品材料费用的成本差异。

4.B公司生产乙产品,乙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假定B公司实际生产乙产品10000件,实际耗用总工时25000小时,实际应付直接人工工资550000元。

要求:(1)计算乙产品标准工资率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2)计算乙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5.甲企业C产品本月制造费用资料如下:(1)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2)本月实际产量20件,实用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2375元,实际固定制造费用285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