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

合计报表抵销分录的归纳整理
1、股权取得日
(一)、同一控制下:
(1).全资子公司(100%股权):
∵同一控制下∴母公司的投资=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抵消分录:
(1)母公司的投资和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直接对冲。

(2)将子公司的留存收益并入。

(2).非全资子公司:
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一部分归属于母公司,另一部分归属于其他股东。

归属于母公司的部分和母公司的投资对冲;
母公司的投资=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母公司份额归属于其他股东的部分和“少数股东权益”对冲。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其他公司份额
抵消分录:
1、母公司的投资和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对冲,并产生“少数股东权益”:
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2、将子公司的留存收益按母公司所占份额并入:
借:资本公积
贷:盈余公积
(二)、非同一控制下:
(1).全资子公司(100%股权):
抵消分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1.将被合并方可辨认资产负债(净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到公允价值。

2.冲抵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

3.冲抵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借方)。

4.差额:借差—商誉
贷差—留存收益
(2).非全资子公司:
抵消分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1.将被合并方可辨认资产负债(净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到公允价值。

2.冲抵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贷方)。

3.冲抵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借方)。

4.产生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少数股东所占份额
5.差额:借差—商誉
贷差—留存收益
2、股权取得日后
一、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一)、同一控制下:
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价值]
资产减值损失
期初未分配利润
少数股东权益
(二)、非同一控制下:
二、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以应收账款为例)
(一)、单独年份:
(1)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账面余额)
(2)借:应收账款
贷:资产减值损失
注意:分录(2)中“应收账款”在账务处理中是“坏账准备”,但是在编制报表时“坏账准备”已经并入“应收账款”,所以上述抵消分录中直接冲抵“应收账款”(报表项目)。

(二)、连续年份:
(1)债权债务对冲: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2)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应收账款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调整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或相反)
借:应收账款
贷:资产减值损失
注:(2)和(3)分录可以合并
三、内部购销存货的抵销
(一)、单独年份:
(1)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
分录(1)金额为:内部销售收入数
(2)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存货
分录(2)金额:内部销售形成的期末存货中虚增的价值=期末存货×内部销售利润率
内部销售利润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二)、连续年份:
(1)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2)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
(3)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存货
分录(1)金额:内部销售形成的期初存货中虚增的价值,即单独年份中分录(2)的金额。

四、内部销售固定资产的抵销
(一)、单独年份:
抵消分录:
(1)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
(2)借: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等
分录(2)的金额为:当期多提的折旧
(二)、连续年份:
抵消分录:
(1)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和固定资产原价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
(2)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和以前累计多提的折旧
借:累计折旧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3)调整当期当期多提的折旧
借:累计折旧
(三)、连续年份,在固定资产清理期的特殊处理
在固定资产清理期,“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均已转入清理,账面余额都不存在了,进入了“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因此,在固定资产清理期,上述抵消分录中的“固定资产原价”和“累计折旧”需用“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替代。

五、内部交易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抵消(以存货为例)(一)、单独年份:
①可变现净值<内部销售成本
例:内部销售存货,成本=3.2万元,售价=4万元,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3.1万元。

分析:期末存货账面成本4万元(含未实现销售利润0.8万元),计提减值准备0.9万元。

实际存货真实价值为3.2万元,应提减值准备0.1万元。

即:实提0.9万元
应提0.1万元
抵消分录为:
借:存货0.8
贷:资产减值损失0.8
分录金额:内部销售利润
②内部销售成本<可变现净值<内部销售价格
例:内部销售存货,成本=3.2万元,售价=4万元,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3.5万元。

分析:期末存货账面成本4万元(含未实现销售利润0.8万元),计提减值准备0.5万元。

实际存货真实价值为3.2万元,不应提减值准备。

即:实提0.5万元
应提0
抵消分录为:
借:存货0.5
贷:资产减值损失0.5
分录金额:计提的减值准备
③内部销售价格<可变现净值
例:内部销售存货,成本=3.2万元,售价=4万元,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4.5万元。

分析:期末存货账面成本4万元(含未实现销售利润0.8万元),不计提减值准备。

实际存货真实价值为3.2万元,不提减值准备。

即:实提0
应提0
所以:无抵消分录
(二)、连续年份:(思考)
六、内部债券利息费用和投资收益抵消
抵消分录:
借:投资收益[内部债券投资的利息收益]
贷:财务费用[内部债券融资的利息费用]
七、抵消内部股权投资收益及子公司利润分配(一)、全资子公司,且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为0
抵消分录:
借:投资收益母公司
贷:提取盈余公积
应付普通股股利子公司
期末未分配利润
(二)、全资子公司,且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不为0
抵消分录:
借:投资收益母公司
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
应付普通股股利
期末未分配利润
(三)、非全资子公司,且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为0
抵消分录:
借:投资收益母公司
少数股东损益
贷:提取盈余公积
应付普通股股利子公司
期末未分配利润
(四)、非全资子公司,且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不为0
抵消分录:
借:投资收益母公司
少数股东损益
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
应付普通股股利
期末未分配利润
八、抵消母公司投资收益及子公司利润分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