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的过程,探寻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国参战,俄国退出大战,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难点:美国参战和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及要点: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一)、美国的参战:1、原因:⑴条件:以“”身份做军火生意大肆渔利;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

⑵借口(直接因素):德国宣布“”⑶目的:捞取战利品,夺取2、参战: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3、影响:①②。

(二)、中国的参战:1、时间:1917年北洋军阀向同盟国宣战2、影响:大批中国民工到欧洲战场服役,其中不少人在炮火下牺牲。

(三)、俄国退出大战:1、原因:2、标志:1918年3月,苏德签订,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1、德军在西线的进攻:五次进攻均遭失败2、协约国的反攻:①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元帅福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②(西线)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③全线出击、突破“”结果: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相继投降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①直接原因②德国投降时间标志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1、经济实力对比:2、军事战略:3、国内因素:4、国际因素:。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学思之窗”,回答: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失败的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提示:协约国可以得到美国的贷款,与美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德国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与美国的贸易中断;德国工业实力不如英法;美国参战。

★问题解答:⊙本课测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答案提示: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从东线调出兵力集中于西线,企图在美国军队调到欧洲之前打败英法,但它发动的几次进攻均遭失败,元气丧尽,再也无力发起进攻。

协约国方面自美国参战后力量大大加强,逐渐掌握全部优势。

向德军发动一连串反攻,经过两个月的战斗,军事上已经占有绝对优势。

随着德军在西线的崩溃,协约国军在巴尔干战线也开始了反攻,保加利亚宣布投降。

土耳其也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

奥匈帝国在协约国的打击下土崩瓦解,奥地利无条件投降。

由于土、保、奥匈的投降,德国陷入空前孤立的局面。

11月3日,基尔港水兵起义,影响到全国,德皇被迫退位,逃亡荷兰,德国投降。

这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学习延伸:阅读与思考:材料: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

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

”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

”请思考:美国参战的目的真如威尔逊所说的那样吗?其真实的用意何在?提示: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课堂练习1、(2010·阳泉高二检测)法国福熙元帅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当协约国胜利消息传来时,蔡元培曾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振臂高呼“劳工神圣!”“劳工万岁!”。

下列有关中国参加一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宣战时间是在1918年3月B.当时中国的政府是晚清政府C.华工成为加速战争结束的决定力量D.华工为中国赢得了战胜国的地位2、【变式训练】2010年4月24日,一个关于华工军团的国际展览在比利时的法兰德斯战地博物馆开幕。

展品中,有一封至今依然没有找到收信人的信,信封上面密密麻麻地盖着军方邮戳,地方遍及大半个地球。

由此我们可以印证的历史信息有( )①一战中中国曾派出大批民工到欧洲服役②许多华工惨死在异国他乡③中国华工直接投入欧洲战场作战④中国华工只到过比利时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下图是美国的一幅宣传照,照片的宣传文字是“从德军手中拯救自由女神,请参军!”这一照片的出现不会早于( )A.1914年B.1916年C.1917年D.1918年4.下列有关中国劳工的两幅图片不能说明( )A.中国参加了一战B.中国劳工正式编入协约国军队C.中国劳工为一战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D.中国劳工是在欧洲战场服役5.(2010·青铜峡高二检测)下列关于1918年苏俄同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摆脱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B.《布列斯特和约》使俄国退出了一战C.对俄国来说,需要时间巩固政权D.德国利用《布列斯特和约》取得战争优势6、.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美国对德宣战②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③协约国总反攻④德皇威廉二世退位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7.一战后期促使同盟国集团迅速崩溃的主要因素有( )①“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了对手的实力②美国的参战③《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德军放松警惕④协约国军队的总反攻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③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同盟国始终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B.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C.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家经济濒于崩溃D.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9.(2010·聊城高二检测)对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认识有误的有( )①针对的目标是所有船只②只针对前往协约国港口的一切船只③“无限制的潜艇战”的实行加速了美国的参战④“无限制的潜艇战”在当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德国的状况A.①B.②③C.①④D.④10.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这句话表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性原因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C.一战加剧了俄国各种矛盾,促进革命的发生D.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前提是战争11.(2010·杭州高二检测)《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而且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使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 6 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该条约是( )A.1907年《英俄协约》B.1918年《布列斯特和约》C.1918年11月一战停战协定D.1938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2.战场上的失利加剧了德国内部的危机,在战争最后一年里,德国政治危机的主要表现有( )①基尔港水兵起义②土地荒芜,商品短缺③爆发“十一月革命”④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严重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③④13.同盟国集团从瓦解到最后失败,其原因有( )①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②英、美的海上封锁起了重要作用③德、奥匈军队战略上的失误④战争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工人、士兵运动兴起⑤意大利倒戈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4 (2010·本溪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

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

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

”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和要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愿的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

——威尔逊对德宣战演说(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优势条件是什么?(2)材料一中漫画中的鹰代表什么?鸽子又代表什么?如果你是一战前期美国的执政者,你会选择做鹰还是做鸽子?请说明理由。

(3)材料二中的演说词包含美国的何种意图?美国参战的目的真是威尔逊所标榜的那样吗?你认为美国参战的原因是什么?(4)从美国在一战的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政策变化中,可以得出怎样的启示?答案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一)、美国的参战:1、原因:⑴条件:以“中立”身份做军火生意大肆渔利;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

⑵借口(直接因素):德国宣布“无限制潜水艇战”⑶目的: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霸权2、参战: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3、影响:①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

②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二)、中国的参战:1、时间:1917年北洋军阀向同盟国宣战2、影响:大批中国民工到欧洲战场服役,其中不少人在炮火下牺牲。

(三)、俄国退出大战:1、原因:对德失败激化国内矛盾,战争引起革命——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2、标志:1918年3月,苏德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1、德军在西线的进攻:五次进攻均遭失败2、协约国的反攻:①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元帅福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②(西线)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③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结果: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相继投降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③直接原因战场失利加剧国内危机、水兵兵变,柏林工人起义④德国投降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1、经济实力对比:德奥集团处于劣势2、军事战略:同盟国集团低估了对手实力,战略失误明显。

3、国内因素:同盟国集团的内部社会矛盾加剧。

4、国际因素: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学思之窗”,回答: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失败的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还有哪些?提示:协约国可以得到美国的贷款,与美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德国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与美国的贸易中断;德国工业实力不如英法;美国参战。

1、【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析能力和对史实的分析评价能力。

一战中的华工受尽屈辱伤亡惨重,那些为战胜国做出贡献的中国华工并没有享受到战胜国国民待遇,他们的命运很长时间没人过问,现在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关注华工在一战中的贡献与地位,意义尤为重大。

中国对同盟国宣战是在1917年,A项错;当时的中国政府是北洋军阀政府,B项错误;C项夸大了华工的作用,决定作用的说法错误;据题干信息可知D项符合史实。

答案:D 2、答案:A3、【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