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指导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

如何指导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

如何指导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
如何指导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文言文教学是初中阶段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怎么才能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
学得开心,这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值得商榷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传统的文言
文教学,一般采用的是老师先串讲,疏通文意,然后对课
文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总结艺术手法。其实,学生如果在
讲解前没有熟读课文,即使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分析得深
刻透切,学生也留不下多少印象,效果不佳。如果让学生
事先对课文进行了熟读,甚至达到了成诵的程度,他们自
会从诵读中感知和领悟。俗话说的好,“读书百遍,其意自
现”。又像有人说的:“艺术作品的最终完成,是在读者的阅
读过程之中”。这话很有道理,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了解和领
悟的过程。所以说,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必须加强诵读教
学,并把其作为重中之中,要从以老师讲解为主转变为学
生练习诵读为主,把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
上来。综上所述,我想对文言文教学中的诵读谈几点看
法。
一、要重视教师的范读,我们有些教师怕辛苦,往往省略
了这一环节。范读很重要,教师范读能使学生更直接更真
切的感受到文本的思想内涵,能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引
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和注意,听出文章节奏感。好的范读
往往会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在开始教新的文言课文
时,老师要先范读课文,读课文时应对学生提出要求,注
意文中语音的异读破读、通假字的读法、重音停顿、节奏
韵律等等。
二、教师范读之后就是学生的自读,盲目的读达不到预期
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加以科学的指导,首先要让学
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要求读第一次就读准确。如果开
始读错了,以后很难改正,以后考试的默写极有可能出
错。文言文中常有生僻字、多音多义字、词,又间有通假
字和破读字,对于这几种类型的字词,教学中要对学生进
行认真训练,及时地予以纠偏。其次,要读准句子的节
奏,也就是分清句读。要让学生分清哪里该停顿,哪里不
该停顿,停顿错了,意思理解就会发生错误。要提醒学生
注意文章中的标点符号,特别是长句中的小的停顿更是要
紧。
自读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自读不必要求整齐,可以散
读,可以尽情地放声去读,可以一边读,一边去理解语音
和语义。这自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文,自己
去感受课文,去熟悉文言的语言环境。这自读的时间一定
要保证,一定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用来读课
文。这种读应是朗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自读非常重
要,可学生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一定会完成的很
好,那么,我们教师就要引入竞争机制,分组朗读,可分
大组朗读,也可分男女同学朗读,借助男女生音色的不
同、音调、音高及语气的变化,可产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
教学效果。
光是准确诵读,不是我们最终目的,我们要求读懂词义、
句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读懂词义、句意的关键,还
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对新课文产生正
确的认识和理解。如果说读的第一步要做到“若出吾口”的
话,那么这一步就要做到“若出吾心”。如《邹忌讽齐王纳
谏》中,有不少倒装句,学生在“若出吾心”的认真阅读中,
就能够自觉地把正确的语序调换过来,进而正确的理解文
意,加快背诵的速度。 三、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要要求
学生读出文章的主旨、感情及蕴含的意义。这一步是对文
章的总体理解,是学生的认识在前面阅读基础上的升华。
读出文章的感情,就是要求读出文章的语气和语势,表现
出文章中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是“激昂处还它个
激昂,是“哀伤”处还它个哀伤”。同时,要了解虚词所表达
的感慨、哀叹、喜悦等语气,还有就是读出那些结构齐
整、运用对比、对称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表达的感情,从
而领会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