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员工法律基础知识培训

员工法律基础知识培训


商业秘密的三性:秘密性、实用性、保密性
(2)公司保密信息的界定
内部商业信息 内部技术信息 其它保密信息 知识产权
内部商业信息
客户信息、人事信息、战略计划信息、营销计划、 推广及销售计划、销售渠道 、采购资料、进货渠 道、财务资料等等
内部技术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方案、工程设计、制造方法、 配方、工艺流程、技术指标、计算机软件、数据 库、研究开发记录、技术报告、检测报告、实验 数据、试验结果、图纸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 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 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 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其中专利又包括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知识产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 经济权利。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 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 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 及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等,即为精神权利;所谓财产权利是指 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 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
行政责任—行政罚款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五条“违反本法第十条规 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 行为,可以 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 罚款。
刑事责任—拘役、有期徒刑、罚金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 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 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04年,被告周慧民与其他四名被告(均 曾在原告处任职)离开原告处,注册了新 的网站。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 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的。

例一
华为前员工侵犯商业秘密案 案件回顾: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上海沪科科技有限公 司,一夜之间成了媒体报道的热点。该公司三名创办者、 前华为员工王志骏、刘宁、秦学军,在2001年分别以出国 读书、读研究生为名从华为辞职,投资成立上海沪科公司 ,半年内推出涉嫌使用华为光网络技术开发的产品,并销 往全国各地。2002年沪科公司以该技术和少量资产整体出 售给UT斯达康,三名员工因此成为UT斯达康子公司员工 ,同年因涉嫌侵犯华为商业秘密被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公安 机关刑事拘留。第二个月,三人被深圳市公安局监视居住 。去年6月,三人被逮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员工基础法律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
一、保密义务及竞业限制 二、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 三、商业道德准则 培训目的:通过本次培训使大家能树立起 基本的法律意识、合同意识、职业道德意 识。
法律意识重要性
1、“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pk “慎之毫厘 ,得之千里” 2、“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细节决定成败 防微杜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防人之心不可无 ,害人之心不可有
在共同犯罪过程中,被告人王某、刘某组织、领 导实施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在犯罪中起主要作 用,是主犯;被告人秦某盗窃了华为公司部分商业 秘密,并协助他人共同实施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在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从犯,遂依法作出判决。 被告人王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三 年,并处罚金5万元。被告人刘某犯侵犯商业秘密 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万元。被告人 秦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 处罚金3万元。已被冻结的沪科公司账户内款项, 责令退赔给深圳华为公司,退赔金额以人民币 588.01万元为限。
案情概述 在这三人命运背后,是华为和收购沪 科公司的UT斯达康两个著名电信企业间的 较量。小灵通领域已经获得绝对优势的UT 斯达康,在小灵通项目上将包括华为在内 的竞争对手打得相形见绌。近两年来,UT 斯达康开始不断试图扩大其在宽带、无线 和IP市场的影响力。
法院判决 一审法院认为,三被告人均违反了其 与华为公司签订的保密协议;被告人王某、 刘某明知是他人违法获取的华为公司商业 秘密并加以使用、允许他人使用及披露;被 告人秦某以盗窃的手段获取华为公司的部 分商业秘密,共同给华为公司造成重大经 济损失,三被告人的行为均已构成侵犯商 业秘密罪。
商标权案例之一 唯冠苹果iPad纠纷大事记 2000年,唯冠集团注册了iPad在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商标 。次年,唯冠大陆子公司深圳唯冠注册了iPad中国商标。 2009年12月,苹果通过旗下英国子公司IP Application支付3.5万英镑(约合5.5万美元),从唯冠台湾 子公司唯冠国际手中买下了iPad全球商标权。由于深圳唯 冠员工袁辉与麦世宏参与谈判,苹果认为转让协议也包括 了iPad在中国大陆的使用权。 2010年1月,苹果正式发布iPad。2月,苹果以深圳 唯冠连续3年停止使用iPad商标为由要求中国商标局撤销 1090557号商标。但3月,民生银行拿到深圳唯冠的资产 保护令,向中国商标局递交资产保护书,深圳法院查封了 深圳唯冠持有的两个iPad大陆商标。 2010年4月,苹果在深圳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深圳唯冠 ,认为基于之前转让协议,自己持有iPad商标在大陆的所 有权。但深圳法院驳回了这一诉求,认为苹果是与唯冠国 际达成协议,并未与深圳唯冠签署合约,而也没有证据表 明深圳唯冠批准了这一协议。
(2)违反保密义务的法律责任
<1>民政罚款 <3>刑事责任—拘役、有期徒刑、罚金
相关法条
民事责任—经济赔偿
《劳动法》第一百零二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 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 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著作权法》第十六条 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 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 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 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 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 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
(3)保密信息的重要性

保密信息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重要的 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均具有重大的影响。 为此,国家法律法规对保密信息的保护均作出了非 常明确的规定,并且涉及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等等许多法律领域。*
2、保密义务
(1)、什么是保密义务。
除非经过公司同意,出于工作的需要,员工 在任职期内或任职期满后均对上述保密信息负有 不得泄漏、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的义务。包括 不得向家人及亲朋好友泄漏。
注:计算机软件属于著作权保护范围,并由《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件》 专门保护。 第六条 中国公民和单位对其所开发的软件,不论是否发表,不论在 何地发表,将依照本条例享有著作权。 第十四条 公民在单位任职期间所开发的软件,如是执行本职工作的 结果,即针对本职工作中明确指定的开发目标所开发的,或者是从事 本职工作活动所预见的结果或者自然的结果,则该软件的著作权属于 该单位。

例二
网站注册用户信息构成商业秘密的要件— —上海高院判决万联公司诉周慧民等侵犯 商业秘密纠纷案
案情简介:
原告:浙江省衢州万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万联 公司) 被告:周慧民等
2001年,原告浙江省衢州万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简称万联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网络制作、 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服务。同年,原告聘用被 告周慧民为其制作网站和开发软件程序,聘用合 同中约定:“无论是合同期内或合同期满后,或 中途经双方同意,解除合同后,乙方都无权未经 甲方同意将属于公司所有权的软件程序泄密,转 让和用于他人(非本公司业务使用),一经发现 甲方有追究乙方违约的权利。”2002年,原告开 始运行“BOX网络游戏社区”网站。
怎样提高法律意识? --培养人性恶的思维方式
• ①中国传统对人性的观点--性本善-- 德治 • 圣人、贤人、青天
• ②西方对人性的观点――人性恶――法治 • 举例:借条、婚前协议、签收、两党制
保密与竞业限制协议的 主要内容
1、保密信息的范畴。 2、保密义务(即限制使用不得泄密)。 3、竞业限制(即不当竞争)。 4、责任承担。
其它保密信息
(一)公司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公司尚未付诸实施的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规 划、经营项目及经营决策。 (三)公司内部掌握的合同、协议、意见书及可行性报告 、主要会议记录。 (四)公司财务预决算报告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 (五)公司所掌握的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 (六)公司职员人事档案,工资性、劳务性收人及资料。 (七)其他经公司确定应当保密的事项
1、保密信息的范畴
(1)协议中的保密信息主要是指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在法律上的定义
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 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
商业秘密构成要件解释
1、不为公众所知悉,是指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 接获取的 2、是指该信息具有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权利人带来 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 3、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 的保密措施 4、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 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列举为设计、程 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 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 书内容等信息。 同时,该规定还明确了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对 于不属于列举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范围内的,而又 确实需要通过商业秘密进行保护的资料,可采取保密 措施予以保护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