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现状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现状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现状发表时间:2016-11-15T15:31:58.0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2期作者:沃艳[导读]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这就对药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江苏泗洪县妇产儿童医院药房江苏宿迁 223900)【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这就对药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加强对药品的质量管理、保障人民的用药安全是势在必行。

当前,在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中对药品的质量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我们这些从事药品行业的工作人员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把关,做好药品的质量管理工作。

此文通过对我国当前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中的药品质量管理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对药品的质量管理的一些措施和办法,进而提高药品的质量管理水平,竭尽所能为广大人民提供安全有效的良心药、放心药。

【关键词】药品;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和办法【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387-02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1]。

1.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 药品管理制度的缺乏由于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人员的缺乏,没有药事管理机构,导致整个医疗机构没有一套完整的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管理混乱[2]。

有的还出现了过期药品直接用到了患者身上。

例如:2016年3月27日,发生在连云港妇幼保健院的给患儿用过期药水的事件。

这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更要求我们对近效期药品的严格管理。

同时,对药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及对特殊药品的管理都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可执行,在对特殊药品的管理和使用上存在很多问题。

部分医疗机构还没有药品管理的工作岗位和人员配备,整个医疗机构只有一个药房,这些都极不符合药品管理专业性的特征。

1.2 领导不重视,管理观念陈旧[3]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领导存在“重临床轻药品”的观念,认为药品管理仅仅是负责药品的采购、发放等简单的工作。

只要能认识字,就能在药房工作。

整个药房只有少部分的人通过资格、职称的考试,也不督促药房人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这就导致了药房工作人员学习主动性不强,对药品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也忽视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由于药品管理观念的陈旧,使得药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增加了广大患者用药的风险,同时也给医疗机构添加了医疗安全的隐患。

1.3 药剂人员的专业文化水平不高、素质有待提高[3]药品管理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药品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取得一定的资格职称后,方能从事药品管理这一岗位。

而当前,由于一些医疗机构的领导对药品管理的不重视,导致药品管理人员中存在许多非药剂专业的人员,有些是从临床护理工作中退休下来的护士,也有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非医疗机构的人员,即使有药剂管理的专业人员,学历层次也比较低,通过药师资格职称考试的也较少。

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对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也不了解,这些都严重影响药品的使用和安全性。

1.4 库存药品和临床用药衔接不上现在有些乡镇医疗机构实行私人承包制,药品管理人员换的比较频繁,刚上任的管理人员对临床医生的用药不了解,采购药品主要靠药品管理人员的经验,缺少与临床医生的沟通。

这就造成了有些药品不够使用,经常缺药;有些药品长期不用,导致储存过期的现象[2]。

这些不仅严重影响到临床用药,也造成了药品资源的浪费。

因此,作为药品管理机构的人员如何做好药品采购和临床用药同步化是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5 特殊药品的管理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在采购、储存、发放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

对于这些药品的验收、使用、发放的审核、空安瓿的回收,过期、破损、退回、失效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处置都存在很多的漏洞。

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处方书写潦草、不完整,到月底清点药品账货不符等情况发生。

1.6 药品的储存养护不到位[3]有些医疗机构的库房只是一间普通的房间,没有避光、防潮、防蛀、防鼠等相应的设备和设施。

没有冷库,有的也只有一、二台冰柜,只够那些对温度要求严格的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的储存。

对于那些要求低温、避光、干燥储存的药品根本达不到条件。

这些都会导致药品的质量受到影响,影响了药品的使用。

1.7 对药品的不良反应上报的不重视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缺少药事管理机构,也没有关于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的制度,有些临床医生对发生的一般不良反应不够重视,认为只要用药,就会有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只是每个人的个体差异不同。

只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才能够引起重视,导致一些患者因为药品的不良反应造成显著的或永久的人体伤残或器官功能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2.改进的措施和方法2.1 建立和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为保证和提高药品质量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基层医疗机构要配备专业的药事管理人员,建立药事管理机构。

制订从药品采购、验收、储存养护、使用,近效期药品的管理及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等各项规章制度。

对特殊药品的管理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规定的各项督促执行。

对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药剂人员按章执行,杜绝过期药品、变质的药品用到患者身上,保障人民的用药安全。

2.2 树立新的药品管理观念,提高领导对药品管理的重视度药品管理不仅仅是负责药品的采购、发放等简单的工作,而是要根据不同季节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来采购药品。

在发放药品的过程中,要严格审核医院的各种药品处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适应症及临床诊断与用药的合理性。

领导对药品管理重视度的提高,也能调动药剂人员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对保障人民的用药安全,减少医疗事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2.3 加强药剂人员专业文化水平的学习,提高人员的素质鼓励药剂人员积极参加各种药品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药品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药师资格职称的考试。

即使是条件有限,也要对那些非药剂专业的人员进行关于药品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从事相应的工作。

2.4 做好库存药品和临床用药同步化药品管理人员要经常和临床医生沟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疾病的发病率,做好药品的采购、供应工作。

对于个别临床医生提出的首营药品的用药申请,报经研究处理同意后,及时采购。

并向其他临床医生介绍该种药品的基本情况。

做好近效期药品的统计和管理工作,督促临床医生对于那些能用完的尽量用完,但要注意保证发出药品的质量,尽量避免药品资源的浪费。

2.5 特殊药品的管理特殊药品是处方药中管制最严格的一类,对这些药品的采购、储存、验收、发放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特殊药品管理的规章制度执行。

医疗机构凭“麻醉药、精神药品供应印鉴卡”向麻醉药品供应单位采购、运输和供应管理按照国家规定。

入库验收必须做到货到即验、双人验收、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要双人签字。

储存麻醉药品库要设置二级库并建立库存专账,实行双人双锁保管。

领用要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双人复核、签字。

对于过期、失效、破损和退回的麻醉药品必须登记造册,报请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4]。

对于空安瓿的回收:要及时回收、核对好批号和数量并登记、双人复核签字。

对于回收回来的空安瓿要每季度销毁一次,销毁前要写清空安瓿的名称、数量、日期,并拍照留档以备查验。

处方书写要字迹清晰、完整。

每天要登记麻醉药品的数量并做好交接班,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查处。

2.6 建立一套完善的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配备专职的人员储存药品的仓库应阴凉、干燥、通风。

有安全、防霉、防蛀、防鼠、防潮、防污染等设施,如配置空调或电扇,放置鼠笼或灭鼠装置、干湿温度计等。

每天定时检查仓库的温湿度是否符合要求,上、下午做好二次记录(常温库0℃~30℃、阴凉库0℃~20℃、冷库2℃~10℃,相对湿度35%~75%)。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开窗通风、关窗防湿,空调或电扇吸潮除湿等措施,并记录采取措施后的温湿度。

药品储存实行色标管理(待验区—黄色、合格区—绿色、不合格区—红色);按照药品性能,对药品实行分区、分类储存管理[5]。

对那些易变质、近效期药品及以前发生过质量问题的药品应做为重点养护对象。

2.7 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提高临床医生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视度。

对发生的不良反应能够及时上报,以便能够准确反应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不利于患者用药的因素,定期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做好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工作以及药物安全性监测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

3.小结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不同于一般的保健食品,它关乎着人民的生命健康。

所以,必须做好药品的管理工作,保证药品的质量符合药品标准。

作为我们广大的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上至领导下至药房的每一名药剂人员,必须时刻保持着一颗责任心,在药品采购、验收、储存和销售的过程中,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严格把关,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文件。

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对医疗机构内部药品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

加强质量管理力度,确保药品的质量,从而为人民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1]段金廒.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指南 2014.01(149.173).[2]田世平.医院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策略 2011.15.087.[3]高晓武,卞永禄.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储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药房,2002,13(11)680.[4]憨妞宋.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暂行)医药卫生,2004.08 (10、13).[5] yx199812.在库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2013.04(13).3.讨论龋齿是发病率较高的儿童口腔疾病,对儿童的成长发育产生着负面影响,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随着龋齿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其防治工作开始得到关注和重视,积极开展龋齿预防干预。

国家卫生部门将其纳入到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当中,成为医改的重要任务,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儿童的口腔健康。

加强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儿童及家长对龋齿的认知,积极配合医疗工作,对儿童进行监督,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提高儿童对龋齿预防的依从性[3]。

氟保护漆和窝沟封闭剂是预防儿童龋齿的有效办法,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效。

为了进一步提高儿童龋齿的防治效果,将以上两种方法予以结合,提高口腔氟保护率,降低窝沟封闭剂脱落率,全面提高儿童龋齿的治疗率[4]。

本组研究中,阳江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儿童龋齿防治项目试点,以6~7岁儿童作为龋齿综合防治对象,分别采取氟保护漆治疗、窝沟封闭剂治疗以及二者联合治疗方法,观察儿童龋病的预防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