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电子合同所带来的法律纠纷

浅谈电子合同所带来的法律纠纷

题目:电子法务论文--浅谈电子合同所带来的法律纠纷姓名:纪峰亮年级:10级学号:20101109050024浅谈电子合同所带来的法律纠纷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商业电子化已经逐渐成为了我们商业的主线。

那么在商业电子化的过程中避免了会不带来法律纠纷,为了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我们必须不断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我们必须对电子商务有详尽的了解。

电子商务:英文名称:electronic commerce;e-Commerce,是基于因特网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特征是商务活动在因特网上以数字化电子方式完成。

也是因特网上通过数字媒体进行买卖交易的商业性活动。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个地区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贸易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以电子及电子技术为手段,以商务为核心,把原来传统的销售、购物渠道移到互联网上来,打破国家与地区有形无形的壁垒,使生产企业达到全球化,网络化,无形化,个性化、一体化。

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

以电子化方式为手段,以商务活动为主体,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所进行的商务活动过程。

电子商务是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持续优化的过程。

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很广,一般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或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两种。

另外还有消费者对消费者(Consumer-to-Consumer)这种大步增长的模式。

随着国内Internet使用人数的增加,利用Internet进行网络购物并以银行卡付款的消费方式已日渐流行,市场份额也在迅速增长,电子商务网站也层出不穷。

电子商务最常见之安全机制有SSL(安全套接层协议)及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两种。

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先驱IBM公司于1996年提出了Electronic Commerce(E-Commerce)的概念,到了1997年,该公司又提出了Electronic Business (E-Business)的概念。

但我国在引进这些概念的时候都翻译成电子商务,很多人对这两者的概念产生了混淆。

事实上这两个概念及内容是有区别的,E-Commerce应翻译成电子商业,有人将E-Commerce 称为狭义的电子商务。

将E-Business称为广义的电子商务。

E-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贸易活动的电子化。

E-Business是利用网络实现所有商务活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

E-Commerce集中于电子交易,强调企业与外部的交易与合作,而E-Business则把涵盖范围扩大了很多。

广义上指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或活动。

狭义上指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

其对社会的影响,不亚于蒸汽机的发明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

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代表,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在商业领域更是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法律纠纷问题。

主要在合同成立时间,地点,签名合法性,计算机故障纠纷认定,和物权转移风险几个方面都有较大区别。

1、注意区分邀约和邀约邀请 :依照合同法原理,合同应依据要约承诺规则订立。

但是,在网上购物中合同的成立有这样两个问题。

其一,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判断。

这是极其重要的问题。

如某消费者在网上看到某产品,非常满意,于是通过电子邮件表明自己的购买意思,但因为该商品还处于试验期,所以公司无法履行合同,这时要判断公司是否承担责任,关键即在于判断公司发出的信息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要约的含义是,当事人发出一项意思表示(如以某种价格在何时卖多少东西),如果对方接受,合同就成立了。

要约邀请则是当事人希望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自己作出承诺的行为,如招标广告。

在普通购物中,商品标价的行为是一种要约,而在网上购物中,因为购买者没有看到商品的实物,所以应当分具体情况判断。

如果在网页上已经登载了商品的价格、图片即价格的有效时间,应认为属于要约,只要消费者按规定填写了资料,或者发出了电子邮件,合同即成立,无论何方不履行都应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该商品信息不完整,如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在新产品上市以前即发布该产品的信息,应认为属于要约邀请。

2、自动订立合同的成立:在以电子邮件方式表示意思的情况下,合同是否存在是很容易判断的。

但是,在通过计算机自动回应系统作出的交易中,合同是否存在往往难以判断。

如商家设定但库存商品小于某数量时,计算机自动向供应商发出订单的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合同的成立完全是靠计算机完成的。

此时,当事人能否以自己没有做出意思表示而否认合同存在呢?不能。

原因在于,计算机程序是按照人的意思运行的,它执行的实际上是人的意思。

3、合同成立时间会对电子交易的完成产生重要影响:从法律角度看,每一个交易均是一个合同关系,但这往往为经营者所忽略。

比如消费者从商店买了一支笔,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般的经营者和消费者不会意识到他们之间已经订立了一份买卖合同,并且已经履行完毕。

没有这样的意识也不会影响交易。

但是在电子商务中,合同何时成立会对电子交易的完成产生重要影响。

依据我国合同法,合同的成立须经过要约和承诺这样的过程,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合同法同时也规定了数据电文方式的要约和承诺生效的时间。

因此,电子商务网站在设计交易环节时,如何界定要约、承诺及其生效时间,将会决定电子交易合同何时成立,同时也将决定履行的方式和地点。

当然,如果采用传统的银货两讫方式交易的,网络订单并没有太大法律意义。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采用数据信息形式签订电子商务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信息的,该数据信息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信息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同理,采用数据信息形式签订电子商务合同,承诺到达的时间与此相同。

4、合同的签订地点很重要,因为发生纠纷时,签订地点是约定管辖的重要依据。

如何认定电子商务合同的签订地点?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在电子商务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电子商务合同成立。

承诺生效的地点为电子商务合同成立的地点。

采用数据信息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当事人在不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按其约定的地点管辖;也可在电子商务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在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选择仲裁委员会,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5、计算机发生法律故障时的法律效力。

如果因为计算机发生故障导致当事人的意思表示错误时,该意思表示的效力如何呢?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封闭式网络如EDI交易环境下,因为用户都是因协议而加入通讯系统的,协议中往往会对此作出规定。

如果没有作出规定的,该意思表示无效,合同不成立。

另外一种是在开放式网上购物的情况下,因为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网站,如果商家的计算机出错,商家应承担因此造成的损失,而不能以计算机出错为由,否认合同的成立。

但是,如果顾客的计算机出错,合同不成立,这是符合合同法原理的。

因为对商家来说,交易安全是它必须承担的责任;对顾客而言,意思表示真实则是第一位的。

6、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在网上购物中,商家往往采用格式合同以节省消费者的时间。

大型的是所谓的click-wrap条款:消费者只能点击"接受"或"拒绝",而无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商家规定的格式条款中,往往有许多"霸王条款",如规定商家对运输迟延不承担责任等等。

因为这些条款往往文字较小,内容又多,因此消费者往往不加细看即表示接受。

在发生纠纷时,消费者可以引用《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关格式合同和消费者知情权的规定,保护自己的利益。

7、企业分担个人责任的风险。

网络只是一个平台,在其上完成交易和信息发布等行为的往往不是网络企业自己,而是众多的消费者和用户。

但出了问题时,虚拟的交易者和信息发布者可能已经失踪了,网络服务平台提供者可能因此卷入诉讼。

如1999年的"王蒙等六作家状告北京在线著作权侵权"案,实施将那些小说上载行为的是一个叫做"灵波小组"的与他们有合作的工作室,而并非他们自己。

在美国,NAPSTER的案例也相当典型,因为在该案中实施音乐上载、下载的都是那些用户,而不是NAPSTER自己。

由于现在我国乃至世界的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是很完善,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利用以上电子合同等方面的漏洞,在网上开网店制假售假,进行网络欺诈。

由于本人掌握的知识有限,今天我仅就电子合同方面带来的问题浅谈。

电子合同是指在网络条件下当事人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通过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所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所谓电子邮件(Email),是以网络协议为基础,从终端机输入新建、便条、文件、图片或声音等通过邮件服务器传送到另一端终端机上上的信息。

而电子数据交换(EDI)则是通过计算机联网,按照商定的标准采用电子手段传送和处理具有一定结构的商业数据。

电子合同虽然也是对合同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作出约定的文件,但是因为其操作过程不同于传统书面合同,故具有一下特点:订立合同的双方或多方在网络上运作,可以互不见面。

合同内容等信息基隆在计算机或磁盘等中介载体中,其修改、流转、储存等过程均在计算机内进行。

表示合同生效的传统签字盖章方式被数字签名(即电子签名)所替代。

传统合同生效的地点一般为合同成立的地点,而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合同,收件人的主营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电子合同所依赖的电子数据具有易消失性和易改动性。

电子数据以磁性介质为存贮物。

下面是几个案例,我们通过分析这几个典型的案例,来洞悉其中的原因与法律漏洞。

案例背景:2001年10月,易趣网网络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将刘松亭起诉到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对刘松亭使用其网络平台服务而未支付相应费用提起诉讼。

对于网络案件来说,一般都是个人告公司的案件,此案例是首例网络公司对个人提起的法律诉讼,也是中国首例电子商务电子合同法律纠纷的案件。

最后经法院审理,其判决结果是被告拖欠原告网络平台使用费用属于违约行为,应当及时付清上述费用并赔偿因此所付出的律师费和诉讼费。

案例简介:本案原告(易趣网网络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是国内从事电子商务的网络信息服务公司,其经营方式是提供网络交易平台,从中收取网络服务费用2001年1月1日,被告刘松亭以“本田一郎”为名在易趣网上注册了一个账号,2001年4月4日又以“jaliseng”为名注册了另一个账号,自2001年7月1日起,按照双方服务的协议收取该网站的“商品登录费”,按照商品的价值划分档次,收取服务费,最低为1元,最高为8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