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法” 第二章 环境保护法概述
“环境保护法” 第二章 环境保护法概述
渔政渔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
对渔业船舶排污、拆船作业污染渔业港区水域的 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对部队在演练、武器试验、军事科研、军工生产、 运输、部队生活等的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根据《环境保护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环 境保护条例》的规定
各级公安机关
对环境噪声的污染、放射性污染、破坏野生动物 和破坏水土保持等环境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实施 监督管理
⑵ 统 管 部 门 与 分 管 部 门 的 执 法 地 位 平 等 。 “统管”部门是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即国家环 境保护局 ) 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它们之 间存在着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并分级对本辖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 统 一 监 督 管 理 。 “分管”部门是指依法分管某一类自然资源保护,或某一 类污染源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统管与分管部门之间不存 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在行政执法上都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执法 权,其地位是平等的,而只有分工的不同。
三、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职 责 (自学)
职 能 部 门 1 2 3 4 5 6 7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派出 机构 港务监督行政主管部门
职
责
依
据
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1988年至今,发展阶段:
• 1988年,国务院决定将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的环 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关, 同时仍作为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办事机构,统称 国家环境保护局。 • 1989年12月29日,经修订后颁布的《环境保护法》, 第一次以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形式,在第七条中 明确规定了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 • 1998年,国务院机构调整中,国家环境保护局升格为 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撤销了国务院环境保护委 员会。
8 9 10 11
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
对陆地水体船舶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环境噪声 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铁道行政主管部门 民航管理部门 ( 即中国民用航空 局) 县级以上土地资源保护行政主管
对铁路机车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对经营通用航空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民用机 场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对土地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 存在问题:发展不平衡,各方面投入有限。
1982─1987年,徘徊阶段:
• 1982年,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对国家机构进行了调整。 • 1982年12月29日,国务院撤销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其业 务并入新建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成为该部一个局,称环境保 护局。随后,绝大多数地方人民政府也将原设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机构与城乡建设部门合并。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的任务和目的
一、环境保护法的任务
⑴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如何完成这一任务 见书P35) ⑵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如何完成这一任 务 见书P35)
二、环境保护法的目的
保障人体健康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元论,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 日本、美国等(一元论) “保障人体健康”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是辩证的关系。 把两者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的观点是不正 确的。
二 环境保护法的特点
(1)科学技术性(以马克思主义法学和环境科 学为基础,即反映了价值规律,又反映了生态 规律的要求;) (2)综合性和广泛性 (3)可持续发展性
三 环境保护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 环境保护法与经济法(生态效益与经济 利益) • 环境保护法与民法(保护内部关系与所 有权、使用权) • 环境保护法与劳动法(保护对象不同) • 环境保护法与刑法(间接性与直接性)
1972─1978年,起步阶段:
•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1973年我国召开了第 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会后,国务院在批转发表的国 家计划委员会《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 行草案)时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设立精干的环境 保护机构,给他们以监督、检查的职权。” • 据此,我国成立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 其主要职责是 – 制定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行政规章, – 拟定国家环境保护规划, – 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 • 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 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环境监督 管理机构建设的起步。 • 存在问题:文化大革命导致环保工作步履艰难
二、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产 生与发展
• 我国环境监督管理机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从不健全到逐步健全,大体经历了起步阶段、初 创阶段、徘徊阶段、发展完善阶段等四个阶段。 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适应环境与资源保护管理需 要的完整体系。 • 我国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可概括为统一监督管 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体制。 • 我国环境监督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介绍:
根据我国《宪法》和环境保护法的规定, 环境保护法对人的适用范围如下:
• ⑴对本国人的效力 一律适用于在本国境内的我国公 民和法人。 对于在我国领域外的我国公民和法人,原则上仍受 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保护,同时也有遵守我国环境保 护法的义务。 • ⑵对外国人的效力 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人、外资企 业、与外国合资、合作企业等,都必须遵守我国环 境保护法。
– 但环境保护单行法律、法规,虽然在全国范围内生效,但其效力只在特定 的范围有效。 – 由于实行一国两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效力也不及于香港、澳门特区
• 地方国家机关依法制定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规章 ( 包括少数 民族地区),只在该辖区内有效。 • 我国某些环境保护法律的“域外效力”(即可在本国领域以外生 效的原则)
第二章 环境保护法概述
一、环境保护法的概念 二、环境保护法的任务和目的 三、环境监督管理体制 四、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五、环境保护法体系 六、环境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环境保护法的概念
• 环境保护法 : 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称。 • 理解定义需把握三点: – 环境保护法是调整人们在环境保护中的社会关系 的法律规范:环境保护法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的法律(×); 环境保护法是调整因人类活动引起 的环境问题中人与人的关系的法律( √ )。 –环境保护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有特定的范围 只调整环境保护关系。 – 环境保护法是指一切调整环境保护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1979─1981年,初创阶段: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 时期。 – 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实施
– 全国大部分省级人民政府都成立了省一级的环境保护监督 管理机构, • 一些市人民政府也根据需要设立了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 构 • 与此同时,根据《环境保护法(试行)》的规定和实际 需要,国务院有关部门,如石油、化工、冶金、纺织等 部门,和一些大、中型企业,也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 负责本系统,本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的规定:
•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 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 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 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 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 施监督管理。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 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 护实施监督管理。
– “域外效力”一般都以有关国家缔结的国际条约为依据,才得以顺利贯彻 实施。
• 我国签订和参加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与国内环境保护法具有同 等效力,但国际环境保护法有不同规定时,适用国际环境保护法 的规定。 • 对跨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纠纷案件,除遵循在全国生效的环境保 护法律、法规之外,原则上应以环境保护违法行为发生地的法律 规范为依据。
三、环境保护法的作用
• 是实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依据 • 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 保护法制观念的好教材 • 是维护我国环境权益的重要武器 • 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护 世界环境的重要手段
第三节、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放射性同 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汽车排 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道路交通管理条 例》的规定 根据《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 根据《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法》的规定 根据《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 、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通用航空管理暂行规定》、《民用机场管 理暂行规定》的规定 根据《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土 地复垦规定》,《农业法》等的规定
•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定义 指国家环境监督 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 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
•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的特点P42 •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的意义P43
3、我国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特点
⑴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是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部门。 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是中央或者地方人民政府中主管环境保护 监督管理的行政部门,即“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 其它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它们依法实施的 执法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 这种调整意在将不上编制的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并入一 个较高级别的常设机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以加强环境保护监 督管理工作。但是,由于认识不足,合并后反而削弱了环境保护 监督管理工作。 •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 1984 年5 月,国务院决定成立环境保护委员 会,以加强对全国环境保护的统一领导和部门协调。同年年底, 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内的环境保护局对外称国家环境保护局, 享有相对独立性。随后,一些地方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也作 了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