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手段教学要点
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手段教学要点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 盈余财政政策又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它是指通过增加税收而增加财政收入, 或通过压缩财政支出来减少或消灭财 政赤字,致使出现或增加财政盈余, 达到抑制或减少社会总需求,消除总 需求膨胀的效应。
• 赤字财政政策又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它是指通过减税而减少国家的财政收 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 刺激社会需求,或通过扩大政府财政 支出的规模,来扩大社会需求。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四)行政手段
•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行 政调控手段。行政手段是国家依靠行政机 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命令、指示、指标、 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形式,按照行政 系统、行政层次来直接调节和管理国民经 济的手段。
• 它具有强制性、纵向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二、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一)经济手段和经济杠杆
1.经济手段的特点。 经济手段是指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 通过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 济杠杆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 以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协调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运行,达到 宏观调控目标的调节手段。
• 经济杠杆是国家掌握和利用 的各种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 它是和商品货币关系特别是 和价值规律及市场机制相联 系的范畴。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货币供应和货币 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它是由信贷政 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 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 均衡性货币政策是保持货币供应量与 货币需求量的大体平衡,以实现社会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 两种宏观调控方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 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否通过市场 机制这一中间环节来发挥作用。
•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国民经济 的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式。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国 家的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 调控为主,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 经济调控体系,通过市场机制对整个国 民经济进行管理和调控。
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手段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一、宏观经济调控方式 • 宏观经济调控基本上有直接调控和
间接调控两种方式。 • 直接调控就是国家用行政手段和指
令性计划,直接对每个微观经济单 位进行的宏观调控。 • 间接调控 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通过 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宏观调控。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四)收入政策
• 收入政策又称收入分配政策,它是指国家 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所规定的个人收入 总量和结构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收 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原则和政策。我国的 收入分配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 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 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 配的原则,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 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机制。
• 经济手段具有间接性和灵活 性的特点。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2.经济杠杆体系及其作用。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中所运用的 经济杠杆主要有价格、税收、信贷、 利率、汇率、工资、奖金等,它们 共同形成经济杠杆体系。这一经济 杠杆体系对经济活动具有调节、分 配、监督等职能。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2020年12月•31日扩星期四张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 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其主要 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这一 政策除在总需求不足时,会刺激有效 需求增加,促使供需总量趋于平衡外, 在其他情况下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小于 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其主要 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
• (2)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 人通过诚 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 来。
• (3)收入分配政策应体现效率与公平 相结合,把效率与公平统一起来。
• (4)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强化对 分配结果的监管。要着力提高低收入 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 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缓解行 业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 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3.综合运用经济杠杆。 所谓综合运用经济杠杆,就是按 照宏观经济计划目标,统筹规划 对各种经济杠杆的运用,使它们 有机结合、相互协调,对国民经 济运行发挥最佳效果。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二)法律手段
• 法律手段是依靠国家的法权力量,通过 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机构,制定和运用 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的手段。法律手段 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和相对稳 定性等特点。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一)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是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 算平衡、国家债务等方面的政策构成的 财政政策体系。
• 平衡财政政策又称为中性财政政策,即 财政支出应根据财政收入的多少来安排, 既不要有大量结余存在,又不要有较大 赤字发生,使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从而 对社会总需求既不产 生扩张也不产生 紧缩性影响。
(三)产业政策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制定的用来指导产业组 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所有政策措施的总和。
• 社会主义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有三: 一是产业支持政策,即支持和鼓励什么产业 的发展; 二是产业抑制政策,即限制和紧缩什么产业 的发展; 三是产业替代政策,即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以新兴和高效的产业,取代某些传统和低效 的产业。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 主要应选择采用均衡性货币政策。
•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过程来看, 主要应采用平衡财政政策。
• 需要指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 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 本政策手段,二者对社会总供给与 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
• 运用计划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必须搞好综合平衡。
• 综合平衡是指在国民经济宏观管理 和计划工作中,使国民经济的各种 基本比例关系保持相对平衡,以促 使国民经济协调、较快发展的基本 方法。
• 综合平衡的基本任务是保持最优比 例关系,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快 速增长。
• 综合平衡的具体内容集中表现为财 政平衡、信贷平衡、物资平衡和外 汇平衡。
• 法律制裁手段是通过经济司法,审理 各种经济纠纷案件,维护市场秩序, 制止非法竞争和犯罪活动,对违法单 位和犯罪分子给以惩罚和制裁。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三)计划手段
• 计划手段是通过国家所制定的长期、 中期和短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 调节。
• 指令性计划带强制性,指导性计划 不带有强制性。
• 法律手段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 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
• 法律手段的主要职能是采取法律的形式 来调节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 法律保护手段是通过经济立法,制定 和实施各种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 的经济法规,借以保护各种经济计划、 经济政策、经济合同的贯彻执行,保 护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及市场主 体正当的权力和利益,保护社会主义 建设的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