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手段

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手段


• 具体来说,它是指市场机制体内的供求、 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 作用机理
• 建国初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直接调控) 积极: 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消极: 容易忽视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 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 易于使计划脱离实际 很难达到有效控制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以间接调控为主,并不否定适度的直接控制。 在重视间接调控的同时,也采取某些必要的、适当 的直接调控。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和商品经济规律的要求
• 1、从实际出发,以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依据。 • 2、做好经济情报、经济信息和经济预测工作。掌 握经济动态,灵活地运用各自经济杠杆。 • 3、协调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使它们沿着同一个 方向互相配合,协同动作。
法律手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法治经济。
• 法律手段是依靠国家的法权力量,通过经济立法 和经济司法机构,制定和运用法律、法规来调节 经济的手段。
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 • • •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计划手段 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 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 进行宏观调控。
• 间接性和灵活性
经济杠杆
• 是国家掌握和利用的各种价值形式和价值 工具,是和商品货币关系,特别是和价值 规律及市场机制相联系的范畴。
• 物质利益的引导杠杆 • 本质属性和调节方式是经济杠 杆内容很多 • 主要有:价格 税收 信贷 利率 汇率 工资 奖金等
• 因为各种经济杠杆都具有各自适用的领域和调节 特点,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因此也就不可能单靠 某一种经济杠杆的调节,来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
• 内容:保护和制裁
计划手段
• 通过国家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和中 期规划以及短期计划,对公募基金的运行和发展 进行调节。 • 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 主要功能:1、保持社会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 • 2、对全社会范围内的自愿配置进行调 控。 • 3、可以有计划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 4、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分配公平和提 高经济效率
行政手段
• 国家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命 令、指示、指标、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 等形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层次来直接 调节和管理国民经济的手段。
• • • •
各具特点 各有所长 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
• 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综合采用各种调 控手段,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从而有效地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
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手段
宏观经济调控方式
• 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 控可以采取不同的调控方式 • 直接调控 • 间接调控
直接调控
• 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直接对 每个微观经济单位进行的宏观调控
间接调控
•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借助于市场机制来实 现宏观调控
• 区别的主要标志:是否借助于市场机制 • 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 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 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也是价值规律的实现 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