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

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








超声图像

运动后即刻

多巴酚丁胺 超声心动图(DSE)
常见适应症



不能充分运动者 诊断心肌缺血 判断心肌存活性 评估心梗后的预后 急诊室胸痛的鉴别
主动脉狭窄程度 围术期危险性评估 其它

多巴酚丁胺的特点
主要兴奋 1 受体 大剂量使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心肌收缩 力增强,耗氧量增加 半衰期短(120秒)、作用起止迅速、负 荷易于控制
假阳性与假阴性
假阳性

LBBB导致间隔运动异常 永久起搏引起心尖运动异常 高血压反应可引起 LV 扩张和收缩功能异常 心律失常
假阴性


运动后图象采集延迟 负荷低或心率反应小
诊断可靠性
作者
Anthopoulas, 1996 Marwick, 1993 Sawada, 1991
运动超声心动图方案
终点


严重症状(胸痛、呼吸困难) 严重缺血(ST 段压低≥5 mm) 复杂早搏或室速 高血压(收缩压 > 220 mm Hg或舒张压 > 120 mm Hg) 低血压(与前一级比较,降低 >20 mm Hg) 目标心率
流 程 图
4级 3 2 第1
分钟 0 3 6 9 12 15 ECG、HR、BP
DSE 方案
在用 阻滞剂者,心率反应不满意。当用 40 g/kg/min 多巴酚丁胺心率低于目标心 率的 10% 时,用阿托品(0.2-1.0 mg i.v.) 以增快心率 记录基础状态、低剂量 (5-10 g/kg/min)、 最大剂量(或给阿托品后)及终止后的超 声图像,比较室壁运动变化
85 80 75 70 65 60 基础 5 10 15 20 25 30 SV EF
DSE 方案
基础血压、心率、ECG 基础超声图像(静息状态) 开始注射多巴酚丁胺:5 g/kg/min 每 3 min 逐步增加剂量到10、20、30、40 g/kg/min 或患者出现症状、不良反应或 新的室壁运动异常(WMA)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RPP
基础
5
10
15
20
25
30
正常人在 DSE 中的 CO 变化
6.6 6.4 6.2 6 5.8 5.6 5.4 基础 5 10 15 20 25 30 CO
正常人在 DSE 中的SV和EF变化
正常 =1 运动减低= 2 无 运 动= 3
矛盾运动= 4 室 壁 瘤= 5

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
室壁运动总分数
WMSI= 观察到的节段数 正常 WMSI = 1(16/16) 与核素心肌显像的相关性—前壁心梗者较 高,下壁或侧壁心梗范围小者较低
负荷超声心动图

负荷试验的类型
方 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 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 冠脉内超声
应用范围
诊断冠心病
诊断急性心梗 心梗并发症 超声心动图 在冠心病中的 应用
负荷超声心动图
心肌灌注
心梗的预后
对比超声心动图
心肌存活性
收缩与舒张功能
心肌缺血的表现
心肌收缩减弱或丧失 先于 ST 段改变或临床症状 缺血心肌可保持一定程度的活动(受附近 正常心肌活动的牵拉)
平板/蹬车 腺苷 潘生丁 负 荷 多巴酚丁胺 起搏
缺血
症状体征 心绞痛、BP ST ECG 灌注缺损
代谢异常 PET RWMA
核素、对比
超声
运动 超声心动图方案
基础 血压、心率、ECG 基础超声图像(静息状态) 运动试验,记录运动后超声图像,最好在 1 分钟内完成 显示基础和运动后图像 回放图像 分析判断
DSE 方案
如患者在停止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或持续 心动过速,用艾司莫尔(esmolol)通常有 效(0.5-1.0 mg/kg i.v.)
DSE 方案
终点



目标心率 出现新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RWMA) 最大剂量 室速或持续的室上速 严重高血压(收缩压 > 220 mm Hg 或 舒张压 > 120 mm Hg)
正常人在 DSE 中的心率变化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基础 5 10 15 20 25 30 心率
正常人在 DSE 中的血压变化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基础 5 10 15 20 25 30 收缩压 舒张压
正常人在 DSE 中的 RPP 变化
DSE 方案
终点

收缩压持续降低(较前一级降低 20 mm Hg) 不能耐受的症状
流 程 图
40
50 g/kg/min
30
20 10 5
如HR<目标 加用阿托品
分钟
0
3
6
9
12
15
18

1
ECG、HR、BP

2




3

4
超声图像
局部室壁运动分析
静息 正常WM 正常WM WMA 高动力状态 负荷 判断 正常
敏感性(%)
87 85 89
特异性(%)
84 82 85
Marwick, 1993
协和医院
84
91
86
87
诊断可靠性
诊断病变范围的敏感性(目测、数字化)

三支病变—80%、100% 二支病变—80%、90% 一支病变—79%、90% 左前降支病变—100% 左回旋支病变—92% 右冠脉病变—80%
新的 WMA 或无高动力性 WM 缺血 加重(低无或无矛盾 ) 缺血
WMA
无运动
无变化
运动减低或正常,双相反应
梗死
存活心肌
严重冠心病的缺血表现
运动
WMA 左室腔 LVEF ST段压低 低血压 多部位 扩张 减低 常见 特异性
多巴酚丁胺
多部位 一般不扩张 可无减低 不常见 非特异性
室壁运动分级
正常—左室游离壁厚度收缩期增加 > 40% 运动减弱—收缩期室壁增厚度 < 30% 无运动—收缩期室壁增厚度 < 10% 矛盾运动—收缩期心肌节段呈外向性运动, 常伴收缩期室壁变薄
室壁分段与评分
分段—16段(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
评分(目测法)

诊断不同部位病变的敏感性(数字化)

评估心肌存活性
基本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