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边境小额贸易现状

云南边境小额贸易现状

1) 云南边境贸易的现状①地缘相接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边境线长4061公里。

其中,中越段1353公里,中老段710公里,中缅段1997公里。

我省十七个地州市有八个属边境地区:文山、红河、思茅三个地州与越南的河口、老街、莱州省接壤;西双版纳、思茅两地州与老挝的丰沙里、马多姆塞、南塔省接壤;德宏、保山、临沧、怒江、西双版纳、思茅六个地州与缅甸的掸邦与克钦邦接壤。

沿边共二十六个县市中有八个国家级口岸,十个省级口岸与八十多条通道与境外相连。

从昆明到周边国家首都,行程均在二千公里以内,比绕道马六甲海峡近三千多公里。

经滇越铁路到越南海防,比到广东湛江少八百多公里,从西双版纳的打洛出境到泰国的夜柿才二百多公里。

②贸易历史悠久云南的边境贸易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远在商朝建立之初,云南与东南亚地区就已出现民间贸易住来。

当时云南的贡品中不仅有本地产品,还有不少就是来自东南亚的产品。

这就是当地各族人民之间长期交住与名不见经传的各国商人年复一年开展贸易活动的结果,它并不就是依靠政府有意识的干预活动而产生的。

西汉时期,政府并不知道它的存在。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设立永昌郡(保山地区),西汉王朝打通这条民间商路所作的长期努力始告成功。

当时的永昌郡,就就是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地区进行商业贸易的一个繁荣中心,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货汇集在这里进行交易。

这条用双脚与马蹄在崇山峻岭中踏出的“南方丝绸之路”比“北方陆上丝绸之路”早二百年,比“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早一千多年,此后,边境贸易一直延续,没有中断。

改革开放以来,在云南省对缅、老、越的贸易中边境贸易发挥了先导作用,并占有相当的比重,与一般贸易优势互补,使沿边开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从“七五”“八五”期间的统计分析可以清楚地瞧到这一点。

年份全省对周边三国贸易额进出占全省小额贸易一般贸易口总合计进出口小计占三国小计占三国额额比重% 比重% 比重%1986-1990 301329 91702 30、44 87236 95、13 4466 4、871991-1995 665996 207590 31、17 135819 65、43 71771 34、571986-1995 967324 299292 30、94 223055 74、53 76237 25、48十年合计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88年、1989年、1992年、1993年,边境小额贸易分别占全省进出口额的34、25%、31、74%、30、54%、30、25%。

可以说就是异军突起,独具特色,在开拓周边市场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十年间,我省对缅、老、越三国贸易总额占全省外贸进出总额的31%。

其中,1992年占36、46%,1993年占37、39%,这说明,由于边贸的参与,缅老越已成为云南省的重要贸易伙伴。

以1995年为例,缅甸就是我省较大贸易伙伴,贸易额仅次于香港地区,在近百个与我省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地区中,进出口总额居全省第二位,对越的出口,居我省84个出口国家与地区的第四位;对老的贸易成倍增长,仅1995年就比上年增长154、88%。

由于边贸的参与,1991一1995年的五年间,在中国对缅、老、越的贸易中,云南省已占有41%的比重,其中,1992年占到了58、57%,特别就是在中缅贸易中,云南更就是占有三分之二的比重。

年度1991 1992 1993 1994 19 95 1996 1997占全国对缅% 61、7 85、18 78、49 71、22 63、87 55、1 4 7、361996年国家对边境小额贸易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使我省边贸出现较大的转折,这一年我省对缅、老、越三国贸易总额为4、1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20、3%,比1995年下降7个百分点。

其中,小额贸易1、36亿美元,比1995年下降39、3%,仅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6%,比95年下降4个百分点。

1997年我省对缅、老、越三国贸易总额为37364,比上年下降10、4%,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8、6%,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

边境贸易仅完成7413万美元,继96年下降39、3%之后,又下降45、7%,仅占全省进出口额的3、7%,比上年又下降2、9个百分点。

③经济技术合作状况从1989年至1997年我省与缅、老、越三国经双方政府批准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为93项,合同总金额14025、81万美元,已经完成6016、24万美元,正在实施的项目还有28项。

其中:缅甸52项,合同总金额5502、5万美元,已完成1754、23万美元;老挝28项,合同总金额7520、31万美元,已完成3471、61万美元;越南13项,合同总金额1003万美元,已完成7 90、4万美元。

在签订的93项合同中所涉及到的行业有:化工、电子、矿产开采、开发,加工修理、农业技术服务、道路勘探、水电站建设、烟草加工、交通运输、印刷、包装、铁路改造,棉纺、印染,贸易中心、商场、医院。

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有;老挝万荣水泥厂,1994年底建成后,即转入“洋生产总承包”,头两年均超额完成生产计划,产品合格率达100%,产品供不应求。

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昆明船舶设备集团公司负责全部设备的设计、制造,供货、安装、调试与备件供应,集光、机、电、仪于一体的价值395万美元的烟草制丝成套设备,于199 4年在越南升龙烟厂37周年厂庆之际实现全线联动,投料试车并转入正常生产,该项目被越方称为“越南第一”。

④周边三国的市场状况云南边贸10多年的发展丰富与开拓了国内外的市场。

从进口方面,三个邻国有着极为丰富的森林、宝石、矿产、海产、药材等资源与产量可观的农副土特产品,大量进口不但满足了省内市场的需求,而且有50%以上的木材供应了广东、江苏、上海等9个省市,80%的珠宝供应了广东、上海、河南、江苏等13个省市及香港、台湾地区;75%的海产品供应了浙江、北京、四川、山东等7省;80%的藤条供应了四川、广东等省,还有芝麻、豆类、魔芋片等纯粹就是根据外省市的需求而进口的。

从出口方面瞧,三个邻国属于世界不发达国家,日用工业品自给率仅为30%左右,而我省或西南各省市的冶金、化工、医药、轻工、纺织、机械、建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对方的需求,近几年在贯彻市场多元化战略中,缅、老、越仍就是我省对外贸易的主要市场。

年度缅老越% 港台地区% 日韩% 西欧% 美国%1990 29、7 17、6 10、9 8、6 6、31994 27、3 26、8 10、4 15、3 8、31995 27、6 25、2 9 17、3 81996 20、3 22、3 10 17、3 1 2、21997 18、6在开拓缅、老、越市场中,缅甸仍就是主要市场年度对缅% 对老% 对越%1994 83、5 3、1 13、41995 83、6 5、8 10、61996 86、9 3、3 9、81997 81、56 3、7 14、7(2) 云南省边境贸易发展的潜力①云南边贸赖以发展的基础条件仍然存在一就是云南对缅、老、越贸易就是中缅、中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未变年度滇缅占中缅滇老占中老滇越占中越贸易额贸易% 贸易额贸易% 贸易额贸易%1995 49013 63、9 3367 62、1 6220 5、91996 36274 55、1 1900 54、5 3566 3、11997 30477 47、4 1391 46、4 5496 3、8二就是沿边地州对外贸易以边贸为主的格局基本未变地州96年边贸额占本州外贸总额% 97年边贸额占本州外贸总额%德宏7448 66、7 2946 37、46版纳2733 99、5 1866 100保山1279 48、6 599 26、7红河1117 47、8 1105 34、5临沧400 86、2 420 93、12文山346 43、5 138 12、28思茅306 71、6 339 27、12怒江19 18三就是双方边民语言相通,民族同宗,文化同流,传统习惯使用物美价廉,经久耐用的中国商品。

小额贸易边民互市调剂余缺,满足人民生活、生产需要,促进睦邻友好、富民兴边的作用将会长期存在。

四就是东南亚国家中,华人、华侨达2000多万,仅云南籍就有30多万,不少人富有资本,愿推销中国商品,对到云南投资办企业有浓厚兴趣,有的还与周边国家上层官员关系密切,对增进双边经贸合作可发挥重要作用。

五就是我省与周边国家沿边省、邦外汇储备不多,如缅甸当前只有2亿美元,仅够支付一个月的进口。

加之交通、体制、结算、管理等因素,大规模开展正规贸易尚不具备条件。

易货贸易或以人民币作为边贸活动中主要结算货币,不仅就是现实的,而且就是双边能够接受,可以继续操作的,会在周边市场的流通领域长期存在。

六就是边贸作为国际贸易中的特殊部分,仍将为国家与国际贸易所承认,我国的外贸法规定:“国家对边境城镇与接壤国家之间的边境城镇之间的贸易以及边民互市,采取灵活措施,给予优惠与便利”。

特别就是在通往东南亚的通道开通之后,云南作为大西南与东南亚联结的纽带作用更加明显,过境、转口贸易量将加大,有实力的边贸公司、商号尚可充分利用长期建立的客户销售网络扩大中国商品在周边国家的市场占有。

七就是全民、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的边贸企业及边境地区的三资企业,境外企业长期共存,决定了多层次的经济贸易形式的存在。

②发展边境贸易的制约因素第一, 周边市场发生变化,商品竞争加剧东盟逐步实行“经济一体化”、“一个声音对外”来促进地区经济合作。

1995年东盟第五届首脑会议决定2003年建立成东盟自由贸易区,届时,区域各国将把关税降到0一5%,新入盟的缅、老、越将分别在2008年前完成加入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东盟各国已于1996年起开始降低1000多种农产品的关税。

东盟将成为我国在周边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

新、马、泰,还有日、韩、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商品及投资与我国、我省相比在周边市场占有很大优势。

加之西方国家实行“重返东南亚战略”,台湾实行“南下战略”,已对我省长期形成的传统商品进入周边市场构成强有力的威胁。

第二, 国内外政策收紧,进出口控制趋严国内政策变化主要以国发(1996)2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为标志。

商品进出口管理从近十年形成的“五自”原则,不受配额、许可证限制变为按外贸规范管理办法实行配额、许可证管理可招标管理,即使能“以文代证”的商品也需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并下达计划。

缅、越等国也仿照我国多次“调整”边贸政策。

如缅实行先出后进,进出平衡的原则与以国家需要为前提的货物进口原则。

明文限制进出口商品。

在我提高边贸进口关税后,也相应不断提高关税,并对我进口的商品改人民币结算方式,要求美元通过双方结算。

越南为“保证与巩固边防创造条件”连续出台边境地区优惠政策及资金扶持,促使边境地区在休养生息中得到较快恢复发展,同时,为保护民族工业,缩小贸易逆差,淡化边贸,越政府对我16种大宗出口商品多方限制,并相应提高关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