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玻璃器皿行业的发展简析
概述:日用玻璃产业是传统民生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产业;是
具有创新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是循环经济中的绿色产业;是丰富市场,充实和美
化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是承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重要力
量。日用玻璃行业的基本特性,是涉及领域宽、使用范围广、基础原料多、可循
环,发展潜力大。玻璃是透明的,晶莹剔透,变化万千,独特魅力能够带来特殊的、
意想不到的享受;玻璃具有可靠的化学稳定性和阻隔性(对内容物无污染),作
为包装容器和家庭日用品,是最安全的,最优异的;玻璃具有可循环、可回收、再
利用的优势,属于循环经济中绿色产业。
按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统计分类方法,日用玻璃行业可大致分为四个大
的子行业,即玻璃瓶罐行业、玻璃器皿行业、玻璃保温容器行业、技术玻璃(硼
硅玻璃)行业。本文简述了我国玻璃器皿行业的发展。
一、玻璃器皿的悠久历史
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在公元前11世纪初叶,我国就有了玻璃的先驱
者,到了战国时代才制造了真正玻璃,并采用铅钡玻璃成分,是世界上最先应用
的此类成分的玻璃。楚国是我们第一个玻璃生产基地。吴、楚也是西亚、埃及
传入中国玻璃最早的桥梁。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从波斯请来了玻璃制造工匠,
引进了玻璃吹制成型法,用无模吹制成玻璃碗、玻璃杯、玻璃钵等空心制品,口
部采用烧口和圆口技术,器皿的尺寸和体积明显增大,玻璃的产量也有所增加,
我国玻璃由仿珠宝、玉石到生产玻璃器皿日用品,这时期是玻璃制造的一个重大
转折时期,但日用玻璃仍属于奢侈品。
到了唐朝,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为玻璃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
出土的实物,唐代玻璃的三大类型之一的贡奉品,即为贡奉给皇室、贵族的陈设
品和日用品,例如半透明的高脚玻璃杯、透明的玻璃杯、透明带盖玻璃盒、透
明的玻璃茶碗和碗托等。到清朝乾隆年间,玻璃闻名于世。
二、我国日用玻璃器皿发展现状
在新中国建立前,在天津、大连、上海等地建立了玻璃器皿厂,均为坩埚熔
化,人工挑料,人工吹制。新中国建立后,玻璃科学技术及生产得到了发展。20
世纪50年代起,采用了供料机配合的10工位压杯机,之后又发展了12、14
工位的压杯机,1980年后,还试制了薄壁制品成型机,这些均为玻璃器皿机械
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令世人嘱目的成就,人民物质
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高,作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和美化生活的装饰品的玻璃器
皿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玻璃器皿的市场需求和生
产呈现了多样化,已从原来比较单一的产品,发展成为多系列、多品种,可以满
足不同用途的玻璃器皿系列。
特别是自古到今多少年来,一直由陶瓷产品主导的中国餐具市场。从七十
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在广东东莞,首先生产适合粤菜系列的玻璃盘,并随着粤
菜的全国铺开,这一适合带汤系列菜品盛装的玻璃盘,就在全国风行起来,促进
了玻璃餐具的发展,拉开了玻璃餐具大规模生产的序幕。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人民的消费理念和饮食习惯的转变,玻璃餐具正在动摇
陶瓷产品一统天下的格局。由于玻璃产品具有耐热、透明、化学稳定性好、生
产可塑性强、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所以无论从对市场的适应度还是适应现
代人们的快节奏生活等,玻璃都具有很大的优势,玻璃餐具产品将不断渗透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