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宗教
科学与宗教
四种模式理论
四种模式
冲突模式
无关模式
对话模式
整合模式
冲突关系的历史案例
1633年伽利略受审
达尔文进化论
对圣经直解论的挑战 对人类尊严的挑战
对设计论的挑战
冲突模式
坚持宗教与科学冲突观念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 派别是科学唯物主义和圣经直解论,二者都声 称科学和宗教对同一个领域作出了对立的、真 实的陈述,人们必须在它们之间做非此即彼的 选择。
的证据,增加了有神论为真的概 率。科学无法说明世界上为何会 出现意识存在物,需要有某种处 于物理规律网络之外的东西,才 能解释意识的起源,宗教经验提 供了“额外的、关键的证据”。
存在这些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偶然 事件,我因此断言,宇宙是一个 意想不到的适合生物安家的地方。 作为一位物理学家,我并不声称 宇宙的结构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我只声称,宇宙的结构和下述假 设是并行不悖的:心灵在宇宙的 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物理学家兼神父威廉.波德拉 (William Pollard):原子的
不确定性正是上帝通过神佑来控制 世界的领域。这种神的行为,并不 违反自然律,也无法为科学所检验。
圣礼自然观
系统的整合
科学和宗教一同致力于达成一种由全面的形而 上学所阐发的连贯一致的世界观,形而上学就 是寻求一套一般的概念,通过它们得以阐释实 在的不同方面。人们探索一种包罗万象的概念 系统,以便能描述万事万物的根本特征。形而 上学可以充当科学家和神学家共同反思的领域。
科学语言:主要用于预测
和控制
宗教语言 :推荐一种生活
方式,引出一系列态度,鼓 励对特定道德准则的忠诚
预设与极限问题
科学所提出的一些极限问题(limitquestion),但这些问题在科学自身 的内部并没有得到回答,这些问题 有时也称为“边界问题”。科学和 宗教都关注极限问题,宇宙为什么 会存在 ?
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所谓的“科学创世 论”或“创世科学”,并且求助于立法手 段来保障它在生物学教科书中与进化论具 有同等地位,从而导致了所谓的“平衡法
案”。
1981 年3 月13 日,阿肯色州参议院通过 了参议员詹姆斯· 霍尔斯蒂德(James Holsted)提出的“平衡对待创世科学与进 化论”的议案。 1981年7 月8日路易斯安娜州通过基思法 案,颁布了第二个“平衡法案”。 1982 年2 月5 日,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法官 奥弗顿宣判阿肯色的590 法案支持宗教, 违反了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国家与宗教 分离的有关条款,是非法的。从而,推翻 了第一个“平衡法案”。
物理学家兼神学家约翰.波尔 金霍恩:两者都是允许校正的,必
须使理论同经验相联系,两者在本 质上都关心的那类实体,其不可描 绘的实在性要比朴素的客观性微妙 得多
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Holmes Rolston):宗教信仰
阐释经验,使经验发生关联,正如 科学理论阐释试验数据,使实验数 据发生关联一样。
科学唯物主义
从形而上学的角度而言,物 质是宇宙中的根本实在。从 知识论的角度而言,科学方 法是通向知识的唯一可靠的 途径。
科学始于可重复的公共材料, 理论被作为假说提出来,而 这些假说是可以经受试验观 察的检验的。理论的选择还 受到一些额外的标准的影响, 如连贯性、全面性,以及能 富有成效地提出进一步的研 究和应用。而宗教缺乏这样 的公共材料、实验检验、以 及评价标准。因此科学是客 观的、胸襟开阔的、普遍的、 积累性的、进步的。而宗教 是主观的、心胸闭塞的、视 野狭隘的、缺乏批判性的、 抵制变化的。
圣经直解论
美国,基要主义教会和大多 数南浸礼会的大多数成员, 主张圣经无谬论。圣经不仅 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中提 供了确定性,而且在一个道 德崩溃的时代提供了捍卫传 统价值的基础。圣经直解论 者们认为进化论与这了一种 唯物主义哲学,并侵蚀了对 上帝的道德训诫的信仰。
作为一种保守神学思潮,基 督教基要主义产生于20 世纪 初的美国南部。坚持从字面 上解释圣经来抗拒现代性是 基要主义的出发点和宗旨。 在1910—1915 年间,阿姆 齐· 狄克逊组织出版了12 卷本 的小册子《基本原理》目的 是向大众宣传清教徒的基要 主义教义,重申《圣经》的 绝对权威,坚持《圣经》中 的话句句都是真理。
基要主义反对进化论的历史事件
1923年初俄克拉荷马通过美国的第一个反 进化论法律,开启基要主义反进化论运动, 在威廉· 布莱恩(WilliamJ.Bryan)的倡导和 影响下,掀起了美国反进化论的立法浪潮。 在1921 至1929 年间,先后有37 个州提 出了反进化论的立法议案,在5 个州(俄克 拉荷马, 1923; 田纳西, 1925; 密西西比, 1926; 阿肯色, 1928; 德克萨斯, 1929)获得 通过并成为法律 1925 年7 月10 日-25 日,科普斯审判案 (Scopes Trial)
托马斯.托伦斯(Thomas Torrance) 认为科学所提出了一些基本问题, 是它自己所无法回答的,科学向我 们展示了一种既合理又偶然的秩序; 其规律和初始条件并非必然的。这 种偶然性和可理解性的结合,促使 我们去寻求新的、未曾料到的那类 理性秩序。神学家们坚持认为上帝 就是这种既偶然却又合理的宇宙秩 序的创造性基础。 天主教神学家大卫.特雷西(David Tracy):科学中存在一种宗教的纬 度。宗教的问题起源于人类经验的 视野尽头或极限处境(limitsituation)。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 欣喜和基本的信任以及焦虑和面对 死亡等经验中,都遭遇到这些极限。
整合模式
整合模式源自自然神学关于自然的神学
系统的整合
自然神学
威廉.佩利 :设计论论证 达尔文晚年 :上帝并没有设计
单个物种的具体细节,但是他设 计了物种得以形成的进化过程的 规律,而把细节留给偶然性去完 成
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 (Freeman Dyson):由于
理查德.斯温伯恩(Richard Swinburne) :世界存在秩序性
科学唯物主义代表人物
卡尔.萨根(Karl Sagan《宇宙》 《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 黑暗的蜡烛》
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Wilson):“人们可以毫不过分 的说,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 还有人文科学都是生物学的最后 分支”,将被包括在进化论之中。 心灵将被解释为“大脑神经机构 的一种附带现象”。
兰登· 吉尔基在他的《天与地的创造 者》(1959)中争辩说:
神学与自然科学代表了接近真实的独 立、不同的方式。自然科学关系到 询问“如何”的问题,而神学询问 “为什么”的问题。前者处理第二 因果性的事情(即自然范围内的关 系),后者处理第一因果性的事情 (即自然的终极根源与目的)
新正统主义:
宗教信仰完全取决于神的主动,而 不依赖于那类发生于科学之中的人 类发现。上帝首要的活动领域是历 史,而非自然。科学家们应该自由 地进行自己的工作,不受神学家的 干涉,反之亦然。
对话模式
对话刻画了科学与宗教 之间富有建设性的关系, 对话强调预设、方法和 概念方面的相似性。
相异的语言和功能
语言分析学家们认为不同类 型的语言担负着不同的、彼 此不能制约的功能,每一种 语言游戏,因为它们在社会 情境中被使用的方式不同, 而相互区别。科学与宗教从 事着完全不同的工作,不能 用一者的标准来评判另一者。
关于自然的神学
宗教经验和历史启示认为基础的宗教传统,主 张需要依照当代科学的见解,对某些传统的教 义给予重新的阐述。科学与宗教虽然是相对独 立的思想源泉,但其关注的领域又有所重叠。 关于创世和人性的教义尤其需要受科学发现的 影响。神学的教义应该和科学的证据保持一致, 即便当前的科学理论并没有直接牵扯到神学的 教义。
The end
生物化学家兼神学家亚瑟.皮 考克(Arthur Peacock):宇
宙学、量子物理学、非平衡热力学 以及生物进化论中,偶然性和规律 性如何共同发挥作用。上帝是通过 交织着规律和偶然性的整个过程, 而非仅仅介入这个过程的某些缝隙 来进行创造。上帝在科学所揭示的 自然界的过程之中,并通过这个过 程而创造一切。偶然性如同上帝的 雷达,它扫描着各种可能性的领地, 呼唤出自然系统中多种多样的潜能。
无关模式
避免科学与宗教之间冲突的一种方法是将两个理论分 隔在两个封闭的角落里,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所提的问 题、它们所涉及的领域,以及它们所使用的方法来区 分它们。
分离的领域
福音派和保守派基督徒的观点:
赋予圣经以核心地位,并不仅坚持 圣经直解论,或捍卫创世科学。他 们信赖福音转变人的力量,而这既 不受现代科学的威胁,也不受它的 支持。
方法论与概念的相似:类比和模型的运用 (范式 )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 构》:科学理论和材料都要依赖于
伊安. 巴伯:宗教传统也可以被当
成拥有共同范式的共同体来看待, 宗教中对材料的阐释,甚至比科学 中还要更依赖于范式。特设常常被 引进来调和明显的反常,因此宗教 范式更能抵制证伪
科学共同体中占主导地位的范式。 范式是体现于某一科学工作传统中 的概念、形而上学和方法论的预设。 采用新的范式,旧的材料就被重新 阐释,并以新的方式来看待,人们 也据此寻找新的材料。范式的评价 是科学共同体的审判行为。已确立 的范式对于证伪具有抵抗性,因为 理论和材料之间的不一致可以被当 作反常而搁置一边,或通过引进特 设来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