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肉鸡生产技术

优质肉鸡生产技术


(二)优质肉鸡的价值
4. 生产价值:
以最低成本、最方便工艺手段生产; 饲料消耗低、生长快、整齐度好、屠宰加工 方便、屠体雅观、屠宰率高; 价格低、利润高。
(三)优质肉鸡的的发展简况
二十世纪 60 年代初期,广东向香港、澳门出口地 方品种石岐鸡。 70年代初,香港鸡农为提高石岐鸡生产性能,将 其与外来品种鸡杂交,其后代称为石岐杂鸡。早期 的优质肉鸡主要指三黄鸡。 70年代末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内地优 质肉鸡市场逐渐有所抬头,优质肉鸡的育种工作也 随之开展起来。
优质肉鸡生产
一、优质肉鸡概述
二、优质肉种鸡的饲养管理 三、优质肉仔鸡的生产 四、果园养鸡 五、鸡啄癖的病因及防治 六、提高养殖效益的措施
一、优质肉鸡概述
(一)优质肉鸡的概念
具有人们喜爱的外观;
肉质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适于传统方法加工烹调; 商品价值较高。 可以把优质肉鸡理解为选育提高或杂交改良的 地方鸡种。
降低雏鸡死亡率的措施
预防脐部感染:占总死亡率的20%以上。对孵化器、育雏 室、种蛋及各种用具进行严格熏蒸消毒。 经常饮水和带鸡消毒:净化鸡舍内环境和肠道微生物环境。
6、防止中毒
饲料中添加药物时必须搅拌均匀;不溶于水的药物不能通过 饮水给药;呋喃类药物包括痢特灵和呋喃西林使用不当易引 起中毒;切忌把饲料和农药放置在一起;食盐中毒;黄曲霉 素中毒 ;CO中毒
适宜的体重标准
20wk左右测定。达标后再补光。 不达标者,限制饲养→自由采食,并↗蛋白质和能量水平。
疾病净化
产前投药1-2次,以后每3-4周进行一次,定期带鸡消毒。 在新城疫抗体效价较低时,注射一次油剂灭活苗
自由采食:喂料量的增加先于产蛋率增长
补充光照
开产前4周,第一次大幅度增加光照时间。
(四)影响肉质的因素
5.性别
•优质鸡的母鸡接近性成熟时肉质最佳 •同龄公鸡因性成熟早,追逐母鸡,肥度下降。因此,有公
鸡阉割后肥育。
6.屠宰过程
屠宰过程中放血过少,屠体呈血红色,影响外观。
(五)优质肉鸡的分类
快速型 上市日龄
49d
中速型
80~100d
优质型
90~120d
上市wt
特征 烹调方式
1.3~1.5Kg 1.5~2.0Kg
4、控制性成熟 限制饲养+光照控制,最迟10wk后 光照时间: <11h,稳定,或渐短 5、选种(育成结束时)
误鉴的、外貌不合格的、体小体弱的公母鸡,转 为商品肉鸡饲养 翻肛法有5%的鉴别误,结合切趾标记进行淘汰
6、适时调整饲养密度
7、及时转入产蛋鸡舍
母鸡转入前2-5天先转入公鸡
8、预防啄癖
抽样称重:每两周一次 及时淘汰低产鸡和停产鸡 增加光照时间:1h内
4、日常管理
高产蛋水平来源于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管理
(1)观察鸡群
了解并及时纠正影响鸡群正常生活、生产的状况
精神、采食和饮水、粪便、行为表现等 有无呼吸疾病 有无脱肛和喙肛 有无意外伤害
有无生长异常
3、雏鸡的选择和运输
(1)初生雏的选择
@ 孵化场选择
@ 感官选择
一看,就是看雏鸡的精神状态。 二摸,就是摸雏鸡的膘情、体温。 三听,就是听雏鸡的叫声。
(2)初生雏的运输
* 选好运雏人员
* 准备好运雏用具
* 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出壳后12h左右为好。
* 解决好保温和通风的矛盾
选气温适宜的时间 空调车
* 合理安放
(二)优质肉鸡的价值
1. 营养价值:
肌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能补充 代谢消耗,调节生理机能,促进人体的健 康发育; 肌肉等组织器官含脂肪适中,胆固醇含量 低,不含残留药物和毒物。
(二)优质肉鸡的价值
2. 商品价值:
肉鸡体型适中,具有黄色或黑麻色的羽毛、 喙、脚、皮肤; 三细(头、脚、骨头细); 四短(颈、身、尾、脚短)的特点;
降低雏鸡死亡率的措施
2、加喂糖水:初饮加8%蔗糖水,死亡率降低50%。
3、平衡营养
4、药物预防 鸡白痢:3wk前,土霉素、氯霉素、呋喃唑酮 (痢特灵)、链霉素 球虫病:15d后,二硝苯酰胺(球痢灵)、氯苯胍、 拉沙里霉素(球安)、马杜拉霉素(加福、球杀死)、 三嗪酮(百球清)
5、严格消毒
每周↗0.5-1h,在产蛋高峰前一周达16h。
更换日粮
时间:产蛋率5%时(20-23wk时)
方法:
一是换为预产料或产蛋前期料开产前饲料(钙2%) 二是产蛋料按比例逐渐替换育成料。
准备产蛋箱 保持鸡舍安静
2、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1)饲喂与饮水
饲喂原则:不肥不瘦产蛋最好
(三)育成种鸡的饲养管理
1、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生长发育迅速,各系统的机能基本健全。 羽毛已经丰满,具备了体温调节能力。


消化吸收能力日趋健全,食欲旺盛。
增重速度↘,但育成期体重的增幅仍然最大。 肌肉与骨骼生长快,脂肪沉积逐渐↗。 12wk后性器官发育很快,必须限制光照。
卵巢:平滑的小叶状→葡萄状,重0.03g→40-60g 输卵管: 8-10cm → 80-90cm
(四)影响肉质的因素
2.饲料
鱼粉、动物脂肪、色素、药物或添加剂( 维生素、
矿物质、氨基酸)
肉鸡上市前,饲料中鱼粉含量较大时,鸡肉就会有鱼腥味; 饲料中含有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对肉质的影响也不同。 优质鸡生长后期沉积脂肪的能力很好,出栏前 20 天左右在饲料中 加入5%~8%的动物脂肪,可以较好地改善肉质风味。
饮水
饮水量一般是采食量的2-2.5倍,饮水不足会使产蛋 率急剧下降。 在产蛋及熄灯之前各有一饮水高峰。 夏天饮用凉水,有利于产蛋。
(2)阶段饲养
概念:
指根据鸡群的产蛋率和周龄将产蛋期分为几个阶段, 并根据环境温度喂给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主要是蛋白质和能量 水平的调节。这样既能满足营养需要,又不浪费饲料。
•适宜湿度判断:自身的感觉和观察雏鸡表现
(2). 公母分群饲养
• 公母鸡通常不同品系,wt差异大 •公鸡长羽较慢,体大,争食能力强,
且好斗,对蛋白质、赖氨酸利用率高,
生长快,饲养报酬高;母鸡则相反。
•分开饲养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
有利于提高增重,饲料效益及整齐度, 饲养效益较好。
1、做好保温工作
及时入舍、强弱分群、条件舒适
4、雏鸡的饲养
(1)饮水
初饮:及时,水温适宜;
饮水1~2h后开食。 饮水器:数量,分布,高度,防堵塞 加入糖、多维素、电解质、药物等 饮水器清洗消毒:每天1~2次
饮水空间与饮水量
(饮水位置2~2.5cm/只)
(2)喂料 *开食
时间 开食盘 开食料 检查嗉囊 人工诱食 长光照
1、雏鸡的生理特点
* 幼雏体温较低,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 雏鸡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单位体重耗氧量比家 畜高1倍以上。 * 幼雏羽毛生长快、更换勤。
* 幼雏胃肠容积小,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
* 敏感性强,抗病能力差 。 * 胆小易受惊吓,缺乏自卫能力。
2、育雏前的准备
(1)选择育雏方式
地面育雏:水泥地面,铺上垫料 网上育雏:离地50-60cm,网眼1.2cm×1.2cm (2)制订育雏计划 (3)检查与维修鸡舍及设备 (4)消毒鸡舍及设备 冲洗→干燥→药物消毒→熏蒸→空闲三周→进鸡前3天通风, 排除甲醛气体。 (5)鸡舍试温:进鸡前1天 (6)准备饲料、用具及药品
2、育成舍准备与转群 3、限制饲养
概念:为避免鸡只体重过大或过肥影响生产
性能,对饲喂量进行必要的限制。蛋鸡通常在
育成期及产蛋后期进行限饲。
起止时间:土鸡一般从7WK开始 给料量:根据标准的体重和饲喂量,对照实 测体重确定。自由采食的 75%~ 80% ,因品种 而异。 正确掌握给料量,采食机会均等是关键


宁可瘦一点也不要过肥
一般20-23WK换为预产料或产蛋前期料 开产后3-4周(27-28WK)给予最高喂料量
(我国大多数土鸡25-28wk性成熟,早熟的20wk。)
饲喂方法:饲养试验 Wk换为产蛋料。
下午5点补喂3-5mm贝壳粉3kg/千只。1/3贝壳粉+2/3石粉, 能提高蛋壳质量。 产蛋前与熄灯前喂足料非常重要。夜间熄灯前无剩料。 产蛋高峰前试探增料: <5克/只· 天,连喂3-4天,观察产蛋量
(2)防疫:综合性卫生防疫措施
(3)日粮:新鲜、全价、无污染 (4)饮水:保证水质及全天供水 (5)生产记录:制度化,经常检查
有色羽, 胫色黄、 青、黑。 白切、炸烤
1.1~1.5Kg
冠红而大, 通常未杂交, 毛色光亮, 以优良地方 典型“三黄” 鸡种为主 白切、烧烤 煲汤
二、优质肉种鸡的饲养管理
(一)肉种鸡的种Biblioteka 和饲养阶段划分• 优质肉种鸡主要有两种
一是外来种与我国育成品种杂交
二是我国的地方肉种鸡
(二)种雏鸡的饲养管理
*正常饲喂
勤添 自由采食,锻炼消化能力 喂料间隔 喂料次数 不留残料 1%砂砾
*饲喂量与饲养标准 * 喂料器:数量、大小、高度、布局
5cm采食位置
5、雏鸡的管理
(1)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温度:适当保温,看鸡施温
1~3天,34~35℃ ,4~7天,32~33℃,以后
每周平稳↘2~3℃,至室温20℃恒定;使用围栏, 逐日向外扩展。 影响因素:品种、年龄、群体大小、雏鸡体质 及气候等
断喙+补切,降低饲养密度 改善室内环境,光照<10 lux 改进日粮。
9、卫生和免疫
灭鼠 投药防病:寄生虫病、球虫病、白痢 (转群、天气骤冷、其他应激时) 科学免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