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论《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学号___117343__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浅论《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二 级 学 院:文化与艺术学院 专 业 名 称:汉语言文学 学 生 姓 名:李妮妮 指 导 教 师:李道尧教授
二○一四年十一月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论《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郑 重 声 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 日期: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论《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摘 要 《寒夜》是巴金先生最后创作的一部具有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令人发思的文学著作。这部著作也标志着他在现实主义文学探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小说通过一个小公务员家破人亡的悲剧,给我们揭示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暴露了抗战后期国统区的黑暗现实。作者在《寒夜》中成功地塑造了三个孕育着丰富的社会人生和文化心理意蕴的人物形象。其中曾树生的形象多年来有褒有贬,她以其丰富性和复杂性时刻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关键词:曾树生;形象;社会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论《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目 录
1 《寒夜》中的曾树生 ............................................................................................................... 1 2 《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 1 2.1 曾树生的个性解放与爱慕虚荣 ..................................................................................... 1 2.1.1 个性解放 ............................................................................................................... 1 2.1.2爱慕虚荣 ................................................................................................................ 2 2.2 曾树生的毫无主见与不甘屈服 ..................................................................................... 2 2.2.1毫无主见 ................................................................................................................ 2 2.2.2不甘屈服 ................................................................................................................ 2 2.3曾树生的善良正直与追求理想 ...................................................................................... 3 2.3.1善良正直 ................................................................................................................ 3 2.3.2追求理想 ................................................................................................................ 3 3 《寒夜》中曾树生的悲剧根源 ............................................................................................... 3 3.1黑暗社会 .......................................................................................................................... 4 3.2传统观念 .......................................................................................................................... 4 3.3婚姻缺失 .......................................................................................................................... 5 结语 ........................................................... 5 致 谢 .......................................................... 6 参考文献 ....................................................... 6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论《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1 1 《寒夜》中的曾树生 在小说中曾树生是汪文宣的妻子,抗战爆发年代随丈夫、婆婆来到重庆,在家中因与婆婆的关系不和,种种因素下,她被迫无奈地到自己的追求者陈奉光工作的银行任职。期间,深得陈奉光的欣赏与追求。但她都拒绝了,因为自己一直深爱着汪文宣。抗战胜利后,她从兰州回来,得知自己心爱的丈夫已死,儿子和婆婆也不知去向。
2 《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曾树生曾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她怀揣着“教育救国”的思想步入社会,可惜处处碰壁,没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面对失去理想的痛苦,环境及家庭等多种因素,促使她形成复杂的、多样化的形象,她经常处于矛盾之中,却又不失倔强的本色。她追求物质享受时,时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虚荣心。她不甘屈服,却又流露出善良、正直和同情心的一面。她不甘屈服,在困境中挣扎的精神。这些多维化的塑造,使得曾树生这一人物形象更具有深刻性,表现出很丰厚的审美内涵。
2.1 曾树生的个性解放与爱慕虚荣
2.1.1 个性解放 小说《寒夜》的女主人公曾树生是一个深受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潮影响的女性。作为一个新女性她知道要解放自己并获得自由的前提是自己的经济独立,只有不断的努力,她才可以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使自己获得一定的经济基础。由于在大社会的前提下,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他们不得不跑到大后方重庆,而国统区的黑暗统治和残酷的剥削,导致她和一家人发生了许多误会。她曾经有为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理想,但在生活的重压下,她却逐渐走向了“沉沦”。她不能再从事自己的理想工作,被迫来到一家商业银行任职,并且担任着像“花瓶”一样的角色,不断地为资本家赚钱。对于自己的这一份工作,她有满肚子的不愿意和无助的委屈。但是又想到这个家和自己理想的生活,她还是努力的工作,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她不断地努力着、奋斗着。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论《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2 2.1.2爱慕虚荣
在小说中,巴金先生对曾树生的外貌有相关的描写:每当她要出去和银行里的同事们应酬、享乐的时候,她总要在镜子面前花上很长的时间,来妆扮自己,使其变得漂亮,不在众人面前丢面子。整理完一切,她才放心的出门。这体现了她有着众多女性的一面:爱打扮的特性。有一次,她离开家庭去兰州避难的事情上,纵使她心里面一直犹豫不定,但她还是在最后选择和银行里的陈奉光一起飞往兰州,因为她知道陈奉光能给她物质上的享受,而这些是丈夫汪文宣所无法给予她的。
2.2 曾树生的毫无主见与不甘屈服
2.2.1毫无主见 在《寒夜》这部小说里,我们不难看出,文中的曾树生时常处于矛盾状态中,有些时候她都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当战争爆发后,人们都在想办法逃难,而她所在银行单位里的陈奉光也要带她到兰州避难,而她却犹豫不决,使自己处于矛盾之中。心中一直想,如果她离开的话,始终觉得对不起自己心爱的丈夫。同时也不忍心将自己的家人抛弃在战火之中,但她不走的话,心中又开始忧虑,她知道自己在家里没有地位,整天要受到婆婆的辱骂,就连自己心爱的儿子也和她有隔阂,并且不断地远离。自己的丈夫也患病整日卧床不起,也让她十分担忧,这样的生活和她以前所向往的截然不同。
2.2.2不甘屈服 曾树生与丈夫汪文宣相比,她是生活的强者,由于经济自立和广泛的社交生活使她的视野变得宽阔,性格变得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为了这个大家庭,她不惜做大家所认为的“花瓶”,只有这样,她才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做到妻子和母亲的责任。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她一个女人家所能把控的。在文中,正如她对丈夫所说:“你以为我高兴在银行里做那种事吗?现在我也是没有办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也是有难言的苦衷。虽然自己的婆婆视自己为娼妓的时候,她没有绝望,更没有屈服。就这样她不顾众人的流言和冷眼,同时也不顾及婆婆的吵骂,依旧去银行“上班”。当接到调职通知书,为了摆脱无休止的争吵,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为了自己过得舒服一点,她毅然地离去。即便在困境中也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也还苦苦地追寻着。正如自己不满丈夫的懦弱和不思进取,并在信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