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摘要: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在清朝末期中国饱受列强的欺辱,丧权辱国,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伟大的先驱也尝试过拯救中国,但都以失败失败告终,此举
反而更“刺激”了敌人更加残酷的压迫中国,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为解放全国人民作出
的一系列的贡献后,阴霾才慢慢散去。中国经历了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解放历程,因此中
国的社会发展不能照搬别国,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坚持走自己的路。
关键词:革命 建设 改革 马克思主义 走自己的路
一、走自己的路是中国革命的需要
中国革命处于转折时期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国。这样的特殊国情,决定了
中国革命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建设也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建于1921年7月,
中共党史就是党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取得民族解放的奋斗历史,不断把马克思主义
真理和中国自身实际相结合并加以修订的过程。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再到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等,每一步的成功虽都付出
了惨重的代价,可仍旧取得了巨大成功,为国家和民族带来的革新和希望。在这个过程中,
每走一步,我们的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
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问题以及革命胜利后,新中国建设走什
么道路问题,马克思、列宁没有现成的答案。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
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问题,马克思、列宁有明确的推论。马克思、列宁的
论断,解决了在资本主义国家,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般原则问题,这对中国
解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历史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同,不论革命,还是建设,都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
那里找到答案,也不能照搬俄国的经验,这必须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
的实际国情相结合的原则,走自己的路。不仅中国革命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而且对于革命
胜利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也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式的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方向,但并未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而是处
在长期准备的阶段上。中国革命是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胜利前进的。这一理
论在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酝酿,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和确立起来。在新民主主
义理论形成和确立的长时间内,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和前途问题的不断探索,
提出了关于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思想。毛泽东在开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
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的斗争中。1937年5月,毛泽东
在阐述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领导责任时,明确地提出了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问题,同年12
月在瓦窑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首次
明确地提出了革命转变的思想。两年后,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是为了建立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毛泽东在1939年12月和1940年1
月连续发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论》两篇文章,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
的形成。 1945年4月中共七大进一步发挥、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并在全党确立了它的
指导地位。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对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和思考。阐明了新中国建设不能照搬苏联的办法,而必须在走完中国式的革命道路之后,紧
接着走上中国式的建设道路,同时也阐明了党制定战略、策略和政策的基本国情依据。关于
革命转变的前提条件,一是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变,二是实现由革命战争向
和平建设的转变。关于革命转变的基本目标,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论述了
革命胜利和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在中共七届
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进一步明确地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
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
国家。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革命转变的社会主义方向、道路,提出了实现革命转变的生产
力标准,以及发展生产力与革命转变同步前进的构想。 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的胜利,标志
着革命战争的结束与和平建设的开始。
二、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建设的需要
建国以后,面对国内满面疮痍、百废俱兴的现状,迫切需要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社会主
义改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和当时中国的具体国
情,找到了一条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和平改造。对农业的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
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来吸引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对手工业的
改造采取供销合作,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则采取了和平
赎买的温和方式:让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取得一定的利润,同时采取国家
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的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逐
步过渡到公私合营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劳
动者,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和平改造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式,
不仅解决了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问题,保证
了社会稳定,加强了人民团结,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这是社会主
义建设过程中坚持走“自己的路”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但由于后来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脱离本国实际,并没有探索适合自己的路。盲
目的开展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公有化,严重的背离
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违反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给当时中国造成了不可估量
的损失。十年“文化大革命”更是使整个国民经济陷入到崩溃的边缘。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中
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把握住了“和平与发展”的
时代主题,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伟大
战略决策,提出要走自己的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经过不断的总结和
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套理论的指导下,中国
经济步入正轨,得到了不断地发展,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巨
大挫折,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发生巨变的时候,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也仍在不断向前发展,
举世瞩目。
三、走自己的路也是改革开放的需要
同样,走自己的路也是改革开放的具体要求。改革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的生产力,
增强社会主义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在坚持基本政治制度
的前提下,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
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来使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大胆的吸
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
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我们反对照搬照抄西方,而要将世
界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拿来消化、吸收并加以改造,使之适合中国的国情。由此可见在改革
开放中,我们必须要走一条中国自己的改革开放之路。超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显
著地成效,用事实说明了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
四、结语
总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摸索出来的宝
贵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顺应社
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所以,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们仍然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走一条结合中国自身实际,能促进中国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8年修订版).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8.
[2]、百度文库,《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 的路》、《请
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论述为什么中国社会发展要坚持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