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本习题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本习题答案

第五章 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基础 习题解答1.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Q p 等于Q V ?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Q p 大于Q V ?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Q p 小于Q V ?1.由公式Q p =Q V +(∆n )g RT 得:当反应物中气体的物质的量比生成物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小,即(∆n )g <0时,p V Q Q <;反之则p V Q Q >;当反应物与生成物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即(∆n )g =0时,或反应物与生成物全是固体或液体时,p V Q Q =。

2.反应H 2(g)+I 2(g)=2HI(g)的r m H θ∆是否等于HI(g)的标准生成焓f m H θ∆?为什么?2. 不相等。

f m H θ∆是指某温度,标准态下,由元素指定的纯态单质生成1mol 该物质的反应热。

其一,碘的指定单质为固体,而非气体,其二r m H θ∆为生成2molHI 的反应热而非1molHI 。

3.分辨如下概念的物理意义: (1)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

(2)功、热和能。

(3)热力学能和焓。

(4)生成焓和反应焓。

(5)过程的自发性和可逆性。

3. (1)封闭系统是无物质交换而有能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孤立系统是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

(2)热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异引起的能量传递方式,除热外的所有其他能量传递形式都叫做功,功和热是过程量(非状态函数);能是物质所具有的能量和物质能做某事的能力,是状态量(状态函数)。

(3)热力学能,即内能,是系统内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焓,符号为H ,定义式为H =U +pV 。

(4)在热力学标态下由指定单质生成1mol 物质的反应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简称生成焓;反应焓是发生1mol 反应的焓变。

(5)过程的自发性是指在自然界能自然而然发生的性质。

4.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尽量用一句话给出你的判断根据。

(1)碳酸钙的生成焓等于CaO(s)+CO 2(g)=CaCO 3(s)的反应焓。

(2)单质的生成焓等于零,所以它的标准熵也等于零。

4.答(1)错误。

生成焓是在热力学标态下由指定单质生成1mol 物质的反应焓,所以碳酸钙的生成焓等于反应Ca(s)+C(s ,石墨)+32O 2(g)=CaCO 3(s)的反应焓。

(2)错误。

标准熵是1mol 物质处于标态时所具有的熵值,热力学第三定律指出,只有在温度T =0K 时,物质的熵值才等于零,所以,标准熵一定是正值。

5.试估计单质碘升华过程的焓变和熵变的正负号。

焓变为+;熵变亦为+。

6.已知下列数据(1) 2Zn(s)+O 2(g)=2ZnO(s) r m H θ∆(1)=-696.0 kJ·mol -1 (2) S(斜方)+O 2(g)=SO 2(g) r m H θ∆(2)=-296.9 kJ·mol -1 (3) 2SO 2(g)+O 2(g)=2SO 3(g) r m H θ∆(3)=-196.6 kJ·mol -1(4) ZnSO 4(s)=ZnO(s)+SO 3(g) r m H θ∆(4)=235.4 kJ·mol -1求ZnSO 4(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6. Zn(s)+S(s)+2O 2(g)=ZnSO 4(s)可由11(1)(2)(3)(4)22⨯++⨯-得到 故 f m 4(ZnSO ,s)H θ∆=12⨯r m H θ∆ (1)+r m H θ∆(2)+12×r m H θ∆(3)-r m H θ∆(4)=696.02-+(-296.9)+1(196.6)235.42⨯--=-978.6 kJ ·mol -1 7.已知CS 2(1)在101.3kPa 和沸点温度(319.3K)时气化吸热352J·g -1。

求1molCS 2(1)在沸点温度时气化过程的∆U 、∆H 、∆S 。

41m 35276 2.6810J mol H -∆=⨯=⨯⋅411m m 2.681083.9J mol K 319.3H S T --∆⨯∆===⋅⋅ 441m m g 2.681018.314319.3 2.4110J mol U H n RT -∆=∆-∆=⨯-⨯⨯=⨯⋅8.反应C 3H 8(g)+5O 2(g)=3CO 2(g)+4H 2O(l)在敞开容器系统中燃烧,测得其298K 的恒压反应热为-2220 kJ·mol -1,试计算(1)反应的r m H ∆是多少? (2)反应的r m U ∆是多少? 解 (1)r m H ∆=Q P =-2220 kJ·mol -1(2)r m U ∆=r m H ∆-p △V =r m H ∆-△nRT=-2220-(-3)⨯8.314⨯298⨯10-3=-2212.6kJ·mol -1 9.欲使下列反应自发进行,升温有利还是降温有利?(1) 2N 2(g)+O 2(g)→2N 2O(g) r m H θ∆=163 kJ·mol -1(2)Ag(s)+12Cl 2(g)→AgCl(s) r m H θ∆=-127 kJ·mol -1 (3)HgO(s)→Hg(l)+12O 2(s) r m H θ∆=91 kJ·mol -1 (4)H 2O 2 (l)→H 2O(l)+12O 2(g) r m H θ∆=-98 kJ·mol -1 解 反应自发进行的前提是反应的r m 0G θ∆<,由吉布斯公式r m G θ∆(T )= r m H θ∆―T r m S θ∆,r m G θ∆(T )值与温度有关,反应温度的变化可能使r m G θ∆(T )符号发生变化。

(1)r m H θ∆>0,r m S θ∆< 0,在任何温度下,r m G θ∆(T )>0,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2)r m H θ∆< 0,r m S θ∆< 0,在较低温度下,r m G θ∆(T ) < 0 ,即低温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3)r m H θ∆>0,r m S θ∆>0,若使反应自发进行,r m G θ∆(T ) < 0,必须提高温度,即高温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4)r m H θ∆<0,r m S θ∆> 0,在任何温度时,r m G θ∆(T ) < 0,即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10.反应A(g)+B(s)=C(g)的r m H θ∆=-42.98kJ·mol -1,设A 、C 均为理想气体。

298K ,标准状态下,反应经过某一过程做了最大非体积功,并放热2.98kJ·mol -1。

试求系统在此过程中的Q 、W 、r m U θ∆、r m H θ∆、r m S θ∆、r m G θ∆。

解 r m H θ∆=-42.98kJ·mol -1 r m U θ∆=r m H θ∆-ΔnRT r m H θ≈∆=-42.98kJ·mol -1进行1摩尔反应,Q =-2.98kJ由∆U =Q+W 得: W =(-42.98)-(-2.98)=-40.00 kJr m G θ∆=W f(max)=-40.00kJ·mol -1r m S θ∆=298010298Q T -==-J·K -1·mol -1 11.炼铁高炉尾气中含有大量的SO 3,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人们设想用生石灰CaO 吸收SO 3生成CaSO 4的方法消除其污染。

已知下列数据CaSO 4(s) CaO(s) SO 3(g)f m H θ∆/ (kJ·mol -1) -1434.1 -635.09 -395.72 m S θ/( J·mol -1·K -1) 107 39.75 256.76通过计算说明这一设想能否实现。

反应式为SO 3(g)+CaO(s)→CaSO 4(s)1r m (635.09)(395.72)(1434.1)403.29kJ mol H θ-∆=----+-=-⋅11r m 39.75256.76107189.51J mol K S θ--∆=--+=-⋅⋅31r m r m r m 403.29(189.51)29810346.82kJ mol G H T S θθθ--∆=∆-∆=---⨯⨯=-⋅ r m 0G θ∆<,反应可在常温下自发进行。

12.高炉炼铁是用焦炭将Fe 2O 3还原为单质铁。

试通过热力学计算说明还原剂主要是CO 而非焦炭。

相关反应为2Fe 2O 3(s)+3C(s)=4Fe(s)+3CO 2(g) Fe 2O 3(s)+3CO(g)=2Fe(s)+3CO 2(g)反应式为:2Fe 2O 3(s)+3C(s)=4Fe(s)+3CO 2(g) 1Fe 2O 3(s)+3CO(g)=2Fe(s)+3CO 2(g) 2r m G θ∆(1)=f m G θ∑∆(产物)-f m G θ∑∆(反应物)=-394.359×3-(-742.2)×2=301.323kJ·mol -1r m G θ∆(2)=f m G θ∑∆ (产物)-f m G θ∑∆(反应物)=-394.359×3-(-742.2)-(-137.168) ×3=-29.373kJ·mol -1可看出反应(1)在常温下不能自动进行,而(2)可自发进行。

故还原剂主要是CO 而非焦炭。

13.通过热力学计算说明为什么人们用氟化氢气体刻蚀玻璃,而不选用氯化氢气体。

相关反应如下:(已知f m G θ∆(SiF 4)=-1572.7 kJ·mol -1)SiO 2(石英)+4HF(g)=SiF 4(g)+2H 2O(l) SiO 2(石英)+4HCl(g)=SiCl 4(g)+2H 2O(l)反应式为:SiO 2(石英)+4HF(g) =SiF 4(g)+2H 2O(l) 1SiO 2(石英)+4HCl(g) =SiCl 4(g)+2H 2O(l) 2r m G θ∆(1)=f m G θ∑∆ (产物)-f m G θ∑∆(反应物)=(-1572.7)+(-237.129)×2-(-273.2)×4-(-856.64)=-97.518kJ·mol -1r m G θ∆(2)=f m G θ∑∆ (产物)-f m G θ∑∆(反应物)=(-616.98)+(-237.129)×2-(--95.299)×4-(-856.64)=146.598kJ·mol -1 可见(2)反应不会自发进行,故不可用HCl 刻划玻璃14.根据热力学计算说明,常温下石墨和金刚石谁更为有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