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作者:张小蕊
来源:《天津教育·中》2019年第10期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与理念,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包括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转换能力、解题能力等,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对所学数学知识有更为透彻的理解和认知。
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注重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师生之间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本文针对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展开分析,希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数学;运用
一、当前情境教学创设的误区
部分教师意识到了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的重要性,能够在数学课堂中适当引入数学教学情境,但是在当前的数学情境创设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部分教师意识到了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但是忽视了发挥出数学教学情境的育人功能。
部分教师无法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使数学教学情境活动单纯成为学生休闲、娱乐的场所,课堂教学氛围、秩序较为混乱,这样不仅无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
其次,部分教师无法掌握情境教学创设的精髓,存在“形势重于实质”的问题,虽然是为学生设定了数学教学情境,但是实际上还是教师把数学理论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教师往往发挥出了一个“导游”的作用,完全没有让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数学教学情境中。
最后,部分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完全脱离了生活。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无法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熟悉的生活素材来创设情境,选择一些学生不熟悉的教学情境素材,无法提高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教师过度夸大了情境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中的“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时候,有的教师会让学生真的在操场中演示,虽然这样能够让学生更为透彻理解“追及和相遇”问题,但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演示。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