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浅析
摘 要 新生代农民工是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进城打工的
青年农民工群体。他们的成长环境、年龄特征、家乡认同、人格特
点、进城动因、权益诉求等具有新的特点。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
由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缺乏及其制度障碍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
难以融入城市。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 影响因素 对策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
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
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
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
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农民工
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
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制度障碍
城乡对立的二元户籍制度、缺乏流动性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及社会保障等制度上的缺陷是制约新
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第一,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
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与城市居民之间在身份和社
会地位上存在巨大的差别,且被排挤在城市管理体制之外。第二,
农村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不利于土地流转,土地产权不能跨区域流
动,这从制度上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退出土地。第三,与城市市民
相比,他们大多通过次属劳动力市场寻找到工作,且工资待遇低、
就业环境差、劳动安全无保障。第四,现行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没
有把农民工群体纳入其中,加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又不健全,这样
新生代农民工既缺乏农村的社会保障,又无法加入城市的社会保障
体系中。
(二)人力资本短缺
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投资形成的一种资本,它涵盖了体现在
劳动者身上的后天获取的以其数量和质量来衡量的知识、技能、智
能以及体能等决定劳动者整体生产效率的全部因素。人力资本的多
少主要体现在教育水平及其职业技能上。新生代农民工拥有人力资
本的多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他们在城市的就业能力、竞争能力、
生存和发展能力。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大多是初中、高中毕
业,受教育程度较低,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职业素养不
高,这直接影响到他们进入一些知识密集型企业,进而影响到他们
工作的稳定性、薪水的高低等。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要能更好
地生存和发展,必须经过一定的职业培训等来获取更多的人力资
本。
(三)社会资本匮乏
社会资本分为初级社会资本和次级社会资本。初级社会资本是
一种先赋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如基于血缘和地缘而具有的社会关系
网络;次级社会资本是当事人在行动中通过后天的努力而不断建构
的关系网络,如基于同事、同学关系等建立的关系网络。新生代农
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其社会资源网络关系是有限的,多集中
于血缘、地缘等初级群体,这种同质性群体之间的互动不利于他们
与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圈的扩大,也不利于他们次级社会关系的形
成。次级社会资本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
地位,提升他们的工作质量,优化他们的工作环境,同时也有助于
他们的意识行为、生活方式等逐渐向城市居民靠拢。总之,社会资
本的提升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入,解决生存问题,还可以
提升他们在城市中的声誉、人缘等,从而带来更多、更好的发展空
间。
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文化和技能上的原因,使他们无法进入正规
劳动力市场,因此,应该从提高能力入手,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
职业培训。职业培训需要发挥政府、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和新生代
农民工自身四方面的积极性。政府主要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
提供政策上的支持,组织、资金上的保障。培训机构应该专门设立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课程,以就业市场为需要,使职业培
训课程与就业市场很好的结合起来。企业应该根据新生代农民工自
身的能力需求,多设立一些职业实习的岗位,让他们在实践中学到
技能,为其真正进入劳动力市场储蓄一定的人力资本。
(二)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关键
在于形成一种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局面,使新生代农民工
在就业、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通过平等竞争获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
权利。
首先,培育与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
诸如信息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其次,建
立统一开放的、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实现本地和外
地人员平等的用工政策,消除对非正规就业部门就业者的歧视和偏
见。再次,发挥政府在劳动力市场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应致力于创
建公平的竞争制度与就业环境,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强政府对劳动
力市场的预测、规划、调控、立法、监督,使其走向制度化、规范
化轨道。
(三)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步伐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根本出路是他们能够实现市民化。新
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就是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地位、权利、
观念、素质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
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步伐应当从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和城市
融合三个环节进行。从农村退出环节看,重点是处理好新生代农民
工与家乡土地的关系。在城市进入环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户
籍制度的转型、城乡一体化就业制度的变革、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
本、社会资本的投资与积累以及城市安居工程的构建。在城市融合
环节,重点是进一步推动制度融合、文化融合、社会融合以及心理
融合,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参考文献:
[1]吴漾.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j].东岳论丛,2009(8).
[2]刘传江,徐建玲.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m].人民出版
社,2008.
[3]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m].山东
人民出版社,2009.[4]鲁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现状研究[j].
中国商界,200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