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货共线电力远动管理办法1、范围本办法适用于铁路局管内客货共线铁路电力远动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
各供电段应根据本办法要求,结合本段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修改完善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铁路电力管理规则》和《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普速铁路供电调度规则》《铁路供电调度系统通信组网技术方案指导意见》《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3、总则3.1电力远动系统(简称SCADA系统)是实现供电段电力调度对变配电所、10/0.4kV变电所、远动间、远动箱变、10kV贯通(自闭)线、信号(通信)电源及其它重要负荷电源的供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铁路电力设备必备的技术条件,是保证运输安全畅通的技术装备,是重要的行车设备之一。
3.2电力远动系统是确保铁路电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故障抢修、快速恢复送电必备的技术手段,是电力设备运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
4、电力远动系统的组成4.1电力远动系统由主控站设备(调度端)、被控站设备(执行端)及网络通道设备等组成。
4.2主控站设在供电段调度中心,由计算机工作站、网络设备、投影显示系统、电源设备等组成,实现对管内具备远动功能的被控站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4.3被控站主要包括:变配电所、重要的10/0.4kV变电所、远动间、远动箱变、贯通(自闭)线分断开关,以及重要的低压供电设备。
4.4网络通道设备主要由主控站和被控站配置的路由器、交换机等通信设备,以及通信网线组成。
电力远动系统主干通道采用铁路通信专用通道或生产网构建的环形通道传输监控信息。
5、电力远动系统主要技术条件5.1车站、区间贯通(自闭)线路设置高压电动开关,车站、区间的室内及远动箱变内设置低压电动开关。
高、低压电动开关纳入监控装置(RTU)监控,在调度主站能够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并具备主要电气参数的图形、曲线显示和报警、录波功能。
5.2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变配电所,各回路断路器、电动隔离开关在调度主站能够实时监测控制,能够在调度主站进行保护定值设置、修改和备投、重合闸状态投切等,并具备主要电气参数的图形、曲线显示和报警、录波等功能。
5.3被控站设置方式有集中方式和分散方式,新建或改造工程应采用集中设置方式。
5.4监控装置(RTU)的主要功能:5.4.1能够独立的对两路交流电源的三相(单相)电压、电流进行监测;5.4.2能够对高、低压远动开关的工作状态进行远程监测和控制;5.4.3具备电流、电压越限报警功能,当出现越限报警情况时,监控装置能够主动地将报警数据上传供电段调度中心;5.4.4具有故障录波、记忆功能。
能在一路电源故障时,记忆故障前后的波形,并同时记录另一路电源同一时刻的监测数据。
故障录波启动方式由各段根据运行经验自定;5.5工作电源、操作电源5.5.1调度主站应具备两路独立交流电源,同时配备UPS备用电源,在两路电源失电的情况下UPS备用电源应提供调度中心不少于1小时的工作电源;5.5.2监控装置的工作电源和操作电源应具备两路独立电源,同时配置UPS备用电源,以保证监控装置正常工作;5.5.2.1监控装置工作电源能在两路电源失电情况下,保证故障信息能够及时上传供电段调度主站,并存储记忆故障数据;5.5.2.2高压开关操作电源能在两路电源失电的情况下提供两台开关不少于共计8次的分合闸操作。
5.5.3变配电所网络设备电源的工作电源由所内交流、直流电源提供。
5.5.4涉及电力远动的通信设备应由两路独立电源供电,并配置UPS备用电源,纳入行车设备管理。
5.6程序基本要求5.6.1电力远动系统显示的界面分为四级。
a一级界面:全段供电系统图(地理图)b二级界面:各线设备供电示意图c三级界面:供电臂监控示意图和变配电所主接线监控示意图d四级界面:各车站、区间、变配电所(低压变电所)的监控示意图,操作必须在四级界面中执行。
5.6.2操作要求:基本操作分为“选择”和“执行”两步操作,并对“选择”步骤进行校验,只有校验“选择”成功后才能进行“执行”,每步操作具有语音提示功能。
5.6.3纳入电力远动系统的所有设备的系统时间必须统一(含车站、区间监控装置和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等),并按规定自动巡检校时。
6、管理人员及职责6.1电力远动系统管理人员设置6.1.1供电段技术科设专(兼)职电力远动工程师;6.1.2调度主站设电力远动调度员(以下简称调度员)和系统维护工程师;6.1.3变电检修车间设专兼职维修技术人员;6.1.4变电检修车间下设远动维修工区,原则上50个站点配置1人。
6.2电力远动工程师工作职责6.2.1根据总公司、铁路局有关规定,完善本单位电力远动系统运行、检修、抢修管理制度和工艺标准;6.2.2负责全段电力远动系统运行、检修工作的技术业务指导,及时组织、协调解决远动系统运行中存在问题;6.2.3掌握电力远动系统运行情况,每月定期分析设备运行情况,查找存在的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6.2.4制定远动系统设备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6.2.5配合教育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6.2.6参加远动系统设备故障(事故)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6.2.7根据远动系统设备运行情况,提报大修、更改建议计划。
6.3调度员是电力远动系统电力设备运行和故障抢修的第一责任者,具有较强的现场实践经验,其职责是:6.3.1认真履行《铁路局电力调度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责;6.3.2了解电力远动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熟练使用系统常用功能。
熟悉和掌握电力远动系统运行、检修和抢修制度,并严格遵守执行;6.3.3能熟练使用系统软件,监视遥测、遥信等各种数据、信号,做到会看、会操作、会分析、会处理;6.3.3.1看懂电力远动系统的贯通(自闭)线路图和电流、电压曲线图,能区别监控图的正常和异常情况;6.3.3.2熟悉工具栏各按钮的功能,会调用录波界面、事故报文界面、实时曲线界面,熟悉异常事件显示输出区、事件通知显示输出区、预警画面列表的内容,并会使用和分析;6.3.3.3能按规定熟练操作高、低压远动开关的分合,会查询异常情况下监控装置对故障的记录和异常录波;6.3.3.4当远动系统出现报警不正常等情况时,会通过对故障的查询进行分析,正确判断异常原因,并及时处理;6.3.3.5会利用监控数据和曲线分析电力故障。
会调用、下载、打印故障状态下相关电流、电压、时间的数据、图形等信息;6.3.3.6值班调度应定时(每天不少于两次)查看监控对象运行参数。
主要查询电力远动监控对象(车站和区间信号、通信、信息等一级负荷,站房变配电所和无人值守变配电所等)运行电流、电压、温度和当日电流、电压曲线。
并对所有报警信息进行逐项确认,及时发现设备隐患。
6.3.4能正确启动计算机和监控软件:6.3.4.1当计算机死机或断电停机时,会正确启机和启动监控软件;6.3.4.2能处理简单的监控软件异常情况。
6.3.5每日交班会上汇报未处理的电压、电流越限报警报文,并将电压越上上限、越下下限和电流越上上限报文以及相应的分钟曲线图报段电力技术科;6.3.6发现远动系统设备和软件故障,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维修技术人员和维护工程师报告;6.3.7负责调度员操作站、打印机及附属网络、电源设施的日常保养,配合远动系统设备的定期维护和维修工作;6.3.8电力远动系统中的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时,负责被检修设备遥控、遥信、遥视、遥测功能的检查验收,并做好相关记录;6.3.9按调度命令完成电力远动系统中电力设备的远控操作以及操作监护工作;6.3.10凡是由于电力远动系统使用不当造成故障抢修延误,调度员负主要责任;6.3.11其它未尽事宜按《铁路局电力调度管理办法》执行。
6.4系统维护工程师工作职责6.4.1负责远动系统软件程序及主控站设备的维护和维修;6.4.2负责主控站机房设备的环境监测和除调度员保养设备外的其它设备日常保养,控制好机房的温度和湿度,注意远动系统设备的防尘;6.4.3指导和监督调度人员对远动系统的正确使用,排除系统软件及主控站设备故障;6.4.4远动系统通道异常时,及时协调处理系统通道故障。
掌握远动系统运行情况,督促维修人员及时处理系统通道故障;6.4.5负责远动系统程序运行安全和软件升级;6.4.6每月定期分析系统的运行情况,收集整理系统电力设备故障、缺陷、异常事件等运行数据并提出整改建议措施(每月汇总,建立台账),及时向段技术科电力远动工程师汇报。
6.5维修技术人员工作职责6.5.1负责管内远动系统被控端设备定期巡视和维护工作;6.5.2按检修计划,每年对远动系统被控站设备进行维修,并做好现场调试、测试记录和检验报告;6.5.3负责管内远动系统被控端设备的缺陷和故障处理。
6.6供电车间工作职责负责10/0.4kV变电所、远动间、远动箱变(含被控开关及远动控制装置)的日常巡视和保养,以及相应低压设备的检修、试验。
6.7变电检修车间(含远动工区)工作职责负责10/0.4kV变电所、远动间、远动箱变等被控站高压电气设备的检修和试验;负责被控站远动系统设备的定期维修和试验;负责远动设备缺陷、故障处理;并及时协调、处理系统通道故障。
7、运行管理7.1电力远动系统设备的分界7.1.1与信息部门的分界7.1.1.1车站电力远动设备:以电力远动箱变(STU箱、FTU箱以及通讯适配箱)内第一交换机(网络适配器)为分界点,分界点(含交换机和分支通道)至网络通道侧设备由信息部门维护管理,分界点(不含)至电力设备侧由供电部门维护管理。
7.1.1.2电力配电所及供电段电力调度中心:以电力配电所及供电段电力调度中心内的第一交换机(或交换机柜)为分界点,分界点(含)至通道侧设备由信息部门维护管理,分界点(不含)至电力设备侧由供电部门维护管理。
利用供电段既有TMIS通道作为段电力调度中心通道的,以既有TMIS通道分界为准。
7.1.2与通信部门的分界7.1.2.1当采用光接口连接时,分工界面位于供电调度控制站/被控站的光纤配线盒,光纤配线盒至通信设备的光缆或尾纤以及光纤配线盒由通信专业负责,供电专业预留安装位置,光纤配线盒至供电调度系统设备的跳纤、尾纤由供电专业负责,光纤配线盒内的光纤接头为FC。
7.1.2.2当采用FE(e)互联时,分工界面位于通信机房RJ45配线架,RJ45配线架及其至通信设备的配线由通信专业负责,RJ45配线架至供电调度系统设备的配线由供电专业负责。
7.1.3供电段应按职责分工明确内部远动系统设备的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