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措施探索

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措施探索

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性与实效性措施探索
摘要: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

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教育培训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的主要途径。

而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增强教育针对性和教育实效性。

新颁布的条例都明确提出了干部教育培训要增强教育针对性和教育实效性。

本文对如何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教育针对性教育实效性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干部教育培训教育针对性教育实效性西方发达国家
一、准确把握培训需求
需求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供训方准确地向受训者提供需求的内容时,受训者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提高培训的教育针对性与教育实效性。

因此,了解培训需求、因人施训是现代培训的基础工作。

供训方应该通过培训需求分析来决定受训方具体的知识、技能、态度的缺陷,从而有教育针对性地提供对方缺乏的培训内容。

干部教育培训中也要做到按需培训。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的理
念。


如何准确把握干部培训需求?进行需求调研是有效的手段。

《党校工作条例》要求各级党校“认真做好培训需求调研”,《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也明确提出“行政学院应当建立培训需求调研制度”。

目前我国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在需求调研方面并没有制度化的规定。

由于没有制度的硬性约束,需求调研工作往往是可有可无,时有时无,当领导有精力、有兴趣时,会带着相关人员到各地了解培训需求,而当其他工作任务紧、没有兴趣时,就没有精力进行需求调研。

在需求调研的具体操作上,主要是通过对组织部门的访谈来进行。

组织部门表达的更多是组织需求,即党和国家事业对干部能力的需求,而忽略了岗位和个人需求,因此需求调研结果并不全面准确。

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文官培训的需求调研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改革的思路。

各级组织部作为干部培训管理的专门机构,每年可向各单位下发一个培训需求表,由各单位确定参训人员,参训人员与本单位领导进行沟通并确定培训内容,填写表格后反馈到组织部。

这一过程使得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得到了有效表达。

组织部在综合考虑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基础上,与各培训机构进行协商,最终确定培训内容,这样培训需求就得到了较完整的体现。

二、分类设置培训内容
需求调研的目的,就是根据被训者的需求,提供有教育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在三方面的干部培训需求中,组织需求相对较为统一,但岗位需求与个人需求却千差万别。

因此,三种需求会组合成若干种具体的培训需求。

培训机构则应该在综合这些培训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大致归类,分类、分级设置班次,确定培训内容。

在以往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往往是简单地根据干部级别划分班次,然后安排学员来培训,岗位需求与个人需求或者被忽略,或者被假定为相同,因此在培训内容上,无论什么班次、什么岗位的干部,都是设置的相同的内容,即“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状况。

在这种培训方式下,学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培训机构提供的内容没有教育针对性,教育针对性的缺乏直接导致教育实效性的下降。

要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教育针对性教育实效性,就要求改变这种现状,充分了解被训方的培训需求,从而提供满足对方需求的内容,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找准“供”与“需”的结合点。

如湖北省委党校在县处级干部培训上,就根据组织需求与岗位需求,将学员分为党群类、经管类、行管类,相应设置三个班次,提供不同的培训内容。

在学员个人需求的满足上,则通过选修课菜单的形式提供,以此来提高培训的教育针对性。

除了分类办班外,还通过举办专题班的方式来解决培训教育针对性的问题,如开办县
(市)委办公室主任培训班、县域经济培训班、应对突发事件培训班、十七届四中全会学习班等,学员普遍反映这些专题班很及时、很解渴、很管用,回答了干部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满足了干部实践中的所急、所需、所盼,教育针对性强、对实践指导性强。

三、结合干部特点创新培训方法
科学的方式方法是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而方式方法往往是培训实施和最终效果的决定因素。

干部培训是针对成人的培训,现代成人培训的核心理念是被训者是培训的主体。

干部作为受训者,已经具备了较为丰富的知识背景和经验系统。

如果能够充分尊重其现有知识与经验,就会大大激发他们接受新知识的热情与动力。

对于带着自我经验来参加培训的干部,在培训方法上,就不能仅采用传统的讲授式,而必须探索适合干部特点的培训方式。

《党校工作条例》也规定,党校要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进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

案例式教学、模拟式教学都是十分适合干部的一种培训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引导干部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观点,让知道的告诉不知道的,让不同的经验得到交流,形成学员们的集体智慧,实现经验的共享,会极大地促进培训的效果。

在情景模拟教学中,让培训者置身于模拟的情景中,充当特定的角色,去应对特定的任务,在“用”中“学”
的方式能提高培训者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干部培训重实用的目标取向。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官培训中,普遍采用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方法,如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现有1300-1500多个教学案例,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行政和政策案例库;德国联邦民事保护学院设有跨州灾害指挥演练教室,法国国家行政学院设有模拟新闻中心。

这些方法通过引导学员思考应对问题的策略、方式和步骤,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能够提高学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将培训成绩纳入升迁任用考核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

“被训者是培训的主体”的培训理念要求受训方具有良好的培训态度与配合能力,才能达到培训的预期目标。

干部培训的教育实效性离不开干部本人的主动学习与积极配合。

在当前的干部培训中,作为被训者的干部学习培训的积极性较差,所谓“学习就是休息”,“培训就是放松”。

在这种心态下,被训者不仅没有培训的目标,而且对培训机构的要求也是应付了事。

许多被训者经常以单位有事为由请假;在课堂上,常见被训者翻看报纸或出去接听电话;远程教育网使用率很低;课程作业常常是从网上直接下载;学校虽然三令五申禁止公款吃喝,但仍然大量学员在校外吃喝……只要被训者是以这种心态参
加培训,无论供训方提供的培训多么好,其培训收益都是极其有限的。

《党校工作条例》规定,党校要加强对学员培训轮训情况的考核……考核情况将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也要求,“行政学院应当加强对学员的考核,把学员的思想、学习、遵守院规院纪等情况提交给学员派出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作为学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西方国家也是通过将被训者的岗位变化、职务升迁、级别晋升与培训成绩紧密挂钩来增强公务员培训的教育实效性的。

因此,将干部培训成绩与任用升迁直接挂钩,把干部的培训经历、培训表现和培训成绩作为评价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管理、选拔和考核内容,作为组织部门任用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就能充分发挥干部任用选拔对于干部培训的积极导向作用。

在这种激励机制的引导下,干部就会将学习培训作为重要任务来对待,主动参与学习,积极配合培训,认真遵守规则,提升干部培训的教育实效性。

五、结语
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教育针对性教育实效性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应当在现代培训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文官培训的成功模式,总结我国近些年来干部教育培训的经验,不断
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教育针对性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赵耀.干部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及对策――以J省X市为例[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2(1).
[2]鲁春艳.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模式变革与创新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5).
[3]霍永刚,李志宏.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2(2).
[4]肖盛峰.坚持四个突出抓好干部教育培训[J].大连干部学刊,2012(4).
作者简介:
成长群(1975- ),男,山东广饶人,博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责编张敬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