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型城市建设的低碳路径

生态型城市建设的低碳路径

的监测机 制 ; 即使违 规排放 被查 出 , 往 往
日本属于资源匮乏型 国家 , 政府对 于
能源节 约使用 和开发 方面给 予 了极 大重
视。 目前 , 日本 的低碳节 能和新能源技术 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 并推出了涵盖交 通、 能源 、 产业 、 } 肖费等多个部 门的技术开
和应对气 候变化制定 了法律 约束框架 。 不 仅确立 了各阶段 的低碳减排 总体 目标 , 并
且提 出了低碳就业 、 清洁能源 、 低碳建筑 、
汽车 碳排放 等多个 生态 型城市建 设 的具
5 %以上 。而建设 生态 型城 市是缓解城市 0
化进程中资源和环境压力 的必然 选择 , 生 能耗行业 。此外 , 以投资拉动为特征 的经 体量化 目标 , 国家战略角度确定 了低碳 从 态型城市本身成为低碳经济的关键载体。
I au t y I n s r 严业
ZHEJANG I ECONo MY20111 2 5 0
生态型城 市建设 的低碳路径
>文 / 丹 ) 王
生态型城市 强调人与 自然 的和谐共生 , “ 在 十二 五” 规划提 出加快增长方式转 变和结构调整 的背景下 , 低碳式发展是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最佳切入 点
济 增长 方式 同样 决 定 了 以基 础设施 、 设 经 济 的重 要 性 。
备 、能源等高能耗产业 为主的经济结构。
欧盟 是低碳 减排 和生态 环境保 护 的 型城市 的重点 集中于低碳能源 、 能化交 智 通、 新能源汽车 、 低耗能建筑等方面 , 图 意
低碳发展的 困境
缺 乏 核 心 技 术 。近 几 年 , 国 多个 城 我
近 低经发框 地都 炭 的碳排放量高 于石油 和天然气 ; 国风 立 世 济展架 区建 年 , 上要家基于减节 来碳 主国和 了界 我

为匮乏 ,产生 同样 单位热量 的条件下 , 煤
只需要交 纳一 定罚金 , 没有 其他 惩戒措 并
施, 违规成本较低 。缺乏有效 的节 能减排
约束 机制 ,形成 了生态 型城市 建设 的阻
需要 大规 模 的基础设施 、 商业建 筑 、 住宅 等建设来 支撑 , 这带 动 了水泥 、 材等高 钢
其生产成本也难 以降到传统 能源的成 二 氧化碳排放 降低 1 %的减排 目标。 7 各个 后 ,国Fra bibliotek经验的借 鉴
英 国在 发展低碳 经济 和生 态型 城市
建设方面一直是先行者 。英 国于 2 0 年 08
尚未建立统一 的碳排放 权交易市场 , 也 没有真 正开展 基于配 额 的碳 排放权 交 易。 尽管我 国多个城市和地 区都依托产权 交易所建立 了环境 交易所 , 但这些 交易所 域市场彼 此分割 , 缺乏对接机 制。从政策 上看 , 国家并未推 出明确 的企业碳 排放指
把握低碳领域 的发展契机 , 发先进的低 开
推动电器 、 明 、 照 办公设备 、 建筑等多种城
市设 施的节能减排 , 成立 碳基金投资节能 技术 和低碳项 目, 开发清 洁能源和清洁生 产技术 。
标 限制 ,碳排放交 易无 法形成有效规模 ,
企业 的碳排放权 交易难 以找到对手 , 排 碳
行 、 能耗建筑 材料 的使用 、 能 电器的 低 节
我 国的城市化 进程 和经济 增长方 式决定 积极推动者和倡导者。 欧盟对于构建生态 了经 济增长对 高能 耗性产 业具有 较强 的
依赖性 。
市都提 出生态城市 、 低碳城市或者类 似的
概念 , 并推 出了相关的 中长期规划 和扶持
政策 , 关低碳 经济 的投资 、 造和生 产 有 制 大量开展 。 但是 , 态型城市 的基础研究 、 生 核心技术开发 和应用 明显滞后 , 根据 联合 来要实现低碳 经济发展 目标 , 需要 的核心 技术有 7 %尚未掌握。 目前 , 国生态型 0 我 城市 建设在低 碳技 术应用 方面还 远远落 后 ,目前 的行 动仅 仅局 限于公共 交通 出
碳技术 , 发展低 碳产业 , 促进 经济增 长和 拉动就业。欧盟建立 了全球最重要 、 最成 熟 的碳 排 放权 交 易 市场 ( U E S , 于 E T )对
区 国开 发计 划署(O O 发布的报告 , 2 l) 中国未 进行 的碳排放 交易都是非标准化交易 ,
高排放 高耗能行业实施了配额制度 , 立法
推广 等内容 , 并未形成基 于低碳技术 的系 统生态型城市建设框架 。 能源结构 高碳化 。我 国的能源禀 赋 以煤 炭为 主 , 油 、 石 天然气 等能 源相对 较
42
放权 的交 易流动性偏低 。 缺乏有效 的节 能减排约束机制。 国 我 尚未建立严格 的节能减排立法体 系, 对于 企 业实 际经营 当中的违 规排放 缺乏有 效
求, 制定本地 区减少温 室气 体排 放的 中长 期 规划 , 发展低碳经济 已经成为各地 区经 济转 型升级 的内在要求 。
城市化 是影 响低碳经济 发展 的关键 因素 , 城市交通 、 建筑 、 办公 等活动的碳排
放 量 通 常 达 到 一 个 国 家 或 地 区 总 排 放
颁布了《 气候变 化法 案》 为推动节能减排 ,
力。
能环保 、 经济转型 、 行减 排义务等 目的, 履 中国政府 提出 了“ 十二 五” 间单位 G P 期 D 地 区和城 市也根 据 国务 院提 出的 目标 要
能、 水电 、 核能 、 阳能等低碳能 源的开发 太
技术较为 落后 ,即使在 这些 能源投 产之 本水平 。 国在较长时间 内将仍然保持 以 我 煤炭 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 , 这使得多数城 市的能源消耗 呈现 高碳化特征 。 高耗 能型产业需求 刚性 。 中国在过去 的几 十年里城镇化取得 了较大 的成就 , 但 是城镇化 进程并未结束 , 城市的加速扩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