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概述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概述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条件
一是中国悠久、优秀的文学传统的滋养。 一是中国悠久、优秀的文学传统的滋养。 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推动。 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推动。 三是对世界进步儿童文学的积极借鉴和吸 收。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轨迹扫描
五四时期的成就: 五四时期的成就:
思想理论的建设。通过吸纳“儿童本位论”的合理 因素,从理性上认识到了儿童文学必须以儿童为出 发点,理解和服务儿童的重要性。批判虐杀儿童精 神、禁锢儿童文学发展的封建制度,大力提高儿童 的社会地位,提高儿童文学的文学地位。 对外国儿童文学的引进。在新型儿童观的指导下重 译了西方大量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整理、开发我国民间儿童文学也是五四儿童文学的 一大实绩——采集童话,收集儿歌,把寓言引入儿 童文学领域,等等 。 作家们的创作——茅盾的改写童话、郑振铎的评述 童话、叶圣陶的童话创作。
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直面人生,把现实生活引入 童话。 《稻草人》想象丰富奇特,却又十分符合童话的事理逻 辑。 作品语言质朴而凝重,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具有明显 的民族化和儿童化的特色。 《稻草人》为中国现代童话创作奠定了基础,它为中国 童话创作开辟了现实主义道路。正是在这些意义上,鲁 迅才高度赞誉叶圣陶的《稻草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 条自己创作的路”。
处女作《小铃儿》是一篇儿童小说, 处女作《小铃儿》是一篇儿童小说, 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 ——“中国的《阿丽思漫游奇境 《小坡的生日》 记》 ”
现代儿童文学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叶圣陶和张天翼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领域里两位杰 出的代表 。 叶圣陶最杰出最有影响的童话是其代表作《 叶圣陶最杰出最有影响的童话是其代表作《稻草 人》 《稻草人》的艺术成就: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张扬“抗日救亡”的主题 童话——张天翼《金鸭帝国》,贺宜的《凯旋门》, 苏苏的《新木偶奇遇记》等。 儿童小说——《鸡毛信》、《雨来没有死》、《虾球 传》。 儿童戏剧——《捉汉奸》、《放下你的鞭子》等。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特点
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起步较迟, 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起步较迟,但起点 甚高,发展很快。 甚高,发展很快。 众多文学大师的参与, 众多文学大师的参与,使得中国现代儿童 文学一开始便有无与伦比的威势 。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烙有苦难和战争的深刻 的社会记印,反对战争、反对侵略、 的社会记印,反对战争、反对侵略、爱国 爱民, 爱民,也就成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整体 性的主题。 性的主题。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条件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开拓者、建设者们为当代儿 童文学的发展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和政府的重视。 儿童观及儿童文学观的更新及由此带来的创作 题材的扩展。 对成人文学的借鉴。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儿童文学的繁荣提供了便 利的条件。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轨迹扫描
建国十七年: 建国十七年:
清除虐杀儿童精神的旧读物。 积极为儿童们引进国外名著。 在创作实践方面,鲁迅也为儿童文学提供了宝 贵的借鉴。 鲁迅在儿童文学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
儿童文学要发挥“造就”“新的战士”的教育作用 儿童文学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照顾到儿童心理的 特征 主张儿童文学“浅显而且有趣”,提倡体裁的多样化.
关怀儿童文学创作队伍的成长与建设。
其它现代文学大师的儿童文学创作及理论 茅盾的改写童话——
《蛙公主》、《驴大哥》——取材于《格林童话》 《大槐国》根据《南柯太守传》改编 茅盾的童话创作明显地记录了中国艺术童话萌芽时期的基 本风貌。
郑振铎的译述童话——《竹公主》、《兔子的故事》《行 善之报》等——童话创作逐渐走向成熟。 巴金——第一篇童话《长生塔》是受到鲁迅译的小说《沉 默之塔》触动而写。 老舍—— 老舍
“左联”时期: 左联”时期 左联
左翼文学社团的大力推动—— 出版业有了扩大——出版了大量的儿童文学报刊和儿 童读物。 继五四时期以后再次形成外国儿童文学引入的高潮— —西欧和前苏联的作品被大量译介。 30年代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具有了相当的规模——还 出版了《儿童文学小论》(周作人)等近二十种儿童 文学研究专著。 创作队伍明显扩大,一批专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者步 入文坛——以童话成就最大,张天翼的《大林和小 林》、《秃秃大王》代表了本时期的最高水平 。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的构成
古代民间文学中儿童文学
神话传说 民间传说 民间故事和民间童话 寓言 儿歌:[明]《演小说语》46篇;[清]《天籁集》48篇。
古典文学中的儿童文学
部分诗歌 古典名著中的部分章节
古代传统启蒙读物
《三字经》——封建社会的小百科全书 《千家诗》 《幼学琼林》
近代儿童文学的萌发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大力倡导儿童文学作品和读物, 以宣传其政治主张。 儿童诗——是最有影响的一种体裁,多以爱国主义教 育为主题,着重书写祖国的伟大、优越,以唤起民族 的自豪与自信,勉励孩子们为报效祖国、抵御外海而 努力学习。梁启超的《爱国歌》。 儿童小说——多是翻译或带有创作性质的译述、改写, 内容多属科学小说、爱国小说、冒险小说和教育小说, 明显地反映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想意识 。 《十五小豪杰》、《绝岛漂流记》、《海底旅行》、 《月界旅行》、《空中飞艇》、《地底旅行》、《秘 密电光艇》、《海底漫游记》、《飞访木星》等译作。
张天翼的长篇童话代表作——《大林和小林》、 《大林和小林》 张天翼的长篇童话代表作 秃秃大王》 金鸭帝国》 《秃秃大王》、《金鸭帝国》 张天翼童话创作的特点:
他的童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幻想奇特而夸张,有很 强的象征性; 语言别具一格,生动、活泼、幽默感强,常使小读者 忍俊不禁; 十分注意情节的紧凑曲折,在动态中塑造形象,因而 其作品又具有一种热闹的、动态的美感魅力; 善于运用夸张、讽刺等手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将 我国童话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标志着我国创作 童话的成熟。
“文革”时期 ——儿童文学遭到毁灭性摧 文革” 残,优秀作品极少。著名的有李心田的 李心田的 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
新时期儿童文学: 新时期儿童文学
创作队伍三代同堂——老中青三代已有三四千人。 少年小说的创作最为活跃——儿童“伤痕”小说 、 “问题小说”、 “新人小说”、动物题材小说等 。 童话创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形成了以郑渊 洁、周锐为代表的“热闹型”,以冰波为代表的“抒 情型”两种并存的创作潮流 少年报告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儿童文学的一个热点。 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孙云晓、 刘保法是其中的代表。 儿童诗歌的创作已走向初步繁荣,柯岩、金波、鲁兵、 圣野。 科学文艺则以郑文光、叶永烈、童恩正为代表。
关于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几点思考
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需要摆正儿童文学与政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需要有创新意识和精品意 识。 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需要有一支健全的专业化 队伍。 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 境。
中国儿童文学重要作家作品
鲁迅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贡献
在语言上,作者照顾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尽 量避免使用生僻、拗口的字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新颖 活泼的谚语、俗语和儿歌,同时吸收了相声和评话语言 的某些手法,使之更加活泼、风趣。
洪汛涛——代表作《神笔马良》。神笔的奇异力 量建立在马良的高超画技和爱憎分明的感情基础 上。 葛翠琳——代表作是《野葡萄》,童话中,野葡 萄是光明的象征,白鹅女则是追求光明的美好理 想以及勇敢、善良、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的品质 的化身。 孙幼军——是中国首位获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 提名奖的童话作家。真正能够体现他的童话艺术 成就和独特风格的则是他的短篇童话,《小狗的 房子》比较有代表性。
译介作品:前苏联和东欧的儿童文学作品; 译介作品:前苏联和东欧的儿童文学作品; 理论建设取得新的成就——《儿童文学简论》 理论建设取得新的成就 《儿童文学简论》 陈伯吹)、 散论儿童文学》 贺宜) )、《 (陈伯吹)、《散论儿童文学》(贺宜)等奠 基性理论著作。 基性理论著作。 创作上的丰收——童话、小说、戏剧、儿童诗 童话、 创作上的丰收 童话 小说、戏剧、 及少年儿童科学文艺等全方位发展。 及少年儿童科学文艺等全方位发展。
周锐周锐——
“荒诞型”的童话作家。他把童话比作点心,主张童话以 “色”、“香”、“味”迷人,反对把童话当“药片”和 “教鞭”来对付儿童。
周锐充分运用童话幻想的“魔力”,通过夸张变形,使生活漫画 化,把平淡的现实生活变得离奇、荒诞,近乎痴人说梦,滑稽而 幽默。如《阿嗡大夫》。 周锐的童话在荒诞离奇的幻想之中,经常包含着对现实生活的冷 静和深沉的思索,在漫画化的闹剧中寄寓自己的讽喻。如《勇敢 理发店》对片面理解勇敢,盲目模仿影视中传奇人物的儿童的讽 刺。
冰心的书信体的儿童散文集,共29篇《寄小读者》——贯 串其中的是一种博大的“爱的哲学”——爱祖国、爱母亲、 爱儿童、爱大自然 黎锦晖——
首创了儿童歌舞剧这一形式;代表作有《麻雀与小孩》、 《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三蝴蝶》、《小小画家》 等。 爱的教育、美的追求,这是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基本思想内 容。
《猪八戒吃西瓜》、《猪八戒探山》、《猪八戒学本领》、《猪 八戒回家》等几个部分。
《猪八戒新传》的创新:
最重要的是,作者对原作中猪八戒的形象和人物之间的 猪八戒的形象和人物之间的 关系做了适当的改造。 关系
作者削减了 削减了猪八戒爱搬弄口舌等缺点,保留了 保留了猪八戒憨厚、 削减了 保留了 笨拙、好吃懒做等基本特征,同时融入了 融入了今天儿童的某些 融入了 性格和心理,突出了 突出了他好夸海口、自我吹嘘的特点。改造 突出了 后的猪八戒形象变得幼稚、天真,富有孩子气。 在人物之间的关系上,作者把人物重心放在猪八戒身上,而 把唐僧改造成为 改造成为一个温和敦厚的长者,去掉了 去掉了“紧箍咒”, 改造成为 去掉了 使师徒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容易为小读者所理解和 接受。
周作人的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