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评价类型:□实施过程评价☑完成结果评价项目名称:文昌市2017年度灾后道路修复项目单位:文昌市交通运输局主管部门:文昌市人民政府评价时间: 2018年6月4日至2018年6月15日组织方式:□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项目单位评价机构:□中介机构□专家组☑项目单位评价组评价单位(盖章):文昌市交通运输局上报时间: 2018年6月27日项目绩效目标表项目名称:文昌市2017年度灾后道路修复项目基本信息文昌市2017年度灾后道路修复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文昌市交通运输局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镇新风街240号,主要职责有:①贯彻执行政府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有关公路运输的方针、政策、法规。

②根据管理权限审批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搬运装卸、汽车维修、驾驶员培训和运输服务业的开业、停业申请,核发经营许可证。

③负责运输市场管理,维护好客、货运输秩序正常。

对公路运输业的商务活动、营运执照、经营范围、服务质量、运输纪律及运价、票证等进行监督和检查,调整运价纠纷。

④指导全市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市交通战备工作;组织协调重点物资、大宗物资、重点港站集散物资的运输工作,做好战备、救灾、抢险等物资的运输组织工作。

⑤做好旅客、货物流量流向的调查研究和预测,制订本市行业发展规划。

⑥负责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统一单证的发放、回收、管理。

⑦掌握和提供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的经济发展情况,为上级制订发展规划和综合平衡工作提供依据。

⑧负责交通运输统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各类统计数字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等。

(二)项目基本性质、用途、主要内容、涉及范围该项目为一次性项目,主要用于灾后道路修复,缓解交通压力,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

通过对文昌市交通运输局2017年度灾后道路修复资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强化单位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府管理职能。

项目年度预算绩效目标为:完成对水毁道路的修复工作,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

(三)跨年度项目的预期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本项目为一次性项目,无跨年度预期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分析(一)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为完善公路防护、排水设施,提高抗洪能力,根据文昌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17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文财预[2017]17号),安排文昌市交通运输局2017年度灾后道路修复资金额度为100.00万元。

市财政局及时审批并拨付2017年度灾后道路修复资金100.00万元。

截止项目绩效评价基准日,本次绩效评价范围内的市财政项目专项资金100.00万元已全部到位,资金到位率100%。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根据文昌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17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文财预[2017]17号),安排文昌市交通运输局2017年度灾后道路修复资金额度为100.00万元。

截止2017年12月31日绩效评价基准日,2017年度灾后道路修复已使用资金97.32万元,结余资金2.68万元。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文昌市交通运输局2017年度灾后道路修复资金管理及建设运行上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财务管理规定。

一是规范资金审批程序,做好细节管理,严格贯彻多级集中审核、统一支付的原则。

二是规范账户管理程序,对本项目专项资金实行单独核算、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杜绝专项资金被挤占、截留和挪用现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一)项目组织实施情况为了确保灾后道路修复项目的顺利实施,文昌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了项目工作小组,负责相关工作的开展,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项目的指导、监督以及跟进进度工作,协调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期间出现的困难,以保证项目能按时保质的完成。

项目已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二)项目管理情况文昌市交通运输局严格执行市财政局下发的市本级部门预算,项目经费由单位进行统一管理,采取会议讨论决定的形式,按照项目计划安排,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支,做到专款专用。

同时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账务处理,支出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进行会计核算,付款申请及审批程序合法。

四、项目绩效情况(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项目的经济性分析(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

根据文昌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17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文财预[2017]17号),安排文昌市交通运输局2017年度灾后道路修复资金额度为100.00万元。

截止2017年12月31日绩效评价基准日,本次绩效评价范围内的项目资金实际到位100.00万元,实际使用97.32万元,项目的到位资金及使用均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2)项目成本(预算)节约情况。

该项目已使用财政资金97.32万元,结余资金2.68万元,项目资金使用率为97.32%。

2.项目的效率性分析(1)项目的实施进度根据相关的项目资料,2017年度文昌市灾后道路修复项目主要是对竹㟍至高尔夫球场路口公路以及竹林至典贺公路进行修复工作。

截止2017年12月31日绩效评价基准日,该项目的两条需修复的道路均已完工并通过验收。

项目计划的实施进度已完成。

(2)项目完成质量2017年度文昌市灾后道路修复项目主要是对竹㟍至高尔夫球场路口公路以及竹林至典贺公路进行修复工作。

截止2017年12月31日绩效评价基准日,该项目的两条需修复的道路均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完成修复率达100%。

项目总投入市财政资金100.00万元,项目实际划拨付市财政资金100.00万元。

项目基本按照规定的绩效指标实施并完成。

综上所述,项目的完成质量较好。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截止2017年12月31日绩效评价基准日,该项目的两条需修复的道路均已完工并通过验收,群众满意程度较高。

该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及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及通行质量,确保我市公路路况良好及安全畅通,方便群众出行,降低运行成本,促进我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公路上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改善及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及通行质量,确保我市公路路况良好及安全畅通,方便群众出行,降低运行成本,对我市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项目的建设预期能够改善文昌市城市道路状况,扩大县、乡、村道路的通行能力,直接受益人群覆盖周边乡镇群众及过往村民。

4.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公路上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改善及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及通行质量,确保我市公路路况良好及安全畅通,方便群众出行,降低运行成本,促进我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的实施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

5.项目预算批复的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根据文昌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17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文财预[2017]17号),安排文昌市交通运输局2017年度灾后道路修复资金额度为100.00万元。

截止2017年12月31日绩效评价基准日,本次绩效评价范围内的项目资金实际到位100.00万元,实际使用资金97.32万元,项目资金使用率为97.32%。

2017年度文昌市灾后道路修复项目主要是对竹㟍至高尔夫球场路口公路以及竹林至典贺公路进行修复工作。

截止2017年12月31日绩效评价基准日,该项目的两条需修复的道路均已完工并通过验收。

项目的预期工作目标完成率为100.00%。

(二)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无。

五、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经综合评价,文昌市交通运输局实施灾后道路修复项目,完成了项目资金投入使用、过程管理监控、项目产出承担完成各项社会公益性工作、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可持续效益等指标工作,该项目对方便当地人民群众生活和出行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绩效评价总得分为94分,评价级别为“优”。

文昌市2017年度灾后道路修复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三级指标分值指标解释评价标准得分项目决策20项目目标 4 目标内容 4目标是否明确、细化、量化目标明确(1分),目标细化(1分),目标量化(2分)4 决策过程8决策依据 3项目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是否根据需要制定中长期实施规划项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部门年度工作计划(2分),根据需要制定中长期实施规划(1分)3决策程序 5项目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是否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是否履行相应手续项目符合申报条件(2分),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2分),项目实施调整履行相应手续(1分)5 资金分配8分配办法 2是否根据需要制定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并在管理办法中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是否全面、合理办法健全、规范(1分),因素选择全面、合理(1分)2分配结果 6资金分配是否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是否合理项目符合相关分配办法(2分),资金分配合理(4分)6项目管理25资金到位 5到位率 3实际到位/计划到位×100%根据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占计划的比重计算得分(3分)3到位时效 2资金是否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及时到位(2分),未及时到位但未影响项目进度(1.5分),未及时到位并影响项目进度(0-1分)。

2 资金管理10 资金使用7是否存在支出依据不合规、虚列项目支出的情况;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情况;是否存在超标准开支情况虚列(套取)扣4-7分,支出依据不合规扣1分,截留、挤占、挪用扣3-6分,超标准开支扣2-5分7六、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强化组织领导。

抽调专人组成工作班子,建立完善的水毁修复工作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对水毁修复工作的组织、计划、协调等工作。

成立水毁修复工作督查小组,每周深入各施工一线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在全局进行通报,对质量不合格等突出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2、推行目标管理。

对各项水毁修复工程任务分解到位,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水毁修复工程的实施时序和职责分工。

路段的水毁修复任务落实到人,把领导力量和技术力量合理排布,形成领导分包线路、包抓工程,作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并锁定工期和质量要求,加强检查考核。

各项目管理单位制定了详细的进度计划,抢晴天、战雨天,倒排工期,确保工程按计划实施。

3、加强工程质量。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建立质量管理网络体系,严格施工程序,完善监理措施,落实责任制度,把好工程质量的每个环节,加强对各重点工程建设质量的技术指导与检查。

选用优良施工队伍,资金雄厚的施工单位,大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

突出施工过程和工序控制,做到按规范施工,对要害工序及部位,做到质检人员“傍站”到位,确保工程创优达标。

4、保障畅通,确保安全。

各施工单位狠抓注意施工安全,尤其是边施工、边通车路段,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志,引导安全行车,必要时确定专人指挥交通,确保施工路段的车辆和行人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