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家述略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家述略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黄文贵
现代语文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及动因
废科举,兴学校,现代教育是近代政治 废科举,兴学校, 维新的重要成果。 维新的重要成果。 重科学,尚实用, 重科学,尚实用,现代教育从一开始就 关注国民的素质。 关注国民的素质。 提倡白话文,推行国语运动, 提倡白话文,推行国语运动,语言问题 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核心问题。 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核心问题。 如何教授国文和国语, 如何教授国文和国语,是推进现代教育 和新文化运动的首要问题。 和新文化运动的首要问题。
蔡Hale Waihona Puke 培蔡元培简介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早年苦读经书,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早年苦读经书,并取得功 连中举人、进士,在翰林院供职。 名,连中举人、进士,在翰林院供职。甲午战争后开始接受西方 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提倡新学。1902年在上海创办了我国最早的 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提倡新学。1902年在上海创办了我国最早的 女子学堂,并任校长。同年,与章炳麟等创立中国教育会, 女子学堂,并任校长。同年,与章炳麟等创立中国教育会,出任 会长。1905年加入了同盟会 1907年留学德国 辛亥革命后, 年加入了同盟会, 年留学德国。 会长。1905年加入了同盟会,1907年留学德国。辛亥革命后,回 国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 国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 读经。1912年因不满袁世凯擅权,辞职下野,留学法国。1917年 读经。1912年因不满袁世凯擅权,辞职下野,留学法国。1917年 年因不满袁世凯擅权 任北京大学校长,聘请《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文科学长, 任北京大学校长,聘请《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聘 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采用“ 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采用“思 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 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提 倡学术民主,支持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后, 倡学术民主,支持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支持学生 的反帝爱国运动。1923年到欧注洲考察。1927年后,任国民党南 的反帝爱国运动。1923年到欧注洲考察。1927年后, 年到欧注洲考察 年后 京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和监察院院长。1932年 京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和监察院院长。1932年,他 与宋庆龄、鲁迅等人发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与宋庆龄、鲁迅等人发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担任副主 1937年冬 上海被日军侵占后,蔡元培移居香港,直到病逝。 年冬, 席。1937年冬,上海被日军侵占后,蔡元培移居香港,直到病逝。
台湾大学入学考试作文试题
有一所偏远地区的小学,全校师生约两百人, 有一所偏远地区的小学 , 全校师生约两百人 , 图书欠 设备老旧、经费短绌, 缺 、 设备老旧 、 经费短绌 , 且家长对学校的参与度甚 现在假设你是这所小学的校长,看了上列的资料, 低 。 现在假设你是这所小学的校长 , 看了上列的资料, 决心推动全校阅读,请写下你的“阅读推动计划” 决心推动全校阅读 , 请写下你的 “ 阅读推动计划 ” , 文长至少200字 文长至少200字。(2003) 2003) ……陈先生从事过纺织 餐饮、保全, ……陈先生从事过纺织、餐饮、保全,最近更在社区 陈先生从事过纺织、 大学上过电脑课,他迫切需要一份工作, 大学上过电脑课,他迫切需要一份工作,但因文笔不 寄出的求职信往往石沉大海, 佳,寄出的求职信往往石沉大海,因此拜托你帮他写 一封求职信。他特别强调,对工作性质、 一封求职信。他特别强调,对工作性质、地点都不挑 希望待遇是4万元。( 。(2004) 剔,希望待遇是4万元。(2004)
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 《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
作文教学要重在“应用”。重点要写记载之文、论辩 作文教学要重在“应用” 重点要写记载之文、 之文,略于情感之文。 之文,略于情感之文。 作文教学要先明“规矩” 该说的话— 作文教学要先明“规矩”。“该说的话—或要说的话 不多不少照原样说出,令读者完全了解我的意思”, 不多不少照原样说出,令读者完全了解我的意思” 掌握各类不同体裁文章的不同的写法。 掌握各类不同体裁文章的不同的写法。 作文教学要求学生作的篇数要少,用的功夫要细。 作文教学要求学生作的篇数要少,用的功夫要细。并 主张“让学生要课外随意做笔记” 主张“让学生要课外随意做笔记”。 作文教学要重视取材方法的指导或直接提供材料, 作文教学要重视取材方法的指导或直接提供材料,反 对凭空瞎想。 求真”“求达” ”“求达 对凭空瞎想。“求真”“求达”。
高级中学应读的名著举例(胡适拟 胡适拟) 胡适拟
水浒传 儒林外史 镜花缘 古白话文选 近人长篇白话文选(略读一) 近人长篇白话文选(略读一) 诸子文粹 四书(节本) 四书(节本) 古史家文粹 王充 史通 韩愈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朱熹
胡适
胡适简介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为白话文和五四文化 ),字适之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的倡导者。1910年留学美国 入康乃尔大学, 年留学美国, 的倡导者。1910年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 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1917年初在 年初在《 学,从学于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1917年初在《新 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 年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出版新诗集《 年回国, 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出版新诗集《尝 试集》 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38年任国民政府 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38年任国民政府 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48年离开北平 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年离开北平, 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 美国。1958年任台湾 中央研究院院长” 胡适一生在哲学、 年任台湾“ 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 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 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 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 胡适文存》 白话文学史》 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 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 《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 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 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 1962年在台北病逝 年在台北病逝。 证。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中学国文的教授 中学国文的教授
中学国文标准:人人能用国语(白话)自由发表思 中学国文标准:人人能用国语(白话) 作文、演说、谈话教能明白通畅, 想—作文、演说、谈话教能明白通畅,没有文法上的 错误;人人能看平易的古文书籍; 错误;人人能看平易的古文书籍;人人能作文法通顺 的古文;人人有懂得一点古文文学的机会。 的古文;人人有懂得一点古文文学的机会。 课程:国语文、古文、语法与作文、演说与辩论。 课程:国语文、古文、语法与作文、演说与辩论。 教材:小说、戏剧与诗歌、长篇议论文与学术文、 教材:小说、戏剧与诗歌、长篇议论文与学术文、古 白话文学选本、国语文的文法。 白话文学选本、国语文的文法。 演说和辩论:凡能演说、能辩论的人, 演说和辩论:凡能演说、能辩论的人,没有不会作国 语文的。 语文的。 教法:学生质问疑难、大家讨论所读书的内容、 教法:学生质问疑难、大家讨论所读书的内容、教员 可以随时加入一些参考资料。 可以随时加入一些参考资料。
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
“分类”“分期”“分组”。“我主张一学年有两学期, 分类”“分期”“分组” ”“分期”“分组 我主张一学年有两学期, 一学期教记述文,一学期教论辩文。由简单而复杂。 一学期教记述文,一学期教论辩文。由简单而复杂。 记述文先静后动,论辩文先说谕倡导,而后对辩, 记述文先静后动,论辩文先说谕倡导,而后对辩,论 小事的在先,论大事的在后。”“不能篇篇文章都讲 不能篇篇文章都讲, 小事的在先,论大事的在后。”“不能篇篇文章都讲, 须一组一组的讲。选文并不要依时代的次序。 须一组一组的讲。选文并不要依时代的次序。” 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 “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 着结果的方法教人” 课前讲授— 着结果的方法教人”。课前讲授—把本学期讲那类文 章作法的重要原则简单说明,课外预习— 章作法的重要原则简单说明,课外预习—看每篇作法 的要点在哪里,各篇比较异同何在。 的要点在哪里,各篇比较异同何在。自修室的用功时 间至少要与讲堂时间平分。课内讨论— 间至少要与讲堂时间平分。课内讨论—令学生各人把 自己所见到的说出,学生看错或看不到的, 自己所见到的说出,学生看错或看不到的,教师随时 指导。 指导。
梁启超
梁启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 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 会人。10岁中秀才 1889年中举 次年结识康有为, 岁中秀才, 年中举。 会人。10岁中秀才,1889年中举。次年结识康有为, 投其门下。1895年春赴京会试 协助康有为, 年春赴京会试, 投其门下。1895年春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 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 1897年 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1897年,任长 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1898年回 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1898年回 积极参加“百日维新” 政变失败,逃亡日本。 京,积极参加“百日维新”。政变失败,逃亡日本。 1912年返国,1913年出任司法总长。后参加反袁战争, 1912年返国,1913年出任司法总长。后参加反袁战争, 年返国 年出任司法总长 进入军阀政府,任段祺瑞政府的财政总长。 1918年赴 进入军阀政府,任段祺瑞政府的财政总长。 1918年赴 欧洲游历。次年3 自欧洲归国, 欧洲游历。次年3月,自欧洲归国,专门从事文化教育 事业。1925年 正式就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1929年 事业。1925年 正式就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1929年 1月19日,病逝于北平协和医院。一生著述宏富,所遗 19日 病逝于北平协和医院。一生著述宏富, 饮冰室合集》 148卷 1000余万字 余万字。 《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